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积月累     
《同学少年》2011,(6):24-2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题记  相似文献   

2.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第四题名句名篇默写题第(6)题是这样的:——,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高考题目最具典范性和权威性,况且其本身考的就是人所共知的名句,是个客观题,其中本不该出现错字的情况,可事实上并非如此。题目中“九层  相似文献   

3.
谈“积”     
荀子《劝学篇》有这么几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强调了一个“积”字,他着重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为学,要重视“积”的功夫。老子也说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是强调学习基础知识、积累基础知识的重要。学习是艰苦的劳动,学问是知识的积累,必须由浅及深,由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三层楼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富翁在一天外出时,看到另外一富翁有座漂亮的三层楼房,尤其喜爱楼房的第三层。回到家里,便叫来匠人为他盖一座像那富翁家第三层楼一样的房子。某日,匠人正为此在地面砌石垒基时,富翁见了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你不是要我们给你盖座三层楼房吗?现在我们正为三层楼房砌地基。”匠人回答道。富翁赶忙摇头说:“不!我要的是第三层,不要下面两层。”“哪有不建一二层会有第三层的房子呢?我们不会建造这种三层楼,你去另请高明吧?”匠人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相似文献   

5.
道德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老子》六十四章 [讲解]合抱:一抱粗。毫末:比喻极小。累:积累。全句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点一滴的泥土累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说明任何事情都要从眼前的细小处做起,不断积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解读: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嫩芽慢慢长大。百丈高楼,由层层的泥土建筑而成。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引发了国务院总理、教育专家、社会学者、普通教师、部分民众等共同深思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尽管已经有许多人回答了这一"世纪之问",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凡庸如我,自然也不可能交出一份卓异的答卷。尽管如此,但我还是想说一说。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相似文献   

8.
Amigo,向前看     
曾锴 《神州学人》2013,(10):12-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金风送爽,又到一年开学时,无数游子胸怀梦想,跨出国门,走向课堂,面对新起点,收获新体验。  相似文献   

9.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读书做学问都贵在一个"积"字,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多读、多记,注意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才能信手拈来,都成文章,达到古人所谓的"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古人谈治学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韩愈《师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李斯:《谏逐客书》)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君子之学,贵乎慎始。(刘蓉《习惯说》)  相似文献   

11.
堪称后世之师表的老子,从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总结出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的至理名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列举例子,说明自然发展的规律,由此生发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同时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其实,从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就是一座建筑,那么文化素养便是它的基石,而课外阅读就是构成基石的一块砖。“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多读书,读好书,这就是我眼中的课外阅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冬梅 《语文知识》2006,(12):15-15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与推广.学生的课业负担已逐步减轻,可供支配的课余时间越来越多,课外阅读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一个人的成就是一座建筑,那么文化素养便是它的基石,而课外阅读就是构成基石的一块砖。“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坚实、文化素养好的人,他的人生如摩天大厦般雄伟壮丽。反之,基础不扎实、文化素养又缺乏的人,他的人生就是摇摇欲坠的危楼。因  相似文献   

15.
地方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五类:其一为经验(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其二为教材(文字材料和电教教材),其三为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和教改实验报告),其四为论文,其五为专著。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荀子.劝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好高骛远,应当循序渐进,只要"不畏劳苦地沿着陡峭山路攀登",就能取得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6.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语流传民间良久,语言简练,直截了当,道理却很明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对于我们德育教育工作者,抓好学校起始年级的德育工作体系建设,动摇不得,忽略不得,松懈不得。  相似文献   

17.
日积月累     
《同学少年》2011,(12):2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题记都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若没有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一点一滴的积累,又怎能触到她飞扬的裙脚,读懂她泪光里的笑?正是日积月累使我走进了语文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一、抓小节,严要求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是:一方面,大系统(大事)是由无数个子系统(小事)组成。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大处着眼,从  相似文献   

19.
唐君毅对佛教华严宗情有独钟,其原因有三:第一,华严宗“性起”之说与唐君毅“道德自我”有契合之处;第二,华严宗和唐君毅“心灵九境”的哲学构建,在圆融旨趣与融合方法上有共同之处,在立教以祛除疑迷之道上,唐君毅依然采取的是华严宗的方法;第三,华严宗“华藏世界”与唐君毅一生的志业理想亦有相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20.
《教战守策》的中心论点何在?人教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说: 《教战守策》一开篇就避开一切冗词套语,单刀直入,斩钉截铁下断语:“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这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的核心是一个“患”字,中心论点的全部由三层意思组成,第一层,为患之因(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第二层,为患之形(不见于今日,是隐患);第三层,防患之策(“为之计”就是献策,“策”就是“教战守”)。三层中第一层是关键,第二层、第三层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