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学科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它运用学科的自身内容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紧密相连,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事都与这门学科有关系。那么,开展好这门学科的教学,对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人生方向,养成各种良好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任课教师责任也十分重大。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大胆尝试,给学生一个全新、全面的视角来学习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社会的基石,虽然国家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程远没有达到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所受到的重视程度。要知道,小学时代是孩子形成对这个世界感官的第一步,这个时候的思想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4.
生活化教学旨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寻找所学知识中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和教育主题,关注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本文笔者就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情感因素在现代教学思想体系中,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信息传递的手段。就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而言,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品德内化的作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艺术会不断发挥学生思维敏捷灵活的潜力,激活学生自塑良好行为的欲望,达到品德学科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完善人格,健康发展人。  相似文献   

6.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本文结合大量课例,从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教学中怎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作用三个方面,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品德与社会化生活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提升和改善。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改革,也使《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理念调整,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能够促进小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性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学科。因此,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和材料搜集,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对教学活动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形成更是具有启蒙作用。教学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反馈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依据。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全面,其理解力不足,想象力也还未得到充分激发,价值观、人生观尚处于初步建立的阶段。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立,为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该课程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真情实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自主感悟人生道理,同时让学生形成知与行和谐的生活模式,不但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还可以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能够达到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的教学目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涵养和境界,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把化学与古诗词巧妙的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促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同步提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把化学与古诗词巧妙的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促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同步提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伟大的中华文明有着其他文本不可替代的作用。诗乐本一体。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课前用音乐诱导学生,课中用音乐激发学生,课后用音乐收束,有助于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有助于其领悟古诗词之情感意蕴,感受古诗词之音律美与艺术美,能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小学古诗词课融入音乐元素,要适时、适度,配乐也要恰当。  相似文献   

14.
古代诗文中大量关于书籍的别称,是中国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文字的载体材料、书籍的结构形式、雕板印刷、书的包装与装饰、书的内容与经典性、书的积存与收藏等六个方面说明了这些别称与中国书文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的几个核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认识,旨在加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是一门中国特色的社会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特别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构,包括课堂教学生活的重建、教学范式的自主、道德教育的主体建构、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和课程资源的创生等。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古诗词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意境教学的着眼点:整体感知,再现诗人所塑艺术形象,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挖掘诗歌意境,从而感悟、品味诗歌神韵。  相似文献   

17.
语文古诗学习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应该实行课内外结合,有意识把课堂教学进一步延伸、扩展,从而加深对课文的体验,激发想象,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主题式教学是围绕单元主题,通过多个文本比较来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充分实现课程主题思想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中小学教材古诗词篇幅和课堂教时有限,而课外阅读多有要求,主题式教学密度高,容量大,有利于沟通学生课内和课外的古诗词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促进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和效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古诗《长歌行》为例,剖析了其中蕴涵的物理知识,指出该诗中包含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把它应用于课堂教学时,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的问题,认为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恰当地设计学习问题,进行学习方式的专项训练,提供充分的合作时间和空间,再辅助适时的组织和调控,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