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二册《小麻雀》的课文与“思考和练习”两者是有矛盾的.请看课文的结尾:“可是现在它的身子长出来一些,头挂得更低,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了.”而“思考和练习”的第三题却说:“根据课文最后几句话,你认为小麻雀后来是死了还是活下去了?作者说它‘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你认为它明白了什么呢?试把小麻雀想说的话写出来.”课文上明白地写着:“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了.”这里是不肯定的语气,有猜测的口吻,而“思考和练习”里却说:“你认为它明白了什么呢?”这句话与原文的意思是不相一致的.根据“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的意思,认为小麻雀后来肯定是活下来了:因为它活着,所以明白了什么,还要求把小麻  相似文献   

2.
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对《麻雀》一课两只麻雀的命运众说纷纭———有的说老麻雀的勇敢感动了猎狗,于是猎狗慈悲为怀“让开”了;有的说猎狗不敢吃老麻雀,被麻雀勇敢的举动所震慑,后退了。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合理,缺乏对课文主题的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除了赞扬麻雀伟大的母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一堂作文课上,同学们在一个“美的瞬间”作文题喜获一只“小麻雀”。这只“小麻雀”的出现,荡起每位同学心潭的涟漪,激活了同学们对生活的感悟。这只“小麻雀”是初三耿文峰同学在作文中描写的一只小精灵。咦在几步远的草堆里不是落着一只麻雀吗我心里一动,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向那儿掷去。“啪”,响声过后,那小家伙却只是上下扑腾几回。“呵,怎么,以为我抓不住你,别太看不起人。”我小声嚷着,起身便向前扑去。“乖乖,不对呀”近处我才看清,那麻雀身上似乎有伤,顺眼望去乱糟糟的一团。它不断地扑腾着翅膀,努力向上跳着…  相似文献   

4.
《小麻雀》是作家老舍三十年代的作品,这是一篇写动物的散文。通过记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又被猫咬伤的经过,抒发了作者同情弱小、关心被侮辱被损害者命运的感情。文章还透露出弱小者要尽快觉醒,勇敢地抬起头来掌握自己命运的热切希望。课文细致地描述了“我”所见到的这只小麻雀的形象:它羽毛“刚长全”,曾被人“养熟”,左翅的一根特别长的长翎“给扯坏了”,似乎要“脱落下来”;它只会“跳”和短距离低“飞”,模样“并不美丽”;“它被人毁坏了,可是还想依靠人”,“它的眼睛现出进  相似文献   

5.
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的巢里摔下来。路过的猎狗发现,张嘴要咬小麻雀。一只老麻雀飞下,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小麻雀。猎狗愣住,慢慢后退,主人唤狗走开。这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课《麻雀》一文的梗概。课文的第六段是这样写的: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有的教师分析这一段时,说课文中的“退”字,是“让”的意思。据说,《教学参考》书上也是这样讲的。我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对。猎狗之退不是让。  相似文献   

6.
一个星期天,大公鸡突然觉得自己十分漂亮,便在大森林里到处炫耀。他先来到了一棵大树下,对着麻雀说:“麻雀,麻雀,你瞧我多美呀!高高的鸡冠,一身鲜艳的羽毛,一定能让你赞叹不已!”见大公鸡说话的口气这么大,麻雀看也没看,自顾自地搭着自己的新窝。大公鸡看见麻雀不理他,以为麻雀嫉妒他,便又来到了池塘边,对着青蛙说:“青蛙老弟,青蛙老弟,你怎么又在捉虫  相似文献   

7.
A麻雀“气大” 有人曾经做过驯养麻雀的试验:将捉到的麻雀系在绳子上或放进笼子里,放上它喜欢吃的食物。可是从失去自由开始,麻雀就拒绝进食进水,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睛,咄咄逼人。过了几个小时或十几小时,它就会气绝身亡。老人说麻雀“气大”,被捉住就会被气死。  相似文献   

8.
“文体分类”似乎总是被写作者们认为不是很重要的问题。的确,世界上第一个写文章的人是绝不会在头脑里产生“文体”概念的。他(她)或许只是想通过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某种看法、思想而已。“人类大概都有表现的欲望”,而“用文字技巧来实践这种表现的,这就是文章了”。(唐弢《文章修养》)如果说,通过文字技巧表现自己的看法、思想等叫做写作的话,有据可考的写作活动当从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前后的殷商甲骨文算起,而在其后的大约两千年“写作史”中,人们写文章也只是“诗人感物,发为歌吟,吟已感漓,其事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来不及举手回答,便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众多课堂上存在的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于这些“麻雀嘴巴”,教师反感、苦恼,因其扰乱了秩序井然的课堂,影响了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于是乎,教师就想方设法治,采用各种措施来封堵“麻雀嘴巴”。试问“封堵”这一措施是否可取?那么课堂上为什么会出现“麻雀嘴巴”现象?又该如何正确认识“麻雀嘴巴”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不少学生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对此,语文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课堂上积极营造“说”的氛围,强化“说”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说”的素质.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口才,善于设疑、激疑,将学生推到矛盾的情境中去进行深讨,并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加强“说”的训练,提高“说”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我依然面对着原来那些调皮的孩子们.涛声依旧。对于这群活蹦乱跳的“小麻雀”,我不敢高声语。因为无效,只能继续以我的木讷来保持沉默,而“小麻雀们”仍视我无睹。我只是等待着他们说累,在此期间.我一直盯着班上那只静静的“小夜莺”。  相似文献   

