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有三个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而有相似点的事物,相似点是作引起联想并构成比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根据表达的需要,人们作比喻的时候,或是直接点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或是隐含不露,或是巧妙地将相似点对照、比较、铺设,使比喻形式灵活多样,从而增添语言的艺术魅力。笔对比喻的相似点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课文中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象征、衬托等,为小学生学习联想提供了范例。运用修辞格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讲准相似点,认识联想。例如比喻,就要让学生认识哪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本体),哪是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喻体);并讲准相似点,懂得  相似文献   

3.
张传富 《学语文》2005,(2):3-43
比喻有三个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其中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相似点是作者引起联想并构成比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根据表达的需要,人们作比喻的时候,或是直接点明本体与喻体之同的相似点,或是隐含不露。或是巧妙地将相似点对照、比较、铺设,比喻形式灵活多样,从而增添语言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修辞手法     
比喻考点分析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二者的词语)组成,它包含明喻、暗喻、借喻、博喻、通感五种。构成比喻的条件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比喻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物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比喻的基础必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点,本文认为比喻的形成确有以相似点作为连接点的,但是同时指出评议中也存在另一类比喻,即以语音语义为主观联想的基础。文章对比喻形成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主客观综合因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比喻和比拟比喻即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同一属性范畴事物 ,不同属性范畴事物 ,无形与有形事物 ,不同感官范畴事物间比喻相似点的运用 ,说明了寻找相似点在比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比喻本质上也是比较。它与一般比较的区别在相似点上。比喻时相似点是喻体事物的类的属性,而比较时喻体要么不是类仅是个体,要么虽是类相似点却不是类的属性。还有些个体事物,由于成了某种典型,代表一类事物,它们也可充当比喻的喻体。相似点还决定了喻体分类的角度。从相似点上看,所谓"同类相比的比喻"都是不同类的,因此,"凡喻必以非类"的原则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的确是老生常谈。就是鲁迅的“然而圆规很不平,……”这句话也不知多少人谈了多少遍。既然是老生常谈、也就不能“长”谈,只好“短”谈了。 1.本无纠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与明喻和暗喻一样,都是用与本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打比方,其特点是通过相似点使本体与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得本体事物更加形象具体。借喻与其他比喻形式不同的是本体事物不出现,也没有比喻词。借代,是一类与比喻及其他辞格平行的独立的辞格,它是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其特点是通过“换一个  相似文献   

10.
修辞是研究如何选用各种语言手段,以提高语言 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方法。常用的修辞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比喻 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给甲事物作比 的修辞方法。能在积极调动人们的相似联想的基础之上 突出本体的某些特征。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把 抽象的事物描绘得形象生动;可以展示人物的外貌,也  相似文献   

11.
比喻是出现最早、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格的一种,它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表现形式,如比喻体或相似点出现多样化,又如喻体为几个事物的关系等等。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将具有多个相似点或多个喻体事物的比喻称为复杂比喻。如果一个比喻只有本体是几个事物,而喻体事物和相似点都是单一的,那么这个比喻仍不能算作复杂比喻。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一方面说明比喻是一种错误,因为“凡喻必以非类”,违反了“异类不比”的原则,另一方面着重说明比喻是言之成理的,因而比喻是一种无理而又有理的修辞手法。言之成理的关键在两个不同的事物有某一点相似。相似点是比喻的构成、功能、表达效果的基础。相似点的问题比较复杂,它是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的反映,而人们对它的选取,又受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表达目的的适应的制约。它还有或隐或现,或作用于直观,或诉之于思辨等等不同。总之,比喻在具有复杂性的相似点的万花筒中千变万化,纷呈异彩。  相似文献   

