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曾多次旅游,都是随旅游团在导游带领下进行的。一来二去,也就知道了这种旅游的一些特点:来到景区,看到某个景物,导游喜欢问游客,这像什么?游客按照提示猜测。猜对了,导游满意;猜不出,导游也很快就把答案说出来,游每个景点的时间是规定好了的,绝对不能超时。遇到很好的景点,游客肯定要照相留念,于是赶紧准备相机,找人帮忙,还要耐心排队,终于等到后便匆忙拍照。这时游客也就没有时间再来欣赏景物了,因为得赶紧追赶队伍去,导游一般是不等游客照相的。在有些景区,遇到了山高路险,导游会推荐游客享受现代化的设备——电缆车,游客只要掏了钱,坐上去,不费什么力气,一下子就能到达景点的最高处。当然,游客也省略了游览途中的精彩体验了。作为语文老师,我越来越感觉到,如今上语文课,老师真的很像导游。首先是让学生猜答案。每学习一篇课文,老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心中也想好了“标准答案”,课堂上提出一个个问题,给予一些提示,学生就开始猜答案。猜对了,老师予以表扬,并将心中的答案公布出来;实在猜不出的,时间一到,老师也会自动将“标准答案”公开。为了体现自主,老师要安排学生读书时写写画画,写什么画什么无所谓,只要动笔就行了。为了体现合作,就要安排小组讨论,当...  相似文献   

2.
研究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有利于宗教旅游景区对其不同细分市场进行开发与管理。以衡阳回雁峰景区为例,采用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了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在游览线路、游览景点、不同类型景点的游览时间、寺庙内的活动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传统景区管理导游时,无法实时监控导游讲解信息、安排导游带团路线、评价导游带团情况,以及导游在很多景区仍然采用喇叭式讲解方式向游客传递景点知识,音量过高时会产生景区噪声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互联网+"和SSH(Spring+Struts2+Hibernate)框架的智能导游调度管理系统。管理员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对导游进行实时定位,消息推送,监听导游带团情况,分析并调度导游带团路线,对导游每次带团情况评分。本系统实现了手机音频实时监听,网页端一键录音并上传至服务器,以及推送至无线端的技术。智能导游调度系统加强了对导游的监管,提高了景区导游的服务质量,对景区进行了合理的游览规划。景区管理者可以更容易地管理导游并使得游客拥有更加愉快、便捷、高质量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标准的认知与评价,以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管理为核心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选取昆明的六个AAAA及AAAAA旅游景区进行实证调研,得出服务质量调查结论。总体来看,景区服务质量大多处于“一般”偏“好”的状态,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游客对石林和民族村反映较好,但要求也相应较高;世博园的服务不稳定,存在时好时不好的情况;大观楼的服务还有很多需完善的地方;金殿和西山的服务质量需要大幅提高;另外还应着力提升景区工作人员和导游的整体素质。多数游客希望景区改善服务,提高导游和工作人员素质,美化景区设施,建立和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完善信息牌服务。  相似文献   

5.
新疆罗布人村寨旅游环境容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1黄金周期间通过对罗布人村寨游客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实地观测等方法获得景区开放时间、交通条件、床位多少、各景点面积、游客逗留时间、游客的满意程度等因子的调查数据.运用线路容量法、面积容量法、瓶颈容量法测算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对不同计算结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分析.同时根据对游客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总结出罗布人村寨旅游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游客在景区自助游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分析与设计了智能导游系统,进行了大数据建模与性能优化。根据旅游景区数据特性进行了分类,结合景区访问量和资源量,建立了大数据模型。将模型应用于设计并进行性能优化,游客能实时查看景区景点信息,享受实时服务,从而提高旅游质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支持有特殊需求的景区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目前旅游市场的宰客现场,依据大自然生态链的基本原理,构建全生态的旅游生态链模型。对于所创建模型中的5个元素即游客、导游、旅行社、景点、政府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了宰客现象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给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旅客自身与导游是宰客现象的主要因素,应该加强游客自身素质和导游队伍的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8.
旅游景区公示语作为一个无声导游,其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外国游客对该城市的印象。笔者就陕西省一些著名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进行了实地调研,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对调研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修改建议,以期改善陕西省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现状,以提升旅游城市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旅游学院是新疆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专门培养旅游行业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学院,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三个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为自治区示范专业,酒店管理为校级重点专业。《新疆景点导游》、  相似文献   

