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些至理名言揭示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小学低年级阅读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以文本为依托,深入阅读感悟利用课本文本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情。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要分层次、形式多样,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字,然后,朗读中要边读边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作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学习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最基本的方法,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爱看书、会读书的习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3.
郑红艳 《成才之路》2012,(16):13-13
正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语文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而课堂教学毕竟有限,语文课本的容量也毕竟太小,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也必须承担起指导学生阅读的责任。笔者认为要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采取"内外结合,师生互动"的策略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不仅"乐读"而且"会读",从而迈进更为广阔的阅  相似文献   

4.
有目的、有方法的整本书阅读指导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读整本书,要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法反复读,化"被动"为"能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要以主题引领,构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之间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潘玲 《西北职教》2007,(9):38-39
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训练"。但由于受精读的影响,学生在阅读中常逐字逐句进行阅读,一旦某个单词或句子读不懂,便感到阅读受阻,无法再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技巧入手;以限时训练为突破口,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元江 《成才之路》2013,(22):62-62
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郑周轮 《考试周刊》2013,(11):33-34
<正>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热爱阅读、有效阅读,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生的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在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时,需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读、多思、多问、多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形成一定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那么就小学高年级而言,整本书阅读究竟有哪些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谈谈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策略。一、立体推进:"共读"与"漂读"相结合,辅导与  相似文献   

10.
李华 《时代教育》2012,(6):120-121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而"阅读"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本阅读方案设计旨在学生中通过足时足量的阅读实践、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科学系统的方法引领下、通过合情合理的过程评价让学生愿读、多读、会读、乐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阅读的自觉践行者和最大受益者,最终让学生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和精神伴随,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获得人生的幸福;精神的满足、心灵的享受、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正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提出了几条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措施。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  相似文献   

12.
新的统编教材较过去,选文变化很大,入选篇目更具时代性、经典性、适宜性和生动性。同时,将以往"精读+泛读"的课文阅读类型改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式,课内教读是学生阅读的主战场,让学生"得法于课内",为课内自读和课外阅读做好阅读的积累与习惯的养成,把以前的"师本"课堂转变为了"生本课堂",更加重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以书雅趣"即把阅读作为培养学生高雅兴趣的途径,精心营造阅读氛围,开发实施"静读课""热读课""课外阅读走课"等阅读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阅读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新课改下,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读为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英语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真正寓教于乐。就目前现状而言,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出现生单词往往马上查词典,未形成猜词能力;许多学生常采用"翻译法"理解文章,不会按意群阅读,视读能力较差,阅读速度较慢。现行人教版英语教材从八年级下册增加了"大阅读"(Reading)(每单元后的阅读课文),依笔者之见,我们不妨采用"三读法"(速读一细读一精读)指导学生突破"大阅读"。  相似文献   

16.
在指导朗读中落实“以读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即“以读为本”)必须通过学生的读书实践来实现。“以读为本”绝非是让学生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地去读,它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参与其中。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对此,教师要针对课文特点,灵活指导读书的方式,使“以读为本”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范读。范,即榜样,模范。范读,就是教师为学生朗读做示范,以此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这是最直接的导读方式。如《五彩池》的第一自然段,先是极力渲染天上瑶池的“神奇”,紧接着写自己真的看到了“像瑶池…  相似文献   

17.
"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一贯的主张。让学生爱上读书,读得轻松,读得入味,"方法"之中有学问。毕竟读一本书不同于读一篇文章,"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读整本书"使学生的阅读心理更加专一,"读整本书"可以培养各种读书方法如精读、略读……  相似文献   

18.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对话。”阅读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促进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今国民阅读现状,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以"读书"为话题的课前演讲活动,举行读书交流会,评选"读书之星",组织读书演讲比赛,举办"读书"主题手抄报展览,师生共读一本好书等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这也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共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叶圣陶老先生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质疑——"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由此可见,整本书共读不仅是势在必行,更是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训练,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