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情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数学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情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和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探究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力,使他们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通过观察、体验、思考等过程,获得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图形的展开和折叠是培养学生空间知觉能力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借鉴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性归纳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能力、经验,增强学生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以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并渗透思想方法、强化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途径。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教学中,设计"情境引入""旧知回顾""概念建构""深入探究"四个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相互引发,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志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研究性学习材料为学习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独立探索,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构建新知,发展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激活课堂。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境,提供贴近学生生活实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师围绕解决问题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提高他们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主解决问题的信心,还能借此开发学生的智力,启发他们多维思考,使其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相关问题,进而提升数学学习的最终效果.对此,为了使解决问题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文章从方法优化视角出发,阐述数学教师通过开展情境探究、数形结合、构建模型、生活联想、思路引导等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或实验、探究或讨论、归纳与拓展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  相似文献   

10.
李闯 《考试周刊》2012,(84):78-7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入概念 一个概念在学生思想上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使他们在探索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从问题“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的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怎样剪?”出发,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把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150cm^2,长比宽多5cm,求长方形的长与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对学生放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学生积极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和他们共同分析、讨论知识,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课堂教学在学生主动探究、教师指导的过程中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数学学习必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认识过程,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通过研究、探索、发现等活动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乔力 《陕西教育》2010,(6):45-45
数学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探究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体会感受数学的奇.引导他们由对数学的奇产生探究欲望.并适时鼓励他们不断用自己的行动去解释、解决数学,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内容.无疑是一种有效而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用问题引领教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内涵的真正的理解掌握,使外在的数学方法转化成为内隐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数学学习必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认识过程,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通过研究、探索、发现等活动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最基本是要建立在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数学老师为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善于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也要多为学生提供进行数学教学的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掌握一定的知识技巧.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应提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勤于动手、互动合作学习的习惯,并能掌握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快速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数学问题总是源于数学情境,离开数学情境,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因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民主的、激励的、挑战的和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