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初中语文中第一次接触的议论文单元,其教学要求是:1.了解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2.体会夹叙夹议的方法。学习本单元,要着重引导学生区别议论文与记叙文,了解记叙、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在思想情感教育方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要有无产阶级的骨气,要有“见大而忘小”的精神及像“奔马”那样奋斗进取的精  相似文献   

2.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识记: (1)杨朔、老舍、郑振铎及其作品简况。 (2)课文中常用、次常用字的音、形、义。 (3)背诵《荔枝蜜》的两段。 2.理解: (1)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各课前后一贯、首尾一致和托物抒情的特点。 (3)理解各课中通过对物的描述所表达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3.
一单元整体设想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小说。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体会小说情节的各种安排方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及语言运用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应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感情素质。本单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4.
一单元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五篇小说,出自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家之手;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也各不相同;有些作家与作品的思想与今天中学生的思想实际距离较大。因此,教学本单元,应使学生了解作家和作品背景,从而正确认识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容;还应结合知识短文  相似文献   

5.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思想政治教育: 了解旧社会劳苦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所受的剥削、压迫和迫害,认识其悲惨遭遇的社会根源,激发学生憎恨旧社会、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感情;了解民主革命时期复杂而剧烈的阶级斗争情况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学习革命前辈(如老杨、保尔)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了解我国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学习革命先烈、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献身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增强抵制和平演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理解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语言特色,掌握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采用图示导读、重点剖析、边读边议边释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重点 1.不同角度说明事物;2.描写和说明。 (三)教学难点 1.说明的顺序;2.说明的方法。 (四)需落实的全部知识点 1.说明事物特征;2.说明事物本质;3.说明顺序;①由表及里、由此及彼;②按事物发展变化为序:③以空间为序;④以逻辑为序;4.描写和说明;5.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拟人、描写。  相似文献   

8.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 教学目标及设想学习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对比的写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同上) (三)教学难点心理描写、语言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手法。 (四)需落实的全部知识点 1.词语(见各课教案)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3.对比的写法和作用4.记叙要素5.文学常识(详见各课首页的注释①) 二单元教案  相似文献   

9.
一单元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五篇课文都是写人的记叙文,记叙各有侧重,文章的主题也不一样,但五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思想性较强。因此,本单元教学要与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课文的学习,启发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努力为建设四化掌握过硬本领。课文教学中,要强调写人的记叙文的一般写法,让学生掌握顺叙、倒叙、插叙等记叙方法。本单元教学可采用读、写结合的办法,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人物的记叙文。本单元教学课时十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单元教学的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初步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 2.学习从情节入手,通过语言行动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主题思想,初步掌握小说主题的概括方法。 4.通过听说训练,培养复述技能;通过作文训练,学会详略得当的记叙技能。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理解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2.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三)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有两类:一类是说明文的阅读知识,如文艺性说明文如何深入浅出地说明事物,解说词、科普作品的特点等.另一类是课文所涉及的  相似文献   

12.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了解叙事散文的结构特点及语言特点,学习叙事散文的选材方法,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爱亲人、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单元教学重点 1.叙事散文的结构;2.叙事散文的选材;3.抓住特征,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和景物;4.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单元教学难点 1.叙事散文的结构;2.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以小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旧中国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学习红军战士对革命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 2.理解记叙文中人物描写、景物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了解情节是文学作品的要素之一,掌握记叙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并练习写作记叙文。 (二)教学重点 1.记叙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知识。 2.记叙的顺序,记叙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我国有5000年以上的文明历史,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到处都可以发现历代遗存下来的雄伟建筑,园林名胜,文物古迹。这些丰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位居世界前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和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与骄傲。这一切,不仅可以增进我们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并且鼓舞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要求背诵的部分,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能力,弄懂课文大意。理解并熟记疑难字、词的意义。鉴赏文言散文及诗词的艺术特点。 (二)单元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1.诵读及背诵。 2.理解课文大意。 3.疑难字、词。 4.古诗词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进行本单元教学,应结合单元知识短文《谈谈诗歌》。让学生在了解一些诗歌常识的基础上,能较好地理解诗中描绘的形象,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有表情地朗读这些诗;同时注意让学生认真学习诗歌的语言,努力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单元标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本单元由五篇说明文组成。说明文的教学要求,《大纲》对初二年级的具体要求是“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那么初三年级就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与初二年级的说明文内容比较,本单元课文的说明对象由具体的事物转向抽象的事理,由抓事物的特征转向抓事物的规律;说明的方法更加多样化,还突出了说明与议论相结合。因此在这个单元关于“理解说明方法”的教学要求的实施中,应在第四册的“理解各种说明事物的方法”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显示出梯度。本单元,除继续学习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及设想 1.本单元选取了孔子、孟子、韩非子和庄子的文章,意在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体会到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学习本单元,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并能区别文章中反映出来的儒家、法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 2.让学生了解我们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掌握并运用对比、比喻、事例等进行论辩、阐明观点的方法。 3.文言基础知识,应掌握“见”、“列”等十七个文言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整体设想 1.教学目标本单元共五篇文章。组成散文单元。它分别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出发,从不同的选材角度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丰富多姿地反映了散文体裁的共同点——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特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并进而初步地学习散文的写作方法,逐步做到会读散文,理解散文象征的写作手法,学写这类散文。 2.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五篇散文的学习,弄懂什么是“形散”?什么是“神聚”?为什么要“形散神聚”?怎样做到“形散神聚”。使学生弄清,“形”指的是取材与剪裁,“神”指的是中心,是立意。“形”与“神”是紧密联系的。“形”是体现内容的珠宝、“神”是贯穿文章的红线、“形”由“神”穿成一串熠熠闪光的项链,光亮照人。除此之外,散文重要的表达手法之一是,作者多采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中心思想,本单元各篇均采用了这种手法,这一手法亦是本单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 1.目标 (1)运用论点和论据的知识阅读和写作议论文。 (2)学习评析政论文。 (3)学习议论文严密的语言。 2.设想 (1)先学习有关知识短文,弄清概念后,再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在阅读的基础上,学写议论文。具体模本可用《骄必败》为例。 (二)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