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洋 《老年教育》2010,(10):7-7
“智慧树”位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红楼”前,是该校无人不晓的风景。之所以称作“智慧树”,是因为有位退休老教授12年如一日,在树下为广大学子义务提供帮助,这位老人也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树下老人”。  相似文献   

2.
桂花香     
我家楼下的小屋古朴、简洁。院子里种着一棵桂花树。花开时,每当我打开阳台的窗户,那股淡淡的芬芳就立刻包围了我的全身,清甜,悦心。坐在树下的,是一位老人,蓬松花白的头发绕着卷儿,胖胖的脸上,月牙般的眼睛时刻都在微笑着。那脸上早已布满了皱纹,昭示着老人经历的沧桑。老人和蔼  相似文献   

3.
美点赏析《皂荚青,皂荚黄》叙写了一位老人——外祖母在院子中一棵皂荚树下一段朴素的心理活动过程,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索。这是一篇散发着田园气息却又承载着厚重主旨的优美散文。  相似文献   

4.
悄悄话     
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里,有一栋吊脚楼木屋,院坝边长着一棵嶙峋的老槐树,树下一只母鸡正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一位老人,头上包着一条雪白的毛巾,正在编织青蔑篮子。老人心里正在盘算:每次上市,这些篮子被一抢而空,照这样下去,春兰要买的电视  相似文献   

5.
老榕树上长长的胡须,傍晚时分,萦绕在密枝绿叶之间的蝉鸣鸟啼都幻化成了一缕记忆,日久弥香。童年的欢笑在树枝绿叶之间回荡。一条铺满大方青石的小路,一直延伸到大榕树下。树下传来婴儿的哭啼声,小孩的欢笑声,情人间温馨的蜜语,老人们的谈话声,虫鸣声、鸟啼声……一到了傍晚整个树下便热闹了起来,像是在开一场演唱会。大榕树在人们的欢笑声中度过了几千年,像是整个村子里永恒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6.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是洗衣妇手中的棒棰是孩童溪边嬉戏的身影是少女肩头倚着的纸伞是老人树下银白的头发  相似文献   

7.
习惯     
老人改不了那个习惯——望着树发呆。一年四季,老人喜欢望着树发呆。看春华秋实,看夏盛冬衰。那一年春天,他还是个小孩。在自家的大院里,有一棵古树,他有一个习惯,坐在堂前盯着大树。春日里,古树吐了新芽,母亲总是着一袭素装在树下洗衣服。树梢上的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母亲抬起  相似文献   

8.
黑色的枣树,扭曲着身子。乍暖还寒的早春,颤颤的枣叶芽儿,遮不住黑漆的树干。树下,一个老人,如枣叶芽儿,颤颤然。失血的手如两截瘦柴棒,在参差的枣树刺里游弋,摘那一枚枚枣叶芽儿……老人说:“那能当茶喝。”  相似文献   

9.
朝颜 《中学生百科》2023,(12):19-21
<正>一进入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境内,迎面是两棵巨大的老樟树。阳光从叶隙间钻出来,洒在树下两位休憩的老人身上。一位老人好奇地问我:“你,是来看桥的吧?”我点点头。她转过脸去,朝左手边一指:“呶,就在那。”我来看的这座桥,名叫武阳桥。它是一座意义非凡的桥,一座注定要被载入中国革命史的桥。1934年,红九军团作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首批出发部队,来到武阳村。  相似文献   

10.
金色的十月秋高气爽,我和爸爸来到县城渊明公园游览。远远望去,渊明公园一片郁郁葱葱。站在渊明公园正面看,“渊明公园”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刻在花岗岩上。在花岗岩的右面有一棵高大的樟树,像是一顶巨大的伞,老人、小孩在树下乘凉、玩耍。  相似文献   

11.
摘槐花     
还记得幼时在 老家摘槐花的情景。 春天明媚的阳光下, 年轻的小伙子手拿绑上镰 刀的竹竿,割断高高的槐 枝,老人们聚在树下把一 朵朵白白香香的槐花摘 下,小孩子则围着大树跑  相似文献   

