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已是共识,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综合能力。“阅读理解题”因为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成为重点题型。文章从让学生对阅读理解题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开始,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阅读理解题的分类和特征,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提出相应的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题”解题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俊丽 《甘肃教育》2021,(5):178-179
解题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以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思维能力、转化能力等作为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从夯实基础知识、设置干扰类型问题、一题多解训练、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等五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解题能力反映了学生们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核心素养要求下的解题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解题教学以“通性通法”为基础,多种解法为手段,全面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问题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难点,求解二面角问题也是高考常考的题型之一,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求解二面角大小的方法主要有向量法、定义法、射影面积法等,不同的解法蕴含不同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研究2023年四省联考第17题的八种解法,呈现其蕴含的多种数学核心素养,为二面角解题教学助力.  相似文献   

5.
2020年7月浙江省历史选考第28题立意高远,视野宏大,彰显了历史学科特色与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笔者试图对此题的命题路径、价值立意进行探讨,从更广阔的角度挖掘试题蕴含的价值,明晰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渗透历史学科素养,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教育任务,培育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一、张弛有度:把握课堂教学的梯度、广度、温度2020年7月浙江省历史选考题第28题是命题者的精心构思之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试题通过材料进行梯度设问,提供多种观点给学生以更自由的思考和阐释空间,综合考查学生历史主干知识、学科关键能力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问指向明确,体现梯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下初中文化学科的课程设置都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奠基的。现在教育界提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在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下,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设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而达成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养成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近几年的安徽中考试题来看,考试形式是开卷,但是试题的立意、考查出现向高中教学、考试接轨的趋势,在材料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历史学科中考试题中,材料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体现其”论从史出”的表现能力。以下对材料题的解题策略作一简单分析,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南通市高三政治模拟试卷中,一道有关汇率变化的图表选择题正确率低至12%。对此,不少学生表示,看到与数学有关的政治题心里就犯怵,不知如何解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些学生没有调用数学核心素养,难以将熟知的政治理论与材料准确对接,形成有效的解题思路。如何引导学生调用数学核心素养,有效解析《经济生活》中的数学类难题,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笔者以近年高考江  相似文献   

9.
2019年山西中考历史第19题是一道开放探究题。试题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串联起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多样人类文明成就的对比和文明作用的解读来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史的正确认识。试题突出学科素养立意下对学生学科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考查,提高了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实现了试题的教育、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因此,我们看到2022年高考广东的历史主观题基本上是围绕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考查,尤其是第17题,笔者认为该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情况。本题是新旧高考过渡的新题型,对广东省考生来说该题型比较新颖,史料多样,突显了学科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56):127-128
文章基于高三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对以说题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就说题题目的精选、说题课堂的构建、学生说题的引导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通过说题教学达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图像变化题是初中科学的中考热点,也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探索图像变化题的教学策略,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图像变化题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和信息处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图像变化题的解题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关键能力。但目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解题能力仍有待提升。教师需要对症下药,从照样子填词语、选词填空、按照课文填空、选择题、阅读理解题等各种题型中引导学生找到解题方法,教给学生解题策略,使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获得解题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先简要分析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学科核心理论、核心思维、核心方法、核心能力和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作为核心思维的时空观念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探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历史题的考查方向从知识考查为主的知识立意过渡到以记忆理解为主的能力立意,最终落脚在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的立意上。本文以“党史”类的高考题作为核心素养提升的载体,突破高考历史试题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考查最全面的小论文题(42题),创造性地提出“四步法”解题思路,梳理答题技巧,落实家国情怀培养。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学习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素养。对高中生进行历史阅读指导无疑有助于培养其历史核心素养。文章先分析如何通过历史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对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就全国新课标Ⅰ卷而言,材料题在高考历史学科中的分值是52分,超过总分的一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读不懂题、思路凌乱、无从下笔、立意不高、语言组织不力、回答不全面等问题。本文试从"段中分层"的角度出发,阐述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2017年梧州市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第18题的命题背景、命题过程和试题评价,教师了解到要命制好一道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材料解析题,就要充分考虑知识点选取、试题立意、材料选择和问题设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运用各种历史资料创设问题情景考察学生的知识理解、应用能力是多年来高考历史学科的特色。因此,熟练掌握解题基本步骤和精准领悟材料题设问术语的内涵及外延,对答好历史材料题起到至关重要。以下就如何解答历史材料题谈谈自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