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田昊 《家庭教育》2005,(4B):56-57
这个时期的思维具有很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自我中心性的特征。在此阶段的初期,孩子的思维仍然有不少活动性、直觉性的特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对动作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孩子在过去的活动中积累了不少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他在一定程度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二思而后行     
正"三思而后行",是许多校长坚持的一条工作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三思而行的结果往往是要么错失良机,要么是患得患失,无果而终。过度的思考,不仅不利于创造性地进行学校管理工作,还容易使人畏首畏尾,结果一事无成。人们之所以倡导"三思而后行",是因为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孔子的主张,其实这是误解。恰恰相反,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论语》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第五》)这  相似文献   

3.
徐曼 《海外求学》2004,(14):70-71
近年来,自考生、成教生(包括夜大、电大、职大、函大等)申请出国留学者逐渐增多,但是这些学生在申请出国留学时常常担心,他们的毕业文凭能得到国外院校的承认吗?他们能享受到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同等的进入国外院校的待遇吗?  相似文献   

4.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三思而后行”是孔子的主张,其实这是误解。恰恰相反,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我们不妨看看《论语》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见《论语·公冶长第五》。)这段话的意思是:季文子要三次考虑以后,才去做某一件事。孔子听到这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译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论语通译》。)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5.
美美颤颤地站在木桩上,挪一步要老半天,眼看就要走完了,却在最后的一个桩上掉了下来。聪聪在那头喊:"嘿,看我的,没问题!"说着就迅速从木桩上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70):177-178
随着年龄渐长,孩子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十二册的品德教材不可能囊括孩子遇到的所有成长难题,因此,教给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尤为重要。这要求在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鞍山市不同幼儿园4-6岁幼儿饮食行为状况,本研究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鞍山市3所不同层次幼儿园的256名幼儿,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对饮食行为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幼儿早餐状况参差不齐,存在过度零食、挑食、偏食现象。幼儿园需要有效开展营养教育,加强家园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幼儿健康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育中提倡“做中学”,而“做中学”要求学生在动手的同时更要多动脑。多动脑就是要求学生能勤思考,学会先思后行,学会行后反思。所以科学课中“做中学”活动更要体现“思”。  相似文献   

9.
正"老师也给你发小印章了吗?"栋栋狡黠地问小伙伴。小家伙聪明又机灵,就是见不得别人比他好。有小朋友背上新书包了,他回家立马也要;有小朋友带来一只小军号,他回家要,却买不到,于是非要爸妈买航模带去才罢休。孩子为什么这么爱攀比,又该如何引导呢?  相似文献   

10.
快3岁的蒙蒙是个非常内向的女孩,刚上幼儿园几个星期。因为不爱说话,班上的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她玩,有几个稍大的孩子甚至还欺负她。一天,叔叔来做客,看见蒙蒙抱着娃娃玩,就随口问道:“蒙蒙,幼儿园好玩吗?”谁知,平时非常安静的蒙蒙这时突然狠狠地咬了一口手里的娃娃,然后一把扔在地上,再用脚狠狠地去踩。旁边的妈妈和叔叔看得面面相觑:“这孩子到底怎么了?”妈妈始终也没想明白。  相似文献   

11.
说到阅读效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字眼,一个是"思",另一个是"写"。读而不思则无。这是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的套用,虽然没有什么新意,但道理却是对的。古人读书,提倡"口而诵,心而惟"(《三字经》),重视  相似文献   

12.
君君上幼儿园大班,小小年纪,已经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且非常善于自我表现,经常代表幼儿园出去参加各种比赛。妈妈为有这样的孩子感到非常自豪。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君君从幼儿园带回家的家园联系手册上经常会有这样的评语:“合作意识与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项对208个孩子长达19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两颗非常重要的"种子",其中一颗是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另一颗就是自控力。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自控力发展的过程,进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23):191-192
在幼儿园里,幼儿和老师的互动除了保育和教育工作外,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幼儿与教师互动最频繁的事,是幼儿向老师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这一行为和更有效科学地帮助教师处理幼儿的告状,研究者对3-6周岁的小中大班进行观察研究,记录告状行为的案例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年龄班级告状行为的原因、目的、告状时所用的方法、被告幼儿的反应及老师的应对方法的区别,通过对不同年龄班级幼儿的告状行为分析尝试提出更好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帮助教师针对不同年龄班级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语言发育迟缓若不及早加以有效干预,则对儿童后期的智力发展形成阻碍,有效性的训练可以在练习中缓解上述问题。研究经费由SRT项目提供。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阅读的能力,阅读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家长和教师从小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才能形成的。通过某幼儿园3~6岁幼儿阅读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特点以及对家长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对幼儿的阅读心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杨枫 《早期教育》2006,(10):8-9
1.平面造型游戏的指导方法。 4岁~6岁的幼儿喜欢水彩画,却常常因画不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和画面而对绘画游戏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时,可以指导幼儿玩“偶然性水彩画游戏”。方法是:给幼儿一张大纸,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绪或想象力用水彩随意涂抹,并对幼儿的用色稍加指导,如启发他们选用亮丽的色彩表现“愉快”。当纸上涂满形状不同的各种颜色时,就会构成各式各样的“偶然性”画面。待“画”晾干后,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些画面所表现的情绪,想象它们都像什么,再让孩子用黑色水彩或墨汁勾画出其轮廓,使这个游戏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动画片是儿童获得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基于家长对于儿童看动画片的诸多困惑,依据实地调查所涉及的8个方面:儿童对动画片及看动画片的态度、观看原因、观看内容、观看时间和频率、观看媒介、观看环境、观看时与观看后的行为表现、家长的行为以及观看现状的性别与年龄差异,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阐述研究结果并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给出建议供教师、家长、动画制作者以及大众媒体等相关群体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绘画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正确指导幼儿绘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格外重要。本文将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四班18名幼儿(9男,9女)的观察,结合5~6岁幼儿绘画发展特点,绘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5~6岁幼儿主题绘画过程的实践观察,运用观察法和作品分析法,为教师组织幼儿绘画教学活动提出教育建议,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宝宝的语言发展从出生时就开始了,从听到说,到顺畅地表达,孩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0~1岁为说话做好准备!宝宝的小表现从出生到正式发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之间,宝宝需要做大量的积累,他的这些小表现都是在为说话做准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