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学家威台嫣曾说:"严格的机械训练使学生思维麻木不仁,唯有引导学生自由地探索、灵活地思考,才可能导致创造性思维地发展。"本文结合教学体会,论述了通过创设氛围、巧学活用、合作互助、积极评价等方面来训练小学生英语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基于"根品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提出了"自由、善思、乐学、创生"的"根品课堂"教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巧设各种"活动场",营造学生自由思考与表达、学思结合、注重创新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打造"善思"课堂。1.创设"探究场",关注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研究》2012,(25):2+65-66
校长寄语:地平线,遥不可及,它的辽阔却永远吸引着有理想的人们。地平线的意义不在于到达,而在于引领现实的发展。南京师大附中是坚定地奔向"地平线"的学校,南京师大附中师生是不懈地追寻"地平线"的人。解放学生,就是要打破简单重复和机械训练的枷锁,呼吸自由的空气;发展学生,就是要针对中国教育的弊端,着力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想象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让学子梦想成真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关于思维训练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训练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也最有效的智力开发方法。开展思维训练旨在教会学生如何思维,具备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常用的思维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自由畅想法、案例导航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5W2H设问法和千变万化法。  相似文献   

5.
选用思维风格量表和YG人格测验对91名有级段位的"围棋超常少年"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探讨围棋超常少年的思维风格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围棋超常少年的思维风格以人际导向型、自由开放型和主动独立型为主,而且与性别、年龄阶段、棋力有关;人格特质可以有效预测思维风格,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文的传统"命题"极大地限制了考生的自由思维。2012年全国及各地高考作文普遍以多元、开放的"话题作文"为主,这表明"开闸放流"已经成为高考作文题型发展的主流趋势:"后命题时代"已经到来。同时,2012年高考作文题型的另一特点是:思想重心的下移,即从宏大叙事下移到公民个体的生活细节。悄然而至的"后命题时代"实质上是作文教育普世价值的深刻象征。但是,"后命题时代"必须高度警惕话题作文中的"软性命题"对自由思维的隐性制约。  相似文献   

7.
促进创新即是培育创新思维,而思维创新的前提则是思维自由的实现.只有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实现了自由,才能保证人思维的自由.要实现人的自由途径就是教育自由.创新思维、自由的人、自由的教育构成一条严密的逻辑链条.然而,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规训现象,它是自由教育实现的障碍.因此消除教育中的规训现象是实现培育创新思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伟  李竹 《江苏高教》2017,(11):77-80
创新型人才具有多重思维特征: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得益彰;发散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有机结合;展开性思维与整合性思维相辅相成。科学知识是逻辑思维的基础,科学精神确保了逻辑思维的规范性,艺术为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条件。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将着力点从传授知识与技法转向发展学生思维;重构文化生态,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逐步转型,教师应该建构适应转型的新教学思维,从知识传递式教学思维转向知识建构式学习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建构新思维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程思维: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导";内涵思维:从"知识教授"到"问题学习";模式思维:从流程式的传递型模式到内涵式的建构型模式;方法思维:从"讲授教学法"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学习思维: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角色思维:从"接受者"到"体验者";方式思维:从"单打独斗式学习"到"团队合作式学习";生态思维:从"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复习思维:从"线性复习"到"回归复习";期望思维:从"感知学习"到"理解学习"。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人才具有多重思维特征: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得益彰;发散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有机结合;展开性思维与整合性思维相辅相成。科学知识是逻辑思维的基础,科学精神确保了逻辑思维的规范性,艺术为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条件。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将着力点从传授知识与技法转向发展学生思维;重构文化生态,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已是当今教育界无须争辩的事实,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关键问题是:到底该怎样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本文从"海绵式"和"淘金式"这两种风格的思维方式入手,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例,从以下三点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进行探讨:一、运用海绵式思维获取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为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打好基础;二、运用淘金式思维延伸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思维具有批判性特征;三、融合"海绵式"和"淘金式"两种思维风格,反复练习以拥有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思维的批判性是人的思维方式的一项重要品质,它在人类自由的精神生产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批判传统,并不断拓展运用领域,提升批判水平。批判性思维这一称谓涵盖了包括思维的批判性在内的众多思维品质,"评判准则+思维方式"构成了现实的批判性思维活动,不同领域的批判有各自不同的批判逻辑。批判性思维教育是训练人的思维方式、培养人的思维品质的教育。大学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要为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品质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处理好批判性思维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加强关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再创造"能搭建自由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经历学习中的"关键步子",帮助学生跨越思维的断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梳理、对比和整合"差异化资源",驱动学生思维的"可视化",达到"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陈文光 《科教导刊》2019,(10):146-147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反省性思维也是组织课程的基本原则,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以让学生形成思维好习惯统领教学过程。给予学生自己在智力自由之资源的不同选项中进行选择并据此行动的力量。虽然说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但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相关理念培养相关能力也是有继往开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理念:说起思维定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打破思维定式,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破除消极的思维定式。本节课我们针对消极的思维定式,希望去其束缚,让思维自由放飞。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生,而思维定式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话题,为了符合初中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我们设计了系列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别  相似文献   

16.
为思维而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人能够自由地思维和自主地思想是"何以为人"的基本凭据。思维基于知识,产生于问题,并因为问题而得到持续不断的、深入的发展;思维的最终目的不囿于知识,而在于使问题得以解决,并不断创新和发现。思维既构成着教育,也依赖着教育。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思维教学是另一种高效而有价值的智育形式。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就意味着,课堂上学生学习思维应是自由的,是被尊重的,而不是"被绑架"的。学生"被绑架思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思维因"被迫"受到某些因素的牵引、暗示、束缚和阻隔等影响,使得原  相似文献   

18.
"让学习真正发生"这一主题是在对课程理念深度理解,对当前课堂教学深度审视的基础上提出的。如何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呢?笔者以为,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一、真实的学习背景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基础;二、真挚的活动参与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关键,学生在互动、挑战、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自然、自由、灵动地学习;三、真正的思维提升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根本。数学思维有其宽度、深度、高度,学生思维触角多维度向前延伸,才能得到更大的、更真实的进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9.
谈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人认为就是让学生思维得到自由。笔者认为这是对创造性思维简单、狭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要善于激活,二要善于引导。  相似文献   

20.
朱行能先生在《写作思维学》指出:"思维是写作的一个根本源头,只有善于思索,才能善于写作。"在作文教学中训练思维的难点在于,思维深层的机制还是一种"黑箱"。它无形无影,却又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之中。当代写作思维的研究表明"写作思维具体的任务就是发现——创造语言物化形式,就是用语言文字同化心理内容的过程,因此,写作思维本质上就是语言文字思维。"(段建军、李伟:《新编写作思维学教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