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吴文藻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奠基人,他大力推介功能学派并运用其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吴文藻的社区研究思想对当时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培养了一批社会学、人类学人才,如费孝通、林耀华等,确立了中国社会学在国际社会学界的重要地位。其理论和实践开拓了一条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批迁居云南省的著名学者中,吴文藻、费孝通、吴泽霖、陶云逵等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以中国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先行者的身份,将其引进的西方民族学理论和西方社会学理论具体运用到云南边疆地区,既为民族学的中国化和社会学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又开创了云南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他的学术成就获得了世界性声誉。在费孝通近70年的学术探索过程中,农村社区研究一直是他关注的重心。费孝通在农村社区研究中运用的以村落为单位的实地研究法、类型比较法、功能分析法具有鲜明特色,不仅是对传统农村社区研究方法的超越,而且对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先生的名著《乡土中国》,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的农村社会形态,成为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的必读书目。徐杰舜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的"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最终成果《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是新时期研究农村问题的专著。通过对时代背景、理论基石、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学中国化的问题一直与中国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相伴随 ,在社会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 ,严复可谓是尝试社会学中国化的第一人 ;孙本文是早期倡导社会学中国化运动的先驱 ;费孝通和郑杭生堪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6.
在近八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作为社会学和人类学家的费孝通写下了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文章与著作,《江村经济》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一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取得创新的社会调查著作,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费孝通还写下了大量独具特色的杂文,它们以其简练朴实的叙述、深邃独立的思想、谈天说地的气势、隽永绝妙的文化意蕴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由此凸现出特有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介绍了一个带“土性”的中国,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这为分析中国的社会秩序提供了一个理论观点。费孝通提出的社会学本土化、文化自觉的观点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学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区研究有社会学和人类学两种传统:社会学的社区研究在文明社会内部进行个案调查,人类学的社区研究在异文化社会中研究封闭社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中国的社区研究同时在这两种传统的影响下得到确定和应用。人类学传统的社区研究在中国遭遇"代表性"的质疑,这导致了两种回应结果:一是通过将社区与国家、大社会的时空结合,丰富并拓展了人类学社区研究的内涵。二是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中国学人在反思过程中,既肯定社区作为完整个案本身的人类学意义,又提出从社区个案到区域类型再至整个中国社会的扩展社区的社会学研究思路。对社区与外界联系的强调既是学术本身内在的发展逻辑所致,也是一代学人重建国家、社会的责任感的体现。未来的社区研究要承袭此前将社区与外界联系起来的研究脉络,但更应该重视社区作为一个独特世界所具有的地方性意义和对多元社会文化所具有的贡献,这是新时期学术与时代共同赋予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费孝通教授晚年的重大学术贡献是:在回答"社会是什么"这个社会学以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元问题"上,破解了西方社会学的迷思,建立起了"生活论"的解释框架和研究范式,从而确立了生活本体论的社会学信仰,明确了社会学既是社会科学又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属性,建立了从生活逻辑出发和符合中国文化特点的研究方法。费孝通所确立的"生活论"研究范式为求解个人与社会、行动与结构、实体与价值、理性与情感、实证与非实证研究等基本理论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教育人类学是人类学应用于教育领域并且为教育的研究方法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在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理论。本文主要介绍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以此来探讨西方教育人类学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恢复以来费孝通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主张建立人民的社会学、倡导文化自觉和提出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这些思想体现了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价值诉求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对于指导中国社会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育制度》作者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老的一生历经坎坷,生活跌宕起伏,但他笔耕不辍,著作颇丰.费老的治学特点:脚勤、脑勤、笔勤,正如他所说的“真知亦自足底功夫”,他的学术研究和成就始于“行”,他的人生也终于“行”.《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是费老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著作.  相似文献   

13.
石林红 《考试周刊》2010,(9):234-235
一、导言 费孝通于1910年11月2日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城的一户小绅士家庭。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于吴文藻先生。1933年费孝通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研究生,师从俄籍教授史禄国。后来到英国师从于马林诺斯基。1938年秋,费孝通获得博士学位.在离英回国时在轮船上听到广州沦陷的消息,决定到吴文藻主持的燕京大学一云南大学实地调查工作站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很多方面超越了西方传统理论。"后西方社会学"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根据各国不同的新发展经验对当代社会学的重塑。"后"不是摈弃、颠覆、反抗和解构,而是创新、发展、重构甚至超越,是试图共同建构一种超越西方和非西方二元对立的社会学知识体系。"问题导向"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将社会学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起来,为"中国经验"的积累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持,是"后西方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研究超越了西方"传统"和"现代"的分野,揭示了社会转型动态和连续谱式的复杂进程;产权研究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的理念,提出了关系产权、混合产权和集体产权等概念,深入揭示产权的实际运作逻辑;"单位制"和"人力资本失灵"的研究,拓展了西方的社会成本理论,挑战了人力资本理论,丰富了转型时期的组织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和农民工积极社会态度的发现,对于加深西方中产阶级的研究,促进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都具有重要启示;"关系"已经进入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中国关系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应最大限度地容纳、修订、改造,使其成为世界的关系社会学的蓝本。  相似文献   

15.
费孝通先生所走过的长达70余年的学术道路,可以说是中国近百年学术历史的一个缩影,生动地展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认识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艰难曲折的心路历程。费先生的思想早已超出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范围,而成为影响众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导向。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时期 1995年7月12日,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结业典礼上对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他说: 昨天,我看《武则天》,是最后一集,武则天快要死了,要考虑皇位传给谁,她要上官婉儿穿上龙袍,一看,说,“你太瘦一点”。这句话意思很深,要将女皇皇位传给下一个女皇,一看,不行。没有一个人配,“太瘦一点”!这对我们人类学来说,也发人深思。上一代人将知识传给下一代,下一代人配不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书不仅是人类学发展史上的示范之作,也是社会学研究领域新的实践。它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主题,为研究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我气喘吁吁地赶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老先生的家时,还是比约定的采访时间晚了半个小时。走进费老的书房,看见他穿戴整齐正襟危坐在藤椅里,等待接受我的采访,一脸羞愧的我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算了。“这个时间正好是交通高峰期,路上肯定很堵车,不能怪你。你带来的这束鲜花真好看,一定是花了很长时间精挑细选的吧?”费老不紧不慢地为我解围,让我的采访得以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费孝通———对我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老先生,他的学术生涯可…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作为人类学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有着反复阅读和仔细研讨的价值。尤其是它的研究方法更是对后来的人类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江村经济"研究中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析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问题之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将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先驱者,他在介绍西方社会学的同时,能够针对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种种弊端,试图用社会学的原理及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严复对中国社会学的研究从一开始便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这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后来中国社会学学者研究并寻找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途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