12.
温柔的回眸     
默默 《中文自修》2010,(2):39-39
黄昏的霞光总是给人以慵懒的情绪,如水般流淌过皮肤,一种无法言表的舒爽和安逸。一开始有微风,但并不冷,温暖而惬意。一路上很安静,道两旁是并不高大的梧桐树,树下的藤椅上坐着几个老人,一旁是群欢声嬉戏着的小孩子.互相追逐打闹着,无忧无虑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飞越老人院     
正一三角塘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堰塘,塘边不远处有一棵高大的黄葛树,树下立着一座石碑,上面刻着六个大字:三角塘敬老院。依傍繁茂的黄葛树,一座带庭院的白房子静静伫立在数十米开外。我家离白房子不远,母亲在养老院帮厨,协助厨师准备周一到周六老人们的一日三餐。  相似文献   

14.
两块糖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山西一个偏远而清苦的山村,来自大洋彼岸的金发女孩玛丽亚,正在心中慨叹这里的生活实在太穷困了。忽然,她的目光被一株百年老树下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吸引了过去。老人衣着简单,微眯着眼睛,一脸慈祥地跟一个小男孩说笑着。玛丽亚好奇地停下脚步,不远不近地站定了。她听到老人给小男孩出  相似文献   

15.
河畔漫笔     
每天上学,我都要经过张家浜桥。桥上是来来往往奔忙着的行人和车,桥下是清莹透澈的河水,河畔伫立着婷婷的柳树,树下常有晨练的老人;朝阳穿出云层升起在河的那一尽头……过桥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暮色     
黄昏的霞光总是给人以慵懒的情绪,如水般流淌过皮肤,一种无法言表的舒爽和安逸。一开始有微风,但并不冷,温暖而惬意。一路上很安静,道两旁是并不高大的梧桐树,树下的藤椅上坐着几个老人,一旁是群欢声嬉戏着的小孩子,互相追逐打闹着,无忧无虑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夕阳     
牛儿在回家的路上转瞬间撒上了一缕黄纱农家的屋瓦上眨眼间涂上了一层金纱老人在树下的石凳上刹那间披上了一身彩纱两眼含着金色泪珠望着小径通向斜阳夕阳$玉山一中文苑学校初二(3)班@邱毅  相似文献   

18.
“快来这儿啊!”“就来了,哎哟!风筝挂在树上了!哥,怎么办啊?”我哭道。“别哭了,我这就给你拿下来。”这段谈话我一直清楚地记得,那是哥哥、树与我的故事。我和哥哥从小就在门前的树下长大,一起玩儿沙子,猜谜语,个子长高了就去放风筝。那时的天很蓝,云很白,我们很快乐。可风筝却常常会缠在树上,次数多了,老人们就有了说法,说那树是不吉利的,会带来灾难,我们才不管呢,照样在树下玩耍,无忧无虑,什么不幸的事都没有发生过。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我们就不再放风筝了,两个人懒懒地坐在树下数鸟儿。鸟儿可不像我们那么懒,它们总是跳来跳去的,叽叽…  相似文献   

19.
烟花三月,春风拂面,小城新建的养老院里杨柳依依,桃花开得正艳一我们进门时.一眼便见西墙根下靠着几个老人,低头耷脑,在初春的太阳下像倦怠的老猫,与他们很不搭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儿,在院子里跳,见到我们的车,她欢快地跑过来,近了,却悄悄地躲在附近的一株桃树下,  相似文献   

20.
【文题设计】老人和孩子走在小路上。孩子:沿途有什么好看的吗?老人:有啊,有石头,有水流,有小草,有树……孩子:那有什么好看的?老人:你看,石头旁边长着小花,水流里藏着歌声,树下坐着歇息的耕者……你听,风中有鸟儿的歌唱,还有牧童那缥缈的笛音……老人与孩子的对话,让你想到了些什么?请以“在路上”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题解】文题提供的是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对话中,老人与孩子构成了矛盾的两极。同一条小路,两人的感受竟判然有别:在孩子眼里,似乎没有什么好看的,而在老人的眼中,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