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梯玛是流传在湘西土家族民族聚居区的一种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它的目的是酬神还愿、祈福消灾。在梯玛法事中,除了特定的手诀和动作之外,还有在做法事时用到的法器。在以往的各种资料中,更多的是研究"梯玛神歌",对法器这一块研究较少。本文将对每一个梯玛法器做基本介绍,希望能对土家族梯玛的研究起到一定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梯玛。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人旧时信仰鬼神巫术,所以梯玛在土家族中地位崇高。改土归流后,汉人大量迁徙至土家族地区,随之带来多元的汉文化,致使道教、佛教等文化与当地土家族巫文化相融合,也致使土家族地区人民对梯玛的信仰度降低,梯玛即将面失传可能。特别是丧葬仪式,现如今,湘西很多地区的梯玛已经不参与丧葬仪式,仅在龙山县坡脚乡丧葬活动中还存在着这种梯玛仪式,这种仪式具有巨大艺术文化价值。本文从土家梯玛丧葬仪式的生存环境及现状、仪式过程、仪式音乐等方面来探究现代梯玛丧葬仪式中梯玛社会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在少数民族典籍翻译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英译策略对有效传达具体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本文以土家族民族典籍《梯玛歌》为例,根据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探讨土家族民族典籍英译策略,对直译、直译和音译加注、释译、替代这四种英译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梯玛仪式音乐文化为湘西土家族所特有,其中文化内涵丰厚,包括文学、舞蹈、信仰与音乐等多方面的内容。土家族梯玛仪式音乐文化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所属类别为民间文学。本文针对湘西土家族梯玛仪式音乐做了重点研究,分析了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之一,又是民族识别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中国南方许多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民族历史和文化主要靠口耳相传,聚居在武陵山的土家族和居住在中国西南乃至东南亚的苗族就是典型的例子。例如,土家族早期历史、民族迁徙、早期的社会生活只能从《梯玛歌》  相似文献   

6.
土家人自称"pi35tsi55kha21",有民族母语而无文字。土家语摆手歌——"嘎墨请"是土家人在大摆手活动当中由土家梯玛或掌坛师采用土家语演唱的祭祀类歌曲,有土家族原生态音乐艺术的"活化石"之美誉。它在音调结构、旋律调式、句式结构和演唱的形式上都与土家语言的语法结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有着深厚的关联,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稀有的艺术特色,成为土家族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集中观照之处。  相似文献   

7.
就其基本的社会角色而言,彝族的毕摩和土家族的梯玛都是各自民族中宗教活动的主持者。虽然毕摩和梯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但他们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与当代世界崇尚科学和民主的唯物主义、人本主义精神不相协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毕摩和梯玛的进步作用正逐渐丧失,毕摩和梯玛存在的现实基础日益削弱、合理性正在减少。  相似文献   

8.
在湘西土家族傩戏中,梯玛扮演着多重的身份。首先是作为傩戏叙事者的梯玛,掌握着整个叙事的结构和情节;同时在傩戏表演中塑造了许多角色,梯玛需要不断地在叙事者和表演者之间进行转换;再次,梯玛还需要在表演中跳出原有的故事情节,充当一位现场的陈述者,对故事剧情以及人物进行一定的评价,穿梭在叙事者和观众之间,使观众更加透彻的了解故事的情节。这也是湘西土家族傩戏梯玛作为叙事者身份多样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以《撒忧的龙船河》为代表,“土性”作家叶梅的小说集中展示了龙船河、豌豆角、桡夫子、梯玛、女儿会、跳丧鼓等一系列土家族独特的民俗意象群。这些民俗意象生动地再现了鄂西土家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表现出作家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也成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土家族作家叶梅的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仪式的书写,其中以"哭嫁""跳丧""梯玛"最具代表性。土家女儿在"哭嫁"中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变,"哭嫁"反映出了土家女儿在生命成长中的情感倾诉和心理状态;"跳丧"则是用以乐代伤的方式诠释了土家人面对死亡的乐观态度与豁达的生命观;"梯玛"作为土家族文化中的核心,代表着土家人的精神信仰与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11.
牛角号,是用天然水牛角制成的吹奏乐器,早期用于狩猎、战争、祭祀等。它在湘西地区主要“存活”于土家族的祭祀、巫法等活动之中,为土家族梯玛(土家族法师)所“操控”。本文首先从乐器本身和音乐本体层面入手,探讨作为乐器的牛角号,所涉及到的形制、形象、曲调形态特征等方面的问题。其次从文化层面切入,探究作为法器的牛角号,它在仪式中被赋予的特殊功效和所达到的功能效应;以及作为身份象征的牛角号所涉及的一些性别“禁忌”问题。通过对两个层面、三个问题的探讨,试图展现湘西土家族梯玛牛角号的音乐文化全貌。  相似文献   

