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上七点,早已降临的夜幕被城市中各色的灯光撕成各式不规则的碎片。下了公交车,我开始给萱打电话,心中带着一阵阵的激动与窃喜,但是没有想到萱的手机竟是停机。思维在一刹那间有些恍惚,萱是极少停机的,除非到了万不得已。再打还是停机,于是不甘心,连走带跑地赶到萱租住的小屋。门是锁着的,里面也没有灯光。我用手机照了照窗台,鞋是她的,于是我敢确定萱没有搬走,今晚与她相见只是时间的早迟而已。在学校的时候,我和萱永远学不会有些女生的那种野性美:将头发染上一种或是几种颜色,并把它们烫卷或是索性弄成爆炸式,穿着新潮、另类的服装在校园…  相似文献   

2.
历史离不开年代,年代贯穿于整个历史。历史年代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就教学中如何运用好历史年代问题的有关知识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初10年里,尽管经历了院系调整、内迁西安等重大事件的影响,交通大学的实验室建设仍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按照既定及修订的规划稳步向前推进,新建起一批新的专业实验室,并且在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化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养上取得很大进展,为学校建设成社会主义多科性工业大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之后,我仍然记得自己荷尔蒙勃发的那个下午。我还在上初中,不记得是13岁还是14岁,炎热的暑假我在电脑前写作,蝉在下午两点的热浪中竭力叫嚷,汗把我黏在椅子的竹坐垫上。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留美学生是中国近代留学运动中的一部分。当时包括公教人员的进修、军官的培训,此类人员属短期性质,与学位无关。此外大多为学生赴美,分为自费、公费两类,都要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留学考试。公费生通过留学考试以后,还要参加教育部门的讲习会,了解中国各方面情况,以便以后在国外作中外文化交流之用,还要呈缴学成归来的保证书。1950-1970年代,台湾赴美人员总数在25000人左右。到1971年,返台者2341人,1971-1981年,返台总数为19639人,其中大部分为学生。滞留未归的文科学生多数成为美国高校东方图书馆和东亚系的专职人员,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而理科学生基本上任教于教育机关及其他部门。回台的学生对台湾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起飞有较大贡献。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有20多人;丁肇中、李远哲等获得诺贝尔奖。此期台湾留美政策有摇摆不定的缺点,留美学生过于重视理工,忽视人文。中国150多年的留学史以美国为中心,值得多加探讨。  相似文献   

6.
辩证逻辑在中国30年代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探讨了辩证逻辑在中国 30年代的发展情况 ,总结了当时的学者潘梓年、艾思奇、李达在辩证逻辑方面进行的理论探讨 ,及其在辩证逻辑科学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 ,并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7.
丹晨 《中学教育》2005,(9):27-28
这些都是半个世纪以前的陈年旧事了,如今回忆起来仍然使入不胜感慨,但也可算是那个年代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吧!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古桥赵州桥的建造年代现有许多种说法,令人无所适从。现在流行的建于公元595~605年说及建成于公元591~599年间说因其所依据的古代文献及考古材料均不可靠,不能成立。我们经过研究考证后确认:赵州桥始建于公元594年(隋开皇十四年),建成于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即建于公元594~606年。  相似文献   

9.
年代尺作为一项教学艺术,运用恰当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年代尺,引导学生从线上了解教材的单元背景,从点上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0.
11.
林小冰 《师道》2006,(2):51-51
昨晚翻开书柜,想找一本以前用的工具书,碰到一个大纸袋,袋口已经封上。那是以前朋友、同学的来信,忍不住拆开封口,时光仿佛倒流了:一个个贴着邮票,印着邮戳的信封,一页页满载友情、问候的书信,一行行或流畅或欲言又止的文字,让我又重新感受昨日的温馨和情怀。好好想想,自己开始写的第一封信,哦,应该是小学四年级,班上一位好朋友到外地去读书,然后给我来了一封信,当时兴奋得手舞足蹈,迫不及待就回了信,还是让爸爸给我写的信封,贴的邮票,帮我到邮局寄出去的。算起来,那是人生中第一次收到的信,很遗憾,已经丢失了。后来,每到新年,同学都互赠明…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代以来叙述“80年代”的小说在“80年代”与文革的关系描述上表现出对历史连续性的尊重,显现了鲜明的当代史意识.“80年代”与文革的连续性在文本中大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将影响甚至左右80年代的一些思想资源追溯或归因至文革时代;二是这些作品或浅或隐地指出由于思想意识的滞后性,文革期间所形成一系列思想意识与文化观念继续残留到80年代,影响了80年代的社会生活.1990作家对于文革与“80年代”历史连续性的重新认识使其在叙述过程中将历史充分复杂化,在明确特定历史时期主导性特征的同时,获得对历史更为全面多元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3.
20年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之前中国音乐的发展已经接近谷底,几近转型,而后,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又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20年代的音乐焕然一新,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4.
王晓静 《文教资料》2006,(11):210-211
1951年和1990年,大陆地区先后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及其修订,这些用法虽未在香港实施却对这一地区的中文出版物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试图简单归纳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香港中文出版物中标点符号使用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06,(12):36-36
80年代,距离你们是十几年的距离,说长不长,因为比你们的爸爸妈妈还小一些;但说短也不短,因为你们都要叫我们“叔叔阿姨”了。而且我们那个时候的小学生活,和你们现在的,也有很多的不同。来,看一看,叔叔阿姨当初的小学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980年代初期文学通过重建“启蒙”叙事和重构“现代化”意识,以达到对历史的“中断”和“修复”并重建自我认同。在此过程中,现代主义话语与新启蒙话语既有力地参与了“人”和“启蒙理性”的建构,又以其内在的分裂性而自我解构。1990年代启蒙叙事的渍败和“人”的解体,既是全球化背景下认同危机的新变,又是1980年代文化逻辑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1980年代与“历史”构成了第一个辩证,1990年代与1980年代构成了第二个辩证。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年代”表述一般采用“世纪 年代”(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方式表示。近年来有人建议改用“年份 年代”(比如“1990年代”)的形式表示,其主要理由是,“世纪 年代”表述法不便于称说每世纪的前两个年代。这一观点是不妥的。关于每世纪前两个年代的名称问题,我国最早地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金有景先生认为应该称为“零十年代”和“一十年代”。这一观点是符合汉语的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韩少功 《初中生》2009,(11):4-6
我当年就读的中学,有一个中型图书馆。我那时不大会看书,只是常常利用午休时问去那里翻翻杂志。《世界知识》上有很多好看的彩色照片,一种航空杂志也曾让我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文献记载的高句丽建国年代——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些提法既缺乏历史文献关于高句丽建国年代的明确记载,又缺乏考古学中发现的碑刻文字加以证明,同时也不符合高句丽与中原及北方各民族相关历史的发展规律。而且大都是根据文献中对高句丽前几住王的不同记载和误栽进行推断,特别是根据高句丽王在位的平均年数进行推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彼时的香港电影,无论是影片的类型、数量,还是电影导演,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规模。当时在内地也掀起了一场港片热潮,香港电影在内地的传播达到了一个高峰。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特征鲜明,其多元化、草根化、商业化、时尚化的电影风格受到内地观众的追捧与喜爱。香港电影在内地的传播对内地电影的本体创造、产业化经营、以及受众的审美趣味的提高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