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和学产生和谐共振,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和最佳境界。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站在“前台”尽情地自主学习与自我展示。教学过程呈现非线性发展态势,课堂的即时生成多起来;教师也按照课标的“评价建议”,煞费苦心地捕捉时机,对学生的表现尽量给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跃了,可从课后作业和阶段性检测的反馈结果看,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此困惑不解。究其原因,是课堂上学生学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余,而教师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足,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缺失。教师忽略了一些基本事实: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知识储备不足,思维水平低下、意志品质不高,此时更需要教师强有力的组织和引领;再者,越是即时生成、活跃灵动的课堂,越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2.
胡珍香 《江西教育》2006,(14):69-70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和学产生和谐共振,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和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3.
<正>特级教师李仁甫的示范课《春江花月夜》,没有花哨和热闹的包装,既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满堂灌",也不是学生群情激昂的"表演",而是亦放亦收,在大开大合中达成教学的效度。一、立足文本的充分摸底李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形式,与传统课堂迥然有别。他从标题切入,设置6个问题:大致指的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大致是长江的那一段?"花期"如何?是何时之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除了"月"还有个更重要的对象是什么?这6  相似文献   

4.
宋奇奇 《河北教育》2007,(10):25-26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活”,“活”的课堂生机无限,学生爱学,乐学,教学效率高质量也高。那么应怎样才能构建真正“活”的小学英语课堂呢?教师不妨好好把握教学中的“收”与“放”。“放”指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改变或拓展,从而维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防止教学气氛沉闷。“收”指学习方式或学习内容的回归,从而使学生始终围绕既定的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有“放”必有“收”,  相似文献   

5.
我们评议一节课时,常有人会发表“放”得不够的意见,也有人认为“放”得不好会造成脱缰之马的结局。这说明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教学“对顶角”的定义为例,一位教师画出了如图一所示的几何图形后就给出了对顶角的定义。不少学生受了对顶角是角顶相  相似文献   

6.
唐艳 《四川教育》2008,(5):37-38
在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在“放”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扩腱,在轻松、惬意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习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课堂充分体现了“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精神。但也有个别教师,在“放”中不能适时地“收”,一“放”就成了放敞马,远离课程目标,成了放任自流,致使课堂陷入混乱,课堂效率低下。那么,如何才能住教学收放之间让课堂绽放异彩呢?笔者曾执教过《四季》一课,对“放”与“收”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放”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讨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放”的技巧、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营造宽松民主学习氛围,他们只“放”不“收”,步入“放”的误区——“放”之不当,有“放”无“收”。结果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没了主见,教学也失去了主次,不能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状况,在感叹世事弄人的同时可能很少有人去探究其根本缘由,经常会用"幸运"一言以蔽之。在育人实践中此类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一直让人头痛的"问题班级"突然间成了校园里的"样板集体",家庭和班队中的一些"叛逆头目"一时间也会蜕变成"行为的模范"……惊喜与感慨之余不禁常常暗自剖析其根源而无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从2004年在全国15套试卷中有3次出现,在2005年全国16套试卷中有6次出现,2006年则达到了一个峰值,在全国18套试卷中有13次出现,2007年略有下降,在全国18套试卷中出现了10次.从次数上看,考查的热度已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邓睿 《广东教育》2012,(2):39-40
注重学生互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开放性教学要求教师“会放善收”。但“放不开、收不好”是普遍存在的教学困惑。本文以《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探索为例,通过对课例中概念建构部分教学的反思与重构,探讨在常态课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中的“放”与“收”。  相似文献   

11.
在写作研究中,我们发现,文艺理论家把作家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即:素材积累———艺术构思———写作,这对我们指导学生的作文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如果把学生的作文过程(命题作文)也划分成阶段,大致是:审题———选择材料———构思———作文。把作家创...  相似文献   

12.
“老师,等一等!”下课后,我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后面忽然传来急促的呼喊声。回头一看,原来是班上的男生小森。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相似文献   

13.
古人在写作教育上早已注意到顺应习作者的写作学习心理,鼓励他们放松地、大胆地去写,崇尚率性为文、个性作文。如苏轼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欧阳修说:“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宋代的谢枋得就曾有“放胆文”与“小心文”的区分;这两个概念后来为文人和教师所熟知,成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尺度。“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谢枋得的这一见解十分精辟、辩证,甚得写作教学之机理。开始学习写作时要无所顾忌地“放言高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管它什么理法章法,大胆写就是。写作…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的“放”,意在打破教师的过度控制,改变教学过程始终由教师“牵着走”的封闭格局.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开放是解放学生心智,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发展的前提。但是,“放”绝不意味着一种无目的,无节制,无方向的“彻底解放”。恰恰相反,课堂的“放”是为了凝成一种新的课堂秩序和课堂生态,从而真正促成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情感共鸣和智慧共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纵观当今原生的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教学课型通常有两大类:其一,传统式课型。其特点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课堂上教学信息密集,教学环节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基本上以教师“预设”目标的实现为准其二,开放式课型。其特点是以学生研讨为主,教师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自我学习空间。具体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求知主动互动性强。这两类课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前者因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课堂严谨整饬、目标明确,便于落实双基和调控课堂节奏;缺点是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课容易上得“死板…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连听了两堂公开课,听课的地点是一所薄弱校的高中部。两节课听下来,感触最深的是在课堂教学的“收”与“放”这一环节中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治国 《教育文汇》2013,(18):43-43
钱文忠先生在《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中写到了季羡林中学时代的两位语文老师教作文的不同方式。一位是董秋芳先生。他教学生作文,永远是一个题目,叫《随便写来》:这个星期布置作文,叫《随便写来》,下个星期还叫《随便写来》。说是题目,其实是没有题目的。  相似文献   

18.
周建 《考试周刊》2010,(52):61-61
课堂是一片"动感地带",流淌着生命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课堂也是一片"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课堂还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温馨,充满生命力,不仅是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形散而神不散"的高效课堂,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切实地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放"与"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只有恰当地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才能真正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常去学校听课,感受极多,随笔记下,遂辑成这样几篇短。中所举事例,皆为教学中常发生的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不敢说是对教与学这样大问题的理论,但是再大的问题,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都可能大而化小,变成一点一滴。也正是这涓滴之水,才汇成了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