12.
“嗨,小鸡!”随着女儿清脆的欢呼声,几只麻雀应声飞起。我哑然失笑,对她说“:文文,这不是小鸡,是麻雀!”“哦!怪不得呢!”女儿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正在奇怪小鸡怎么会飞得这么高呢!”女儿只看到过灰灰的大母鸡,所以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灰灰的小麻雀就是小鸡了。蓦然,一种深深的悲哀从我心底泛起:女儿已经5岁了,她居然不认识麻雀!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因此我认为我在养育孩子时可以集百家之长。我常常向一些出色孩子的家长咨询有关早期教育的问题,我也有意识地培养女儿的多种能力:每天雷打不动的亲子共读,让女儿小小年纪就能讲不少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2006,(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思想,以后有的课在“扩展”环节中,往往安排学生“发散思维”一番,而且鼓励“异想天开”,说说自己在学了今天的知识以后,要发明点什么,有什么好处等等。这是好的,说明我们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经不是把自己限制在狭小的圈子里来对待教学,而是把教学和我们的教育目标紧紧地联系起来了。创新,说起来似乎很神秘,似乎只有某些“特殊”的人才有这种本领,其实不然。创新,实质上就是用新的方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初三了,书包里装满了复习资料;教室里也装满了沉甸甸的备考冲刺阶段的沉闷. 有这样一个怪现象:真正学习好的“尖子生”似乎学得比一般同学还要轻松.他们大都有自己的课余爱好,有自己的闲暇时间——相对于许多整天忙着做作业,案头复习资料一大堆的苦行僧似的同学似乎轻松许多.大家都会说:“他们聪明呗!” 其实,原因并不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5.
我的朋友“糖球”是一只小麻雀.鸟如其名,它的身子圆滚滚的,爪子又小,缩在那儿时像极了一颗小小的糖球.糖球的羽毛是普通的棕色,它挺着一个大肚子,戳一下,软乎乎的,又像怀胎的孕妇.经常会有人指着糖球问我:“这麻雀怀宝宝了哇?”这时我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糖球是公的.”说起来也蛮不好意思的,给它起糖球这个名字还是因为我一时的孩子气.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第四期《中学语文教学》发表张金全老师《关于两道习题》一文,认为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连最末一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是我的乐园。”一句中,“似乎”与“确凿”“同时修饰限制一个词”是“语法错误”;教学用书对此句的解释“是矛盾的”;断定此句“只能‘确凿’不能‘似乎’”──笔者不赞同此说,以为“似乎”“确凿”连用并不矛盾。兹述理由如下。 为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写作时把矛盾对立着的两个概念或互相排斥的两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这种手法被称为“矛盾…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位外国教授对他的中国朋友说:“中国学生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发问,这是中国教育应该改变的一个重点。”我们的学生的确习惯于老师讲,自己记,记下老师讲的一个个过去的结论。似乎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似乎学生记下了结论,也就得到了知识上的满足。重“结论”、轻“过程”造成灌输式的教育在我们的课堂中随处可见。这种教育也可以出人才,但效率太低,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难以出现原创性人才。因为结论是教师讲出来的,不是学生学出  相似文献   

18.
杨育红 《班主任》2010,(9):50-51
我不是一个素质突出、能力超群的人,既没有过人的口才,也没有出色的文笔,在学生面前也不是那种煽动力和感召力特别强的老师。在工作之初,我甚至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当班主任的料。回想自己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似乎始终伴随着一个“磨”字。可以说,我是一个慢慢“磨”出来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9.
回首往事,聚焦人生,似乎有太多的话要跟青年朋友们说。 不能忘记初为人师时学步的蹒跚,及至稚拙的腿脚渐趋平稳,也渐渐走上了事业的坦途,回溯这历程时,便真切地感受到,这全是“热爱”、“学习”、“实践”、“思索”、“总结”这十字诀使然。 教师是雕塑人的,想要潇洒自如地雕塑儿童,必得先雕塑自己。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是最  相似文献   

20.
某些游戏,我不按其规则结束而是适当地引导幼儿再思索,再创造,添加有趣的尾巴。如:跑的游戏《麻雀与汽车》(教材p21),“麻雀”与“汽车”分别出场数次后,游戏可到此结束,但我又启发幼儿:“麻雀和汽车同时出来,它们会干什么呢?”“汽车与麻雀赛跑。”“汽车请麻雀上车。”“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