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及新课改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新课程思品课教学主要突出育人育德要求,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它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践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及新课改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新课程思品课教学主要突出育人育德要求,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它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践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吴炜 《广西教育》2009,(23):50-51
思想品德活动课拓宽了教学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有时并未完全突显其特色,甚至还存在一些认识和操作上的问题。因此,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运用活动课教学,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少年儿童思想品质的奠基课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认识,我在平日教学中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新课程下的教材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往往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亦或运用一组组数据、图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重视教材与学生的亲和力。那么,如何根据教材的这些特点,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基础课程,如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学,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要从构建教学目标系统、设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他们把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要求,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李洪祥 《湖北教育》2007,(11):32-33
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本次改革中制定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标》施行后,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标》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给我们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行为,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教师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教学形式的改变上.却忽视了对思想品德课学科本质和内涵的深入思考。明确当前思想品德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把握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就可以避免教师走弯路,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侯国玲 《成才之路》2011,(28):19-19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实效性 树立新的教师观,转变教师角色。树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实效成为课堂的灵魂"的教学思想,完成由传授者向促进者的转变,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由形式主义向讲究实效的转变。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新时期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9.
黄敏 《广西教育》2010,(20):59-59
在教学中,笔者对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何更好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0.
王沁 《甘肃教育》2014,(4):90-90
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政治觉悟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他们一生的为人之本、做事之道,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兴衰成败。思想品德教学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意义,形成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发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在此根据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经过几年的实施,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值得反思之处。如部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要么有心无力,嘴上拥护新课程,实际操作却还在传统中徘徊;要么矫枉过正,片面放大新课程的某些特质,最后走向了初衷的反面,课堂效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要么形式变化很大,效率提高却不明显,热热闹闹的外衣后是诸多的困惑。如今教学又提倡回归常规,  相似文献   

12.
徐建军 《考试周刊》2013,(26):133-133
<正>思想品德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心理品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挖掘教材,从中寻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独立的个性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目前思想品德教学所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几种策略:在教学过程方面,注重激发学生道德需求,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教学内容要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起共鸣;教学方法上要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教学情境设计中要发挥非语言因素的功能;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借用媒介来进行课堂教学,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4.
开放的课堂作为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亮点、难点曾引起教师、学生、社会的广泛关注。开放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不断得到重视和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在实践中我们很多老师对“开放的课堂”教学热情不高。有的还持观望态度,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要真正推行开放的课堂就应对开放式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李红专  李贵全 《新疆教育》2012,(21):189-19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相似文献   

16.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由于课程具有思想性、理论陛、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学生学习感到枯燥,在加上新课程改革以来思想品德课考试采用开卷的方式,中考录取采用等级制的形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也就不高,  相似文献   

17.
李峰 《考试周刊》2009,(34):226-22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领会和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都是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确立和实施教学策略,增强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最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对旨在提高思想品德常规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基本策略进行了阐述,这些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作者认为,只有广大教师真正掌握了这些策略性知识,并针对具体情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才能确保学生的真正进步和充分发展,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最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对旨在提高思想品德常规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基本策略进行了阐述,这些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作者认为,只有广大教师真正掌握了这些策略性知识,并针对具体情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才能确保学生的真正进步和充分发展,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随后公开出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我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一是各大出版社依据新课程标准,编辑出版了许多套教材。二是对考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改革。其中思想品德课内容就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了调整。各地中考对该科目的考试采取了开卷考试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