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老子是中华文化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已超越国界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这些成就却掩盖了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的建树。在1983年北师大出版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中就根本找不到老子的名字。有的书中甚至称老子为绝学弃智,根本否定教育的作用。事实上,老子是以其哲学思想即‘“道”为指导,以其政治上“至治之极”的理想邦国为蓝图,以当时的统治阶级亦即他认为的“圣人”、“士”等为教育对象,以其所著《道德经》为教材,提出了统治阶级自身修养的要求和治理国家的办法,从而否定了奴隶社会中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老…  相似文献   

2.
荣敏 《华章》2011,(27)
老子的《道德经》像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上空.这一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向世人揭示了“道”的本质和体用,从而表达了老子深邃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老子哲学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德育内涵无疑成为当代青年成长之必备,亦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教之必需.  相似文献   

3.
<正>宋元林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将儒家心理教育、老子生态思想、王阳明"知行合一"教育思想、《论语》生命教育思想有机结合,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视角,联系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青年教师信仰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给予相关专业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丰富、多元的思想内容,涉及很多"做事做人"、传统道德、思想  相似文献   

4.
老子创立了以“道”、“无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由此老子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能悟“道”、弘“道”的“圣人”,教育方法是“行不言之教”。老子还对“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以及师道观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为此,可以从探讨老子的哲学思想入手,对老子教育思想的内在要义及其影响进行解读,以分离出其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5.
道家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老子》为主要经典。《老子》言简意骇,博大精深,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富有诗韵的语言,探讨了宇宙、自然、治国和修身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以无穷的启迪。道家的“无为”思想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和传统文化,已经内化到当代中国人的头脑中。道家“无为”思想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源对《老子》政治思想的定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周代时势作为其基源,反对将形而上的“道”作为政治理论的直接来源;第二,以黄老之学作为其内核,并将黄老学的起源追溯至上古时期;第三,以悯时救世作为其旨归,认为老子的终极目的是使天下雕琢复朴。魏源对《老子》政治思想的定位具有得失两面:其“得”在于发掘了《老子》的救世价值,提升了《老子》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影响了众多晚清和民初的国学学者;其“失”在于混同老学和黄老学,且仅以当下治理效验作为评判政治思想的标准,未能兼顾施政者之心志。这在魏源所处的时代环境下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老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以“道”为美。老子认为真正的至高无上的美是道,大道至美。“道”派生天地万物,又超越声色名声,似有实无。整个老子美学就是由“以道为美”为核心辐射开来的网络系统。老子美学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以“无”为美,以“妙”为美都是以“道”为美的变相形态。道法自然,从道家的人性论出发,老子提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及以“味”为美的独特美学观。以“道”为美体现在治国之道上就是“不争”的“圣人之治”;并提出了“致虚守静”的方法论,以达到复归本性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中国历代优秀的人才,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其中,《弟子规》作为儒家的启蒙教育读物,传承了自孔孟以来儒家一脉对少年儿童教育的教学思想,自其文问世以来,教育了我华夏民族代代子孙奉行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对于启蒙养正、明理成人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校从2011年就开始了以《弟子规》等经典传统文化的教育进入课堂,与日常的教育相整合,形成了本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人物—老子的道家思想精髓为理论基础,从“知常”、“为学者自益、为道者日损”、“沕、望、窈、冥”、“反者道之动”、“天下之大作于细”、“和曰常”等六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老子哲学思想对现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方法论等方面的影响及意义,从而批判了西方唯“实证主义”论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0.
以老子原创范式为核心而不断嬗变、传承的道家教育传统,开创了有别于儒家主流教育传统的新路向。道 家教育思想“道法自然”的教育价值取向、“行不言之教”的教育理念、“率性而行”的教育原则、德智体美统一的教 育内容以及“生而不有”的教育道德,不但构建了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独特景观,而且为当代教育思想和文化提供了 可资借鉴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1.
《老子》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81章,5000余字;上为《道篇》37章,下为《德篇》44章。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关于《老子》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曲乡人老聃的思想。《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典。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其进行重构,以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新的逻辑,赋予其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修身养性做起,以“齐家治国”规约人人和谐相处,以“平天下”为共同的时代担当,为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儒家传统思想是我国优秀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学习思想以及教育方法论等,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以孔孟教育教学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教育传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相一致的,而且更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富有可操作性,是我国教育教学理论现代化的宝贵财富。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点,也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有诸多启示。一、处理好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众所周知,我国先秦儒家教育就是以“立人”为根本宗旨的,《大学》中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  相似文献   

14.
《老子》一书蕴含着丰富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老子》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并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而是老子通过削弱地方权力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策略。不仅《老子》第八十章,《老子》全书中都有大量的有关中央集权的论述,最明显的是《老子》中多处出现的“圣人”,而《老子》中所谓的“圣人”就是帝王,老子的理论就是帝王之术,老子要维护周天子的统治,必然主张要加强中央集权。受老子影响的法家学说也极力提倡中央集权,而以老子理论为核心的黄老之学指导了汉初的政权建设,提升了汉中央的势力,为汉武帝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宋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具有鲜明的特色,逐渐形成三家鼎立的局面.在众多注解老子的书中,苏辙所作《老子解》具有鲜明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特色.该书流传后世,影响深远.他三家融合思想的基础是其独特的“道”观,其三家融合思想观的内容有:儒道融合、道释融合、通过“中和”、“复性”以至于“道”以及有特色的圣人之“体道周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被传统视为“圣人之学”、“帝王之学”的《大学》实质上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纲,其中“三纲领”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纲目,“八条目”则为具体措施和主要内容,而“修身”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7.
“太极”之道与《老子》之道的差异,前以阴阳为基本范畴阐述宇宙的本源与存在样式,后以有无为基本范畴说明宇宙的生成与规律。易道的有为与《老子》的无为,易道的“时中”与《老子》的“反道之动”,在方法论上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互相补充的一面。他们共同建构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第一阶段。本文着重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渊源: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其直接理论来源;同时,毛泽东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改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评说《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不能偏离这个核心。《老子》论道,涉及音乐的话虽然只有四旬,却体现了“道”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道”的音、声外现的思想。“大音希声”是《老子》音乐审美的至高境界;“音声相和”是《老子》音乐审美的标准;“五音令人耳聋”是《老子》的音乐批判的准则;“乐与饵,过客止”是《老子》的音乐审美追求。这四句话共同体现了“道为乐魂”的音乐美学思想。“道为乐魂”是《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显隐结合的中国文化教育方法及中国语言文化阵地的坚守三个方面,梳理严复在《英文汉诂》等著述中的英语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价值。研究认为,严复在英语教育中融入了中国语言文化因素、国家意识、思维方法,实现“显隐结合”闭环的主张,有助于将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以全新的视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自信;有助于在英语教育过程中坚守中国语言文化阵地。严复的英语教育思想作为中国“内生型”外语教育思想的代表,对于在当下外语教育中融入国家意识和中华文化,构建中国外语教育界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