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吴楚文化的学术定位1、吴楚文化的学术建构2、吴楚文化特色及人文内涵3、吴楚文化的形成、发展4、吴楚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5、吴楚文化与吴、楚文化6、吴楚文化及其后续文化7、吴楚文化的现代转型8、在传统文化格局变动中的吴楚文化9、北宋以后吴楚文化的发展10、吴楚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撞击、吸纳、竞存11、吴楚文化与西方文化、其他文化的比较二、吴楚文化研究的内容、类别(一)研究内容1、吴楚文化的源流、变迁2、吴楚文化的历史及文物考古3、吴楚文化的传承及文化传统4、吴楚风物、民俗5、吴楚交流与融合6、吴楚文化的学…  相似文献   

2.
李白一生之经历,足以见出其“吴楚情结“.从青年时代出蜀到逝世,李白大部分时间是在吴楚之地渡过的;从创作看,李白有近半数的诗文作于吴楚之地,其中有相当多的是他的代表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李白思想情感上的吴楚文化因子,这就是:大鹏情怀、楚人情怀、吴歌情怀和吴楚一体.  相似文献   

3.
<正>一、死灰复燃(一)成语死灰复燃,原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在常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词语含有贬义。(二)故事“死灰复燃”出自《史记·韩长孺列传》。韩长孺即韩安国,长孺是他的字。韩安国任梁国中大夫时,正逢汉景帝时的“七王之乱”,他与梁国将军张羽一起将吴楚叛军阻遏在梁国境内,使他们无法向长安进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4.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6):81-84
第1期双向同构灼灼其华——略谈吴楚文化及其学术建构……………………………………………………………………胡国铭论宋代吴楚地区文化的跨越性发展及其原因……………………………………………………………张全明中国近代佛学居士刻经讲学考略——杨文会、欧阳渐、吕澄三居士与金陵刻经处评析……………………………………………释广学蕲春黄氏与仪征卞氏的关系——《黄侃日记》研究之一…………………………………………………………………………卞孝萱开展吴楚地域文化研究促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届吴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相似文献   

5.
枚乘《七发》是汉赋发展史上的一篇极为重要的作品。但是,关于《七发》的主旨却是一个自古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篇》指出:“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文选·六臣注》李善说:“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谏吴王濞之谋反。清梁章钜《文选旁证》  相似文献   

6.
自三代至宋,我国南方长江流域中下游吴楚地区的文化发展大多落后于北方中原地区。然至两宋时期,吴楚地区的文化出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学校快速发展,教育兴旺发达,其总体水平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且在全国范围内有明显的示范作用;有品味的学术文化水平高,学者如林,人才众多,大家辈出,名家不胜枚举,许多学人德高望重,为世所范;这里人口的综合素质明显地高于其他地区;代表儒学正统与中心地位以及反映其思想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的众多学派也多分布于此;科举中吴楚一带高中进士的数量占据了当时全国录取名额的绝大部分;从与精神文化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方面看,这里的发展水平也占有明显的优势;在素质较高的人才分布比例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北方一带是由多变少,以吴楚地区为中心的南方地区则是由少变多,且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宋代吴楚地区文化的这种跨越性发展,使得这里成为当时我国的文明昌盛之地,文化发达之区,教育兴旺之所,人才荟萃之乡,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在两宋之际已转移至以吴楚文化区为代表的南方地区。但在吴楚地区间,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不大平衡。宋代推动这一地区文化跨越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与人口南迁等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7.
名画鉴赏     
峰下醉吟图徐贲明代无锡市博物馆藏图中山峦层叠,杂树相陈挺立,山下茅亭屋字、板横立。画面清洒萧疏而又俊秀。徐贲(1335-1393),明初画家、诗人。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称"吴中杰",亦被列为"十才子"之一。擅画山水,亦长于墨竹。传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阅读     
司马相如字长卿。少时好读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相似文献   

