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文书,它与"移、露布、难"等几种古代文体有紧密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檄"与"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檄"与"露布"都属于公开性军事公文,但二者无论是写作目的、写作内容还是写作风格都不相同;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经游志诚、傅刚等人的考证,应从"檄"中独立出来,单列为"难"体。  相似文献   

2.
降魔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佛教弘扬这一观念的载体有多种,其中就包括降魔变文和檄魔文。相对于敦煌降魔变文,檄魔文较少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经过详细的文献考辨认为,《弘明集》卷14《檄魔文》之作者当为十六国时期的释道安,《广弘明集》卷29《平心露布文》的作者是唐初沙门行友。这些檄魔文是研究东晋南北朝以至唐初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3.
檄魔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用檄文文体宣扬佛教。后魏时期释僧懿创作的檄魔组文即是一组颇具特色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宣扬佛教,它在创作中采用了一些富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元素,呈现出中国本土化的特征,在文体上采用中国传统檄文,内容上使用中国本土典故故事、官职名号等。分析这种中国本土化特征在檄魔组文中的体现、产生的原因、造成的结果等,必会促进檄魔文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名篇,其文体特点、写作特色等问题古人间或论及,但不够深入准确。本文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加深对《喻巴蜀檄》写作特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其赋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 ,然而他的檄移这类应用文 ,人们很少对此作深入研究。本文试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并着重分析司马相如的檄移文特色 ,以帮助大家加深对他的这种文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成都文类》卷四七所载庾阐《为郗鉴作檄李势文》之篇题与其内容不符,更与史实相违。《成都文类》所载庾阐《檄李势文》之"为郗鉴作"当作"为庾翼(稚恭)作"。  相似文献   

7.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散文名篇,《史记》、《汉书》、《文选》均载录,但文字并不完全一致。《史记》、《汉书》、《文选》各注本、近年出版的《司马相如集校注》也大都提到《喻巴蜀檄》诸本文字间或有异,但并未对歧异处全部加以解释,甚或解释有误,乃至有未提及其歧异处。本文即对《史记》、《汉书》、《文选》所载《喻巴蜀檄》进行校读以及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8.
两《唐书》及《唐诗纪事》,都曾记王勃作沛王(即章怀太子李贤)府修撰时,曾为沛王写过一篇《檄英王鸡》,并因此获罪。这篇游戏之作,《王子安集》中未见。目前不少文学史著作及唐诗选本,在介绍王勃生平时,都沿袭上述说法,认为王勃所作为《檄英王鸡》。而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卷五则说:“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檄周王鸡》”。当然,无论说英王或是周王,都指后来的唐中宗李显,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按之史实,王勃在沛王府时所作之文不可能是《檄英  相似文献   

9.
檄文作为一种公文体式在我国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和最为著名的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这两篇文章试分析檄文在汉初至三国以后时期的发展演变和其中反映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选》与《文心雕龙》作为同时代的两部重要作品,二者均有“檄”体的划分。在评论或选录作品时,二者的选择有相同的篇目,但也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这是刘勰和萧统两人的著书目的和“檄”体观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2012,(5):12-12
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书文也。  相似文献   

12.
《文选》单独设置檄类,显示出编纂者对檄体独立地位的认可.其中对汉、三国时期四篇檄文的收录,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编纂者的意图.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作为早期檄文的代表,文体功能以晓喻为主.三国时期的檄文,其内容侧重于叙述兵革之事,呈现出事昭理辨、气盛辞断的行文风格.由汉魏三国檄文文体功能的演变,可以看出《文选》编纂者推崇的是文质相参、辞切事明的檄文.  相似文献   

13.
外边太阳暖, 泽泽急着要出门。 这边鸟儿啾啾, 那边蝶儿翩翩, 还有蜜蜂嗡嗡, 价春天妈妈的宝宝真多, 乐得泽泽直招手! }{ !~~春天妈妈的宝宝——泽泽妈妈  相似文献   