12.
在土家族地区,由梯玛主持的"跳马"仪式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生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相对凝周地保留了原初仪式的样貌,作为一种远古习俗的遗留,其承载的文化含量极为丰富,音乐现象尤为突出,隐含的土家族音乐、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以土家族跳马仪式音乐为调查个案,试图解读土家族地区巫傩并存、互补交融的音乐文化现象,探讨土家族民族音乐、宗教音乐的特殊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3.
就《廪歌》的分类、结构与艺术特征等论题作一系统的考察 ,并将《廪歌》与《梯玛》作了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就《廪歌》的分类、结构与艺术特征等论题作一系统的考察,并将《廪歌》与《梯玛》作了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民族歌乐《廪歌》与《梯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就《廪歌》的分类、结构与艺术特征等论题作一系统的考察,并将《廪歌》与《梯玛》作了对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彝山是一片多情的土地,彝族人民一代代地承传、发扬着自己的独特传统文化。不必说名扬海外的长诗巨著《梅葛》、《查姆》;令人赞口叫绝的叙事诗《阿诗玛》、《细的先基》、《阿鲁举热》、《勒俄特依》,其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玛经”“祭祀歌”、让人心潮荡漾如泣如诉的“哭嫁歌”,单是灿若繁星浩如烟海的一束束民间情歌(打歌调)的歌词就足以使人对诗歌的艺术心悦诚服,那优美的语音、雅致的意境、深  相似文献   

17.
王星 《儿童音乐》2023,(4):74-75
<正>一、歌曲创作背景《乃哟乃》是一首湖南土家族民歌,原名《咚咚喹》。“咚咚喹”是土家族的单簧竖吹乐器,虽简单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深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土家族民间歌曲按传统习惯可分为山歌、薅草锣鼓、劳动号子、摇儿歌与儿歌、风俗歌等五种。二、歌曲分析歌词方面,“乃哟乃”在土家语中是“来呀来呀”的意思,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愉快、高兴、爽朗”的情感表达。歌词一开始即运用富有土家民族特色的儿童呼唤声,“乃哟乃乃哟嗬,乃乃哟乃哟嗬”,  相似文献   

18.
乞巧是集信仰崇拜、神话传说、历史文化、诗乐舞、情感宣泄和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活动。赵子贤先生搜录整理的《西和乞巧歌》是对这一传承千年之久、活动时长七天八夜独特民俗的特定历史阶段的记载,具有很高的民俗社会学和文献史料学价值。《西和乞巧歌》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富于特色,使乞巧歌具有独特隽永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土家族独有的、古老的艺术形式。由于保存完整且具有鲜明的、独特的艺术特点 ,因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摆手舞的舞、歌、伴奏三方面浅析了它的艺术特点 ;从学术研究价值、民族交融、艺术形式的演变规律以及存储、交际作用四方面浅析了它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课型:歌唱课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歌曲《我们的田野》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合唱歌曲。歌曲的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