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最近,笔者了解到上海某区采取了这样的举措:将一批普通高中的副职干部调到职校当正职,而同时把一些职校的正职换回到普通高中担任"一把手".这里,笔者暂将这一举措称之为"换岗"吧.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上海市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围墙”已被打破:一批高中、中等职校将兴办综合性高中,并于今秋开始正式招生。据了解,这些综合高中有普通高中或中等职校自办的,也有普通高中与中等职校联办的,学制不同。上海化工学校与普陀区东新中学联办的综合高中,实行  相似文献   

3.
对健全干部轮岗换岗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部轮岗换岗已经成为干部任用的一种制度。文章浅谈在学校机关管理工作实践中.对于在干部轮岗换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职校学生既具有高中生的共同年龄特征,又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有相当大的心理差异,因而职校德育与普通高中德育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只有在了解职校学生各方面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选择教育方法,才能提高其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近年来"普高热"的兴起,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偏见。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不认同,很多职校生对上职校有自卑心理,认为职校生比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低一等,因而看不起自己,这给教学和培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结合自己十几年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应以心理素质培养为中  相似文献   

6.
人们普遍认为,职校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生源素质低,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职校生的教学模式。目前。许多职业学校仍采用的是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学上感到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7.
当班主任难,当职校的班主任似乎更难。职校新生入学成绩总体上远不及市、区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学习成绩不及格的占多数,我曾担任过自行车专业冲压、工艺班班主任,22名男生中有21人沾染有抽烟、赌博、打架、偷窃等坏习气,班级中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干部。面对这样一个素质较差的群体.班主任应当怎样做?怎样在班集体建设中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成了我经常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现实情况看,来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大多是思想素质较差、不良行为较多、厌学、升普通高中无望的初中毕业生,被迫与无奈之下,只得来到职校。面对这样的一批具体学生,职校教学相对于普通高中教学将面临的是更艰难、更特殊的人文形势。要使这样的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学习、完成学业、走人生创业之路,首先必须解决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和青少年个体心智模式的变更,其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提高现代人素质的需要。一、职校生的心理状况及心理障碍1. 职校生和普高生的学习心理比较笔者在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校里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个调查:学习动机方面:62.9%的普高生是为了上大学,而职高生想升学的仅为24.6%。职高生不想上大学的原因是:高职招生比例较低,职高生本身的基础较差。他们中多数人只想学好一门技术,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还有相当…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 ,我国学生初中毕业后升入普通高中还是进入职业学校 ,基本上取决于初中毕业的升学考试分数。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校扩招 ,普通高中也随之扩招 ,把原本读职高的成绩中等甚至中下等的初中毕业生都抢了去。这样 ,进入职校读书的学生 ,他们的平均成绩就可想而知了。据调查 ,这批学生中 ,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学习障碍 ,或是根本没有看到自身的学习潜能。笔者认为 ,职校教师更应该看到在校学习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在能力 ,认识到学生是尚未成熟 ,有待发展与成长的人 ,分析学生学习的障碍及原因 ,再根据教学原理判定出相…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曾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在校三年级学生及毕业后一年的学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及毕业后的第一年里,换岗率极高。顶岗实习阶段能够坚持一年的不到50%,有22%的学生在一年里换了3次岗位。频繁换岗不利于职业生涯发展,到头来往往是一事无成。笔者曾推荐11名机械专业的男生到一家电梯维修公司实习,一年之后能坚持下来的只有1人。造成当今中职毕业生就业迷惘、困惑及频繁跳槽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带来的问题分析目前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为4∶6。这一比例在80年代中期提出是迫于当时普通高中恶性膨胀 ,中专、技校极度萎缩 ,职校学生只占同层次在校生的千分之几的严峻形势而急促上马的。现在 ,社会发展了 ,情况变化了 ,这一比例日益显得不够合理、科学。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1.职高毕业生就业难造成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社会进步对人才需求在学历层面上的高移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越来越…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普通高中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形式,决定了其教育对象——职校生这一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的必然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因此,中等职校的专业设置必然以社会性、教育性需求为导向,正确处理专业设置与学生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实现其身心发展目标的提高与升级。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职校学生中也出现了厌学情绪,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职校的地位和作用尚未被社会充分的认识。尤其在前几年招生情况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专、技校,然后是职校,人称“小五子”。因而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进职校“不光彩”,“低人一等”。造成职校学生自卑心理,影响学习积极性。近年来在招生上已有改观,但影响尚未消除。(二)学生进职校后,职业已定向,大多落实了单位和岗位。而这些都与学习成绩好坏无关,学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高校连年扩招,带动了中学生报读“普高”热,其中就有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盲目跟风,不顾自身实际,追随“普高”,这也是造成普通高中学位紧张,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投入巨资,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原因之一。再加上人们的陈旧观念,誓死也要挤进普通高中,争取将来考大学。现如今,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这多种因素的影响,给职校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应付挑战,为了能在高校扩招带来的“普高”热中分一杯羹,某些职校办起了普通高中班,取其美名为“综合高中”班。学生入学后按普通高中的课程…  相似文献   

16.
“江苏职业教育专题新闻发布会”透露消息,江苏省将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砍掉200多所中职校。目前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为634所,现有在校生153.6万人,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调整后全省中职校总数将在400所左右。除文化艺术体育类等学校外,各职校在校生规模应达到2000人以上。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应达到35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全国范围内,初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的热情大大超过了报考职业学校。由此,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出现了有目共睹的招生难。在江苏省南部的近20个市县,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都有较大幅度的突破,而中职校的招生计划几乎都没有完成。在北京,普通高中的招生同样十分“火爆”,就连以往被戏称为“第三世界”的一般高中也门庭若市,而那些在生源上连续多年堪与重点高中平分秋色的热门中职校及其专业却风光不再……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职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摇篮,也是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职校的德育直接关系到广大职校生健康成长,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多作有益贡献。 然而,随着近几年高中热的升温,社会对职校教育和职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有人甚至认为职校生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筛选下来的“垃圾学生”、“三等公民”。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职校生心灵上也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存在消极的认识,往往抱着自暴自弃的态度来职校充当“混混族”。笔者认为,要加强职校德育工作,纠正来自环境和自身的思想偏见,全面提高职校生整体素质,必须认真研究和克服各种消极心理定势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一、职教理论界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发展的看法 总的来说,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何去何从,职教理论界有三种认识和看法:一是“应试教育论”,二是“着重就业论”,三是“同时兼顾论”。 持“应试教育论”者认为,实行“对口招生”后,中等职校应该像普通高中那样,实行“应试教育”。有论者曾撰文指出,“目前中职培养目标,往往都还停留在传统的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上,较多的追求即时顶岗和动手能力,而较少把学生的升学要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工程,必须重视学生干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效能.但有人对此却持怀疑态度,陷入认识误区.笔者认为应走出认识误区,重新定位职校学生干部的价值.文章从促进职校学生身心发展、利用同辈集体影响力、锻炼学生能力、使教师"减负"增效等方面分析发挥职校学生自我管理效能的重要作用;又从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扶放结合、精心指导等方面探讨了它的基本途径,以促进职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不断战胜和突破自我,去开创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