14.
马娅 《天中学刊》2006,21(4):105-107
但泽是波兰北部沿海城市,也是德国小说家格拉斯的出生地和创作母题。格拉斯作品的背景,多数是他的故乡但泽,其所构建的但泽的历史文化特征,首先是表现为一幅小市民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其次是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发掘往昔但泽人的心灵;再次是作者用美丽女性的际遇来构建但泽故事,诠释但泽的历史。格拉斯通过笔下的但泽,为战后德国文学增添了缤纷的色彩。但泽史浓缩了二战时期的德国以及欧洲文化史。  相似文献   

15.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名篇,论者甚多,但多是从研究<史记>、<汉书>的角度注解一些具体问题,而作为独立对象的综合研究很少,对其具体史实、地位、影响等问题则仍然不够清楚.<喻巴蜀檄>应于西汉元光五年夏季作于成都,是一篇檄文.通过对这篇檄文的考证,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这篇文学史上的第一篇檄文的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居延汉简简文中常见“(?)”代号,考其用法,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表示重复字、词的。如: (1)《甲编》*1427:“府檄(?)到惊备如律令”。即……府檄,檄到惊备如律令的意思。 (2)《甲编》1587:“出麦七石八斗以食吏(?)私从者二人六月尽八月”。即出麦七石八斗以食吏,吏私从者二人六月至八月。 (3)《甲编》1599:“田卒淮阳郡长平(?)里公士李行年廿九……” (4)《甲编》1600:“田卒淮阳郡长平容里公士(禾是)绾年卅……”按:例(3)(4)两简对照着看很清楚,同为田卒身份,同是淮阳郡长平人,只所在  相似文献   

17.
转变     
今天早上,当泽泽的妈妈笑眯眯地将带来的两个瓶子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倍感欣慰。两个月来,我与泽泽的妈妈交往的一幕幕又浮上心头。我是这学期才走进这个班的,泽泽是这个班上最调皮的孩子,是那种如果老师的视线一刻不注视他,保不准他就会做出什么坏事来的孩子。因此,每天告他状的小朋友总络绎不绝。第一次与泽泽的妈妈接触是因为他用玩具将龙龙打伤了,我将泽泽批评了一顿,并在离园时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妈妈,只见他妈妈表情木纳,看也不看我一眼,好像我不是在跟她说话似的,而她那充满着不屑与轻视的眼神,将我的自尊心击了个粉碎,一种受伤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十分丰富多彩,除了抒情、议论、叙事三类常体,尚有游记、书信、书札、笔记、序跋、奏议等各类变体,且皆代有名作传世。其中檄文一枝甚为稀见,流传不广,然因其与战争军事相关,具有特殊魅力,值得我们关注、学习。檄文因战争军事而生,许慎《说文解字》说:“(檄文)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以号召;若有急则插鸡羽而遗之,故谓之檄,言如飞之急也。”指出了军情之急,故而檄者,急也,后世之鸡毛信为急件象征即此之谓。刘勰《文心雕龙》中专门谈到檄文的特征:“檄者,皦(jiǎo清晰、明亮)也。宣露于外,皦然明白也。”以为凡檄文即要把…  相似文献   

19.
布政使陈宏谋檄查义学。保宏谋《查建义学檄》:查各属从前义学,或止为成材而设,而蒙童小子未能广行教读;或止设在城中,便于附近汉人子弟,而乡村夷保,未能多设义师。夫蒙养为圣功之始,则教小子尤急于教成人;兴学为变俗之方,则教夷人尤切于教汉户。今欲使成人、小子、汉人、夷人,不以家贫而废学,不以地僻而无  相似文献   

20.
从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始,各种注本对"芳与泽其杂糅兮"的注解颇有分歧,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泽"字的注解上。通过对《尔雅》中"泽"的考证及分析可知,在此处"泽"应为《尔雅.释草》中的"泽",即乌蕵草,是恶草的代表,而"芳"代表芳草,故"芳与泽其杂糅兮"应喻清浊杂处,自己与群小共处一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