9.
日语汉字读音比较复杂,它有音读、训读、熟字训之别,其中音读中还存在吴音、汉音、唐宋音、惯用音等。日语的吴音与汉音都是源自我国中古音,日语吴音母体是我国吴楚语音,汉音的母体是隋唐时期陕西河南一代的中原音。文章试从中古音入手,找出汉语拼音R和日语音读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日语学习者记忆单词的效率.增加掌握汉字读音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安国寺是唐朝中后期京城级别最高的皇家寺院.西京安国寺早已废圮,而咸阳安国寺却依旧存在.本文对咸阳安国寺的现状及由来作了较深入地探赜,否定了咸阳安国寺"创建于唐代"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安国寺是唐朝中后期京城级别最高的皇家寺院。西京安国寺早已废圮.而咸阳安国寺却依旧存在。本文对咸阳安国寺的现状及由来作了较深入地探赜。否定了咸阳安国寺“创建于唐代”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注解(13)注为“吴楚两地以此划分疆域:东为吴,南为楚。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笔者以为,“坼”不应译为“划分”,而应直接译为“分裂”或“裂开”。如果译为“分裂”或“裂开”。那么,“吴楚东南坼”就可译为:吴楚两地裂开。一东一南。笔者认为,这样翻译与下面的诗句联系更紧。语意更连贯。  相似文献   

13.
《史记》、《汉书》中没有关于司马相如生卒年的明确记载,但可据《史记》相如本传推定司马相如卒于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这一点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对于司马相如生年的推定,主要有生于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72年、公元前169年等说法。通过考察邹阳、枚乘、庄忌等随梁孝王入朝的时间,大致可以推定出司马相如“以赀为郎”的年代并进而上推出司马相如的生年。由此,我们认为,司马相如约生于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比较合乎情理。  相似文献   

14.
端午节与吴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节源于纪念春秋时期昊国军事家伍子胥,和源于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在吴楚地区流传了两千多年,而且两地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端午习俗。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楚地区会有如此相同的传说与习俗,而且能绵延不断的流传两千多年呢?这与吴楚地区的文化生态小生境和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5.
吴趼人与梁启超关系钩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趼人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向被视为由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代表作.吴氏的不少小说,也是在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杂志上开始连载.从有关史料看,吴趼人不仅于1904年在日本招待过梁启超,而且他的小说<胡宝玉>从题目、构思以至章节设计与梁启超的<李鸿章>均有相似之处,明显受到梁的影响,二人从行迹到心迹遇合说明吴趼人的小说创作是对梁启超维新理想的呼应.  相似文献   

16.
(一) 作为汉赋奠基作家和代表作家的司马相如,他的创作和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楚辞枝干上长出的一束绚丽奇葩,是楚辞源头里涌起的一阵汹涌大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 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悦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记忆     
父亲16岁到安国县(原先叫祁州)学徒,是招赘在本村的一位姓吴的山西人介绍去的。这家店铺的字号叫永吉昌,东家是安国县北段村张姓。店铺在城里石牌坊南。门前有一棵空心的老槐树。前院是柜房,后院是作坊——榨油和轧棉花。我从12岁到安国上学,就常常吃住在这里。每天掌灯以后,父亲坐在柜房的太师椅上,看着学徒们打算盘。管账的先生,念着账本,人们跟着打,十来个算盘同时响,那声音是很整齐很清脆的。打了一通,学徒们报了结数,先生把数字记下来,说:去了。人们扫清算盘,又聚精会神地听着。在这个时候,父亲总是坐在远离灯光的角落里,默默地抽着旱…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安国市,古称祁州,为全国四大药都之首。安国药业渊源于北宋年间皇封邳彤为“药王”,药王庙兴建,形成庙会,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药材集散市场。本文通过追溯安国药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以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为基础进行宗教社会学分析,试图发现邳彤崇拜与安国药市的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商业神崇拜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吴中四杰     
<正>"吴中四杰"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和徐贲的并称,因四人或是吴中(今江苏苏州)人,或在吴中生活多年而得名。四人由元入明,诗作多为怀旧、题咏之作,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高启(1336—1373年),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人。明洪武元年(1368年),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后因受其友魏观牵连,被处以腰斩。高启认为文学创作应"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  相似文献   

20.
<正>徐贲(?—1379年),字幼文,号北郭生,四川人,后迁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明初画家、诗人。张士诚抗元时,徐贲避居蜀山(今江苏宜兴)。明洪武七年(1374年),被荐入朝,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1378年),大军征洮、岷,以军队过境徐贲犒劳失时被下狱,转年被处死。徐贲能诗,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合称"吴中四杰",亦被列为"明初十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