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参考》2012,(19):I0004-I0004
2001年,青岛市被列为我国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十几年来,青岛市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和课程方案,推进素质教育,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基础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山区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山区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山区学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山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特色的构建。又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承载了创新课程形态、转变教与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教育功能。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以回应社会变革的挑战和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出现如下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课程内容上,与劳动教育课程深度整合,使劳动教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的生长点;在课程功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育人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在课程形式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阶段探索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尝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学校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特色的构建,又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基于实践育人的新要求,将优秀电影引入课堂,探索电影课程创新育人实践。通过设计电影必修课程、研发电影选修课程、开展电影嘉年华活动,形成了有理论观照、有课程架构、有活动支撑的三位一体的电影育人模式。引导学生“看电影”“懂世界”“创未来”,彰显了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时代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昭平中学是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校,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认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研究工作。学校坚持以德育管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学习活动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为载体,运用多载体、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共性要求和山区学校的现实需要,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发展的统一,引导教师积极稳妥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王雯 《福建教育》2023,(9):21-26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德育不是学科外加的要求,而是教学的必须。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富含实践育人的优势。从生活德育论、实践哲学观和整体论的角度来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内嵌德育诉求的理据。课程的实施从主题内容、过程组织到学习形态,都涵盖了学科德育实施的三种主要形态。探索以确定高站位的主题目标、关注有价值的实践体验、设计整合式综合活动为抓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8.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创新的学校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经验性、综合性、方法性知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正体现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发展呼吁什么样的人才?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1996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素质教育应该被理解为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答案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学参考》2014,(5):130-F0004
<正>昭平中学是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认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研究工作。坚持以德育管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学习活动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为载体,运用多载体、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共性要求和学校山区高中的现实需要,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  相似文献   

11.
闫春红 《辽宁教育》2011,(10):14-16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是构成学校宏观课程体系的两大课程类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活动课程,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素质 基础教育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2001年7月,青岛市作为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多样化的人才,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改革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并努力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昭平中学是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认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研究工作。坚持以德育管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学习活动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为载体,运用多载体、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共性要求和学校山区高中的现实需要,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开展以来,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为每个儿童设计课程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追求和一大亮色。前不久,不少媒体报道了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改革。这所学校共有学生4174人,每人一张课表,共有4174张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共开发了265门学科课程;学校还开发了30门综合实践课程、69门职业考察课程、545个学生自主管理岗位课程等。  相似文献   

16.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德育实效性为目标,以德育课程系列化为重点,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途径,坚持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德育观,努力形成“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的德育实施形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创新的学校课程体系,这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又满足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统整性、开放性、实践性,其目标具有特殊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重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知识方面,注重经验性、综合性和方法性知识。探究性学习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新的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发挥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民族振兴方面的巨大作用.为完成这一改革任务,课程改革体系中的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以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根据以上课程改革的整体目标,作为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学具(学生实践活动中所使用的操作材料和  相似文献   

19.
论课程改革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次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出来的基础教育的全面的整体变革。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平台;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是基于师范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实践为基本形式,以基础教育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基础教育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形态,具有实践性、研究性、师范性等特点。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师范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