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严重时会影响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个性因素、同伴关系、家庭特征是学习不良儿童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培养积极的自我观,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引导正确归因,提高父母的自身素养,是干预和矫治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儿童益智健身干浴操的实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传统的健身祛病之法用于儿童。试图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儿童体育保健卫生之路。作者对其创编的儿童益智健身干浴操的实验与研究表明:该操在儿歌的配合下,儿童可对自己全身各器官进行自我按摩,改善调节各器官的生理机能;该操动作简单,不受场地、时间、体质等条件的限制,直观形象,有益于开发儿童的智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以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适应、人格成长作为中心问题予以心理辅导和积极心理素养养成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知识,习得相关心理调解方法技巧,可以通过增加体验性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悲惨世界》提出的三大社会问题,儿童羸弱问题以儿童形象刻画体现。依据儿童形象分析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阐述儿童形象塑造对于小说的主题深化、情节发展、感染增强以及主旨论证方面的意义,具体分析了儿童形象里反映的儿童生存、关爱、权益侵害等问题对作品社会性主题的彰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形象塑造是儿童文学创作成败的关键。走出传统的儿童文学理论观,塑造具有个性化、现代化的作品形象并大胆挖掘儿童生活中被忽视的儿童审美心理,有利于创造出更生动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种具有重要文化意蕴的精神现象,它代表着知识分子在反叛封建思想,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的一种对自身生命形式的自我观照行为。在现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主要有狂人型、战士型、多余人型、堕落型、忏悔型五种类型。狂人型知识分子形象代表着知识分子的一种本我状态;战士型知识分子形象是知识分子在艰难困苦中的一种自救行为,代表着知识分子的自我状态;堕落型知识分子是自我的沉沦,多余人型知识分子是本我的放逐;而忏悔型知识分子形象是一种超我状态,是知识分子对自身的一种思想批判。这种自我批判后来演绎成原罪意识,从此,知识分子逐渐丧失了自身的启蒙立场,这对以后的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问卷,对两所学校150名中小学小学流动儿童进行测查.结果: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和学校适应处于中等水平;学校适应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和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对学校适应和老师适应、学习适应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力.结论: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对学校适应有显著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运动以来,思想解放,中国的儿童观得到转变,在五四前后、抗战期间、解放战争期间,涌现了大量儿童戏剧作品。这些戏剧中主要塑造了童话形象、受压迫的底层儿童形象和抗争的儿童形象。现代儿童剧强调儿童的叙事主体地位,话语形态富有教育性,多采用表达政治诉求的反抗叙事模式。现代儿童剧具有关怀儿童命运、宣扬真善美、反战爱国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9.
如果按照叙写角度的不同,可将《诗经》塑造的女性形象分别定义为"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一般说来,女性的"自我形象"在叙写过程中呈现出形象与直白的审美特征,而作为被他人进行观察、描摹、叙写的"他者形象",则呈现出抽象与朦胧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儿童处于体育素养生命之旅的起点,测评中要遵循儿童特有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澳大利亚儿童体育素养测评工具(PL-C Quest)进行介绍与分析,旨在为我国体育素养测评工具的开发提供参考。研究表明,PL-C Quest测评的提出缘由包括决策者对体育素养测评的外部推动和优化体育素养测评的内在需求;测评中强调儿童感知能力并关注儿童的自我效能。测评的内容涵盖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等 4个部分,测评情境体现了强调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积极运动情感、发展团队包容行为和重视思考决策能力的特点。PL-C Quest采用图像式自我评估的方法,具有较为完善的评价标准。未来,我国需要关注生命起点,重视儿童测评;构建测评体系,规范测评内容;优化测评方法,促进有效实施;制定评价标准,保证测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蒙台梭利教育法认为教师应该尊重、热爱儿童,平等的对待儿童;观察了解儿童,实现儿童的自我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幼儿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幼儿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向儿童学习,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色儿童形象在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中一直陪伴着中国儿童的成长,影响和激励几代少年儿童奋发向上,其独特的精神指向和深刻内涵品质感染着无数小读者,成为几代人的榜样力量,是红色革命文化历史传承和宝贵的精神遗产。新时代红色儿童形象塑造应在继承传统成功经验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正确理解“成长本位”之于中国儿童文学与红色儿童形象塑造的意义,平衡文学形象塑造的艺术性与社会性,在两者互动所产生的正负效应中,将红色儿童形象置于新时代的特殊语境中,将塑造新时代红色儿童形象自然融合于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创构中,使其精神指向和价值旨归更贴近中国儿童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儿童时期有效的职业生涯辅导对个人建构职业生涯终身可持续性发展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美国颇为注重学校中职业生涯辅导的开展,从儿童到成人职业生涯辅导贯穿于美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美国对儿童开展的职业生涯辅导在关注个体的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强调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探索能力的培养,通过职业生涯辅导的专门项目帮助儿童个体构建职业生涯理念和职业生涯终身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4.
