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为王梵志诗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献,然其中亦不无可商兑补正之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王梵志诗》中女道士、尼姑形象的分析,从个人与时代角度具体阐明王诗中女冠、女尼形象塑造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一书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着重考察了“险语”、“产图”、“遭罗”等几组疑难词。  相似文献   

4.
王梵志诗是来自民间土壤的白话诗,它以广阔的社会内容、通俗的语言表达在唐五代诗中独树一帜。以唐代诗僧王梵志的诗为基本语料,对流行于唐五代民间的口语俚词从语义角度进行描写和分析,可初步展现唐五代俗语词的个中面貌。  相似文献   

5.
王梵志是初唐时期的白话诗人,他的通俗诗在敦煌遗书中有28种写本。梵志诗的讽刺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二是艺术表现手法。他用讽刺的方法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针砭了流俗时弊。这种讽刺意义是通过刻画形形色色的下层人物表现的。在刻画人物中主要采用了白描法和漫画法,漫画法中又注重于通过画人的眼睛来表现人物性格和事物的本质。在讽刺鞭挞黑暗、丑恶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存敦煌文献中王梵志诗的研读,认为王梵志诗作的独特意义之一,在其对底层生活经验的深刻揭示.细读今存全部王梵志诗作,可以发现,构成这种经验的,除了人们略有了解的经济生活的贫困,还有社会负担的沉重、社会公正的匮乏,以及生命意义的模糊.  相似文献   

7.
1.可可:经纪须平直,心中莫侧斜。些些微取利,可可苦他家。(233)①可可,项楚(1991)注:极甚之辞。《游仙窟》:‘双燕子,可可事风流,即今人得伴,更亦不相求。’寒山诗:‘昔时可可贫,今朝最贫冻。’  相似文献   

8.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他的女性诗作数量不算太多,却十分具有代表性。王昌龄的人生轨迹及心态流变可以从其女性诗作中看出。王昌龄的女性诗作大致可以分为宫怨诗、闺怨诗、妇女生活诗。他以宫怨诗寄寓个人情怀,以闺怨诗传达对现实的无奈,以妇女生活诗表达了其追求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王梵志和寒山都是唐代著名的白话诗人代表,而且二人都是唐代著名诗僧。僧人大量地创作诗歌,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僧人以特殊