10.
涉外旅游是跨文化交际的典型代表.在涉外旅游中,作为世界第一语言的英语的使用最为广泛,但是中西文化差别以及英汉双语之间的差别给导游人员以及景区景点的汉英翻译带来不少困惑.这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不小问题.本文拟探讨旅游英语的跨文化意识问题,总结旅游英语翻译特点来提高涉外旅游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曲阜市作为孔圣人诞生之地拥有着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孔庙、孔府、孔林,进一步发掘和充分利用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三孔”景区拥有着在资源、政策和交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但也存在着在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劣势。“三孔”景区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开发景区多样化旅游产品、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导游人员素质、保护与发展相协调和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山岳型旅游景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而且其文化内涵深厚、类型多样。论文以南岳衡山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山岳型旅游景区不同文化类型及文化景点的游客感知特征及其对游客满意度、游后行为的影响效应,并提出了山岳型旅游景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雨 《甘肃教育》2013,(20):1-1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在许多地方变成了“黄金粥”,四五亿人出门旅游,不少地方的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许多热门景点不堪重负.还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和游客与景区的冲突,这让人们开始思考黄金周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反思的声音很快就被拉动消费的正面信息所取代。与此同时.某些方面的专家又将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建议提了出来。一个黄金周不行,咱就搞两个、三个,似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在诗歌类旅游文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并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去感受诗歌类旅游文学作品之美;作为旅游(导游)专业的学生,更可以将这种美的感受带给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与游客共同分享景物之美。  相似文献   

15.
曾亚玲  陆园 《考试周刊》2012,(88):196-196
旅游景点是旅游景区中的最小单位,由两种以上的景物组成,旅游活动较为单一,并有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如果每个景点都设计开发成功,管理上有效率,整个景区在旅游市场上就会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大景点的外籍游客越来越多。为了使国际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料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资料在旅游景区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事实上它充当了大众读物的角色,这就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全面考虑读者的期望、心理和译文的文化语境,以全面突出关键信息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体制持续升级的今天,传统旅游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应运而生,即"体验旅游"。在旅游人数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然而旅游人在旅游的同时积攒了丰富的阅历。旅游的意义不再局限为参观旅游,旅游人开始追求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人们希望将自身融入到景区中,使自己拥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因此,"导游"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如何为游客创造出更舒适、美好、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是每一个导游人才必备的技能。  相似文献   

18.
山西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供需量的矛盾。据统计,2006年山西旅游总收入达到428.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71%,相当于GDP的比重达9%,比2005年的7.1%提高了1.9个百分点,可见旅游业作为山西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正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发展。但目前全省设置旅游专业的仅有40多个院校、系,山西省从旅游部门到旅游企业,对专业旅游人才的需求很大。如导游,虽然全省取得从业资格的导游有4000多人,但对于山西省200多处景点景区和300多家旅行社来讲却是杯水车薪,到了旅游旺季,导游缺乏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同样其它类型的旅游人才的缺乏也同样严重。此外部分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又不愿长期从事旅游工作,导致旅游人才的流失严重。这些更加重了旅游人才供给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景点旅游氛围管理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从旅游体验这一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出发,分析了景点旅游氛围管理的现状成因,强调其必要性,进而提出景点旅游氛围的基本层次、内容及其管理对策。全文旨在唤起我国各景区对以旅游氛围为中心的战略性内部管理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旅游诗是旅游文学的一个类别。旅游诗具有旅游心境与诗歌的双重特点。旅游诗是由旅游者完成的,旅游者必需符合“有钱”、“有闲”和愉悦心境的条件。他们对天然景致、稀世胜境、名胜古迹有所感怀而熔炼成诗,是对自身精神的升华(审美享受),也是对景区、景点意境美的升华。旅游诗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好的旅游诗对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美誉度有巨大提升作用,能提高旅游景区价值与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