儿童处于体育素养生命之旅的起点,测评中要遵循特有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澳大利亚儿童体育素养测评工具(PL-C Quest)进行介绍与分析,旨在为我国体育素养测评工具的开发提供参考。研究表明,PL-C Quest测评的提出缘由包括决策者对体育素养测评的外部推动和优化体育素养测评的内在需求;测评中强调儿童感知能力并关注儿童的自我效能。测评的内容涵盖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4个部分,测评情境体现了强调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积极运动情感、发展团队包容行为和重视思考决策能力的特点。PL-C Quest采用图像式自我评估的方法,并且具有较为完善的评价标准。我国在未来需要关注生命起点,重视儿童测评;构建测评体系,规范测评内容;优化测评方法,促进有效实施;制定评价标准,保证测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师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及由此而来的师生关系的基本定位.对教师权威的绝对化强调,导致教师对自我形象和作用的非理性认知和行为,但也成为现实中引发师生冲突、导致教师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转变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教师减轻心理压力,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工作和生存质量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秘书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它要求秘书人员是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自然而然地要求秘书不仅有内在"美",更要求秘书人员有外在的"美".不管是内在美还是外在的美,它都是从秘书人员的自我形象中体现出来的.秘书人员良好形象的塑造,首先要求他/她确立自我形象的标准,其次依据这些标准来对自身的形象进行塑造.秘书人员自我形象的塑造不仅要从内在入手而且也要从外在入手,正是 所谓的社会对秘书人员素质的三要求:好使好听还要好看.  相似文献   

17.
为厘清自身特质在消费者选择滑雪产品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剖析消费者的滑雪偏好内在机制以刺激冰雪消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路径验证分析法等,探究不同自我建构类型消费者选择滑雪产品形象的行为路径。研究发现:自我建构分别对印象管理、滑雪产品形象具有正向影响,消费者会不可控的基于个体自我建构主动选择滑雪产品形象;印象管理对滑雪产品形象既具有促进作用又存在匹配效应,激活印象管理可以人为控制消费者滑雪产品形象偏好;真实/理想印象管理均在自我建构对滑雪产品形象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真实印象管理的中介效用高于理想印象管理。依赖型自我建构消费者的印象管理更易被激活,理念层面滑雪产品更受消费者关注,滑雪产品的质量、品牌等要素对滑雪相关企业制定生产经营策略及刺激滑雪消费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批以儿童在战争中的生活为题材的“战争儿童小说”,从而也产生了一类时代特有的“小战士”、“小英雄”儿童形象。其中,刘真作为一个女作家,她所塑造的儿童形象与其同时代同题材的作品相比,在人物性格、创作观念、以及对于战争和暴力的处理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她所塑造的儿童形象的特殊性在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顽童”是儿童文学文本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顽童是富有游戏精神的儿童,是儿童文学中有别于正统“好孩子”的“另类”人物形象,在顽童的“顽”与“玩”的背后体现了儿童的生命冲动。从梳理了的顽童形象的演变历史可看出,其间顽童形象的变化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儿童观内涵的嬗变。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兴趣则是儿童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便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有人形象地说: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淡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