13.
论比喻     
比喻是最常用到的一种修辞方式。但是,它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手段和目的。“比”是手段,“具体、形象、生动”也还是手段。比喻的最终和真正的目的在“喻”,在使人知晓被比的事物。二、客观基础。事物是千差万别的,而从就某方面来说,事物间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给比喻提供了客观基础。三、主观因素。运用比喻要注意爱憎褒贬,运用和理解比喻都因人而异有不同的解释,这就涉及到比喻的主观因素问题。客观、主观,相反相成,矛盾统一,而以客观为基础。四、所谓“熟知”原则。用熟知事物说明不熟知事物,这是比喻的一般原则。但是也不能把它强调得过分,因为作比事物和被比事物靠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而能互相注释。五、相似点——比喻的灵魂。被比事物、作比事物和相似点是构成比喻的三个要素,但是三者不是平等并列的,相似点是核心和灵魂。六、表达方法。比喻有种种表达方法。孤立看,表达方法似乎可以自由选择;联系起具体语言环境,就看出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表达方法也不能决定比喻的质的差别和等级。七、似比喻而非比喻。比喻着眼于内容,不能光看形式。用有比喻词、形式象比喻的语句不一定是比喻语句。  相似文献   

14.
比拟和比喻是两种常见的修辞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本质差别。先说共同之处。这两个修辞格都是由于人们对于不同性质的事物的联想而产生的表达方式。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类似点,引起联想,于是就利用这种相似性,用另一事物给要陈述的事物作比,这就产生了比喻和比拟。例如,在要表达“伟大的党培养我成长”这个意思时,说话人联想到母亲对于子女的哺育,两者有相似之处。为了把意思表达得  相似文献   

15.
陈望道先生说过:“文章在传达意思的职务上能够尽职就是美,能够尽职的属性就是美质。”作为语言艺术中的花朵,比喻正是具有这样的美质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在修辞格家族中,它是最活跃、最富于艺术表现力,从而最尽职的一员。它为什么被人们广泛运用,成为一种高频率、高效率的修辞手段,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特别是对其美学价值的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下述二点内容谈些粗略的意见。一、比喻是以相似点为轴心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美的创造活动比喻是以一事物说明与之根本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活动,是以联想  相似文献   

16.
<正>英语的修辞手法甚多,类比是较常见的一种。它属于比喻范畴,与明喻、隐喻紧密相连,但又同中存异。大体来说,比喻都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摩。类比是扩展式的比喻,所涉及的两事物间的相似点往往非止一端,各各对应,形成逻辑推理的前提。最常用于以具体事物来诠释抽象概念,如:  相似文献   

17.
先分析一下实际修辞教学中存在的疑难点问题.疑难点之一:比喻和比拟的区分.比喻和比拟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格,运用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分清呢?关键是明确概念.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类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比喻是打比方,本体和喻体凭借相似点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比喻又叫譬喻,根据甲乙两种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的修辞方式。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的格式是“甲像乙”,用“像”字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使这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相似点上来打比方。但是有“像”字的句子并非都是比喻句,这里主要谈两种不是比喻的“像”字句。一、比较不是比喻。性质相同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在“像”字句中,相同的事物往往构成比较,以表示相类或相同之处,或者表示看起来有些像,有时用于对具有相同点的事物的推测,或含有推测的意味“。像”含有“如同”的意思。例如:“黄山真像…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四)掌握修辞格之间的横向联系有些修辞在运用中容易混淆,使用时要弄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如比拟与比喻的区别,反问与设问的区别,比喻与借代的区别,对偶与对比的区别等。掌握这些修辞格之间细微的区别,在运用中就更能明确它们各自的特点。①比喻与比拟的区别。首先,二者相比,比喻是“以甲喻乙”,重点在“喻”,本体和喻体联系的依据是它们的相似点;比拟是“以甲当乙”,重点在“拟(仿照)”,它不在乎本体与拟体有何相似点、相关点。其次,二者构成的基础不同。比喻需以不同类的两事物的“相似点”为基础;比拟则根据需要直接把一事物拟…  相似文献   

20.
借代是汉英共有的词格.汉英谚语都广泛使用了这种手法.所谓借代,即以甲事物的名称取代与其密切相关的乙事物的名称.它形似比喻,却又不是比喻.它的基本点是本喻体的相关性,而比喻的基本点是本喻体的相似点.汉英谚语中的借代通过巧妙的名称替换引起读者的联想,突出事物的特征,具有形象描绘的作用和诙谐幽默的谐趣.其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将对此做出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