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将近100万贫困大学生就业,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就业日趋困难的情况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就在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每年有将近100万贫困大学生就业,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耍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就业日趋困难的情况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就在于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El益严峻,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本文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试图提出解决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而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策略,必将极大地推动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就业市场的日趋饱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在认清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之后,从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方面下手,积极消除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努力探索贫困大学生就业新机制,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很大的、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创建和谐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阐述了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工作建议以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影响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而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更为如此。受到地域环境、宗教信仰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不佳,这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就业大军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因为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制约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使得他们陷入重重就业困境。切实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和贫困大学生个人共同努力,构建四位一体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复合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和比例也随之加大。据统计,贫困大学生人数占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其中特别贫困的占贫困大学生总数的10%左右;比较贫困的占贫困大学生总数的30%;一般贫困的占贫困大学生总数的60%。我们不难发现,如何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忽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高达400多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至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至10%。我国每年将有近百万贫困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贫困大学生与家庭条件优越学生比较,在签约时间上滞后,在签约率上偏低,在择业岗位上偏差,就业问题日益凸现。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及贫困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1、学业成绩优势少。在贫困大学生中不乏学科成绩优异者,但大多数贫困生来自于老少边穷的农村山区,教育基础本来就较差,加上家庭…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众教育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指出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是大学生就业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实效性及构建全程指导体系来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力。  相似文献   

12.
陈亮 《煤炭高等教育》2011,29(3):116-118
调查显示,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隐私权和知情权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权利遭到侵害的主要表现形式。目前,我国的维权保护体系尚不健全、政府和相关就业部门不合理的政策导向、就业市场中人才供求失衡和高校毕业生的维权意识薄弱是诱发高校毕业生就业侵权的症结所在。因此,国家需要制定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要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并加大反就业侵权的宣传,高校也需要提高毕业生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文章基于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主要分析了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的现实状况,并给出了综合满意度、总体满意度和6个就业满意度的具体指标的状况,最后利用回归方法分析了过度教育及其他控制变量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性。最后根据分析结论,对毕业生、市场和社会、高校在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坤  黄婷  周清 《广西高教研究》2013,(10):104-106
随着我国大学毕业人数的继续增加,专业差异、市场需求、传统就业观念、创业环境欠佳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国内就业形势近年仍将面临严峻考验。文章认为,毕业大学生惟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普通劳动者的意识,懂得务实地选择适合的工作,拓宽就业面,才是实现成功择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对用人单位录用与评价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表明 :尽管毕业生择业的竞争压力在逐步加大 ,但整个就业市场仍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学校在毕业生择业时所起的推荐作用和提供的信息偏小 ,需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主要看重的是其素质和能力 ;不同层次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及其工作适应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用人单位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待遇问题 ;加强对研究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拓宽本科生的知识面、突出专科生教育的专业技能训练 ,使各层次教育办出特色 ,应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楚媛媛 《职教通讯》2012,(19):70-74
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保障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以"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为切入点,分析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薪酬以及就业去向等基本情况,提出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社会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就业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贫困生由于社会网络资本的缺乏,明显处在一个劣势的地位。“代际传递效应”正挑战就业公平,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对贫困生就业不公平的深层原因和后果的分析,提出了实现贫困生就业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及心理问题等,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践踏了社会民主和法治,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本文着重分析了女大学生、贫困生、有生理疾患的学生、残疾生和容貌不佳的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难现状及其危害,并建议从制定政策、完善法律、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消除就业歧视,推进大学生无障碍就业。  相似文献   

19.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就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地区集中,区域分布不均衡。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家长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高校要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要完善就业保障新机制,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指导服务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国各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存在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水涨船高.加强对家庭困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对于保障他们的就业权利,提供公平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最终摆脱家庭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