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水川之战乃北宋与西夏间一次重要战役,结果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宋军之所以失败既有客观原因,如:投入兵力较少,宋军本身积弊重重;更有主观原因,如:宋对夏政策亦战亦和、摇摆不定,主帅韩琦对敌估计不足、用人失察.  相似文献   

2.
好水川之战乃北宋与西夏间一次重要战役,结果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宋军之所以失败既有客观原因,如:投入兵力较少,宋军本身积弊重重;更有主观原因,如:宋对夏政策亦战亦和、摇摆不定,主帅韩琦对敌估计不足、用人失察。  相似文献   

3.
北宋元符二、三年间,宋军对青唐政权发动了进攻。在此役中,最高决策集团和前方将帅之间始终存在着恶性互动,导致宋军先胜后败,在占领青唐城后不久,即被迫放弃了新得之地。这次失败的拓边战役,折射出当时中枢与边臣沟通交流活动的复杂性,使我们可以对北宋后期的军政运行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军法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战时抗命罪亦在浩瀚如海的历史画卷中,不断发展,不断变幻,成为解读军法变革轨迹与节点的线索。审慎研究战时抗命罪的历史沿革,对萃取中国军法的精神——法价值,以及检讨法规范符应法价值的程度,并以此为引,改良完善当前军法,尤其是战时军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笔者怀着通过一种纵向梳理以探求战时抗命罪精髓实质的希冀,按照古代至近代再到当代的顺序,依次对我国战时抗命罪进行观察、探讨,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法规范所设计的战时抗命罪加以比较,分析其间的异同,进而引入法价值的考量要素,对战时抗命罪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提出了一管短见。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独揽禁军日常训练、调动和将校任免权,还是战时或御驾亲征,或居中遥控,不授大将以重权,都表明宋太祖是“将从中御”的始作俑者。“将从中御”是宋太祖就宋初具体的政治、军事形势所采取的针对性很强的举措,也取得了巩固北宋政权的良好效果。宋太宗在主客观诸条件已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机械地照搬“将从中御”,加剧了宋军在对辽战争中的惨败,遂难逃后人诟病。  相似文献   

6.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个皇帝。在位26年,任用蔡京、童贯等人,国政腐败,民怨沸腾,女真金国乘机入侵,北宋王朝旋即灭亡。他和儿子钦宗赵桓同被金兵掳往北国,过了八年屈辱的俘虏生活,最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然而,这位为政  相似文献   

7.
汉代军法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军法,承上启下,源远流长,在我国军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深入研究汉代军法,不仅对了解当时军队建设、认识军法与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关系至为重要,而且对我们掌握历代军法的发展演变也将有所裨益。但是,有关汉代军法的文献记录多被散失。前人尽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搜辑工作,然仍有遗漏。因此,这里拟从前“四史”中的一些片断和陆续出土的简牍资料,就汉代军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谈些看法。谬误之处,有望方家赐教。一、军法的内涵和本质“军法”一词,早见于《周礼》等先秦诸子。更常见于秦汉之后的文献记载。《史记·  相似文献   

8.
卡耐基撰写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有这样一种刑罚:古时候,一些残忍的将军折磨他们的俘虏时,常常会将俘虏绑起来,放在一个不停地往下滴水的袋子下面,水不停地滴着……。日夜不停。最后,这些不停滴落在头上的水,就成了槌子敲击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先秦时期的军法中有"降北"之罪。出土文献中也能找到这些军法刑名,而且还证实了相应的刑罚:"降北者身死家残",即在对敌作战时,战败逃亡、投降敌人者要被处死,他们的家人也要被处死或没收为官奴婢。秦汉军队严格适用这条军法以保障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迩英阁、延义阁是宋仁宗景祐二年建置的讲筵侍读之所。由于天气及其他原因,哲宗、神宗在仁宗每日一御的基础对御临迩英阁的时间安排上作出了制度性的规定。迩英、延义两阁作为北宋皇帝经常性御临的固定场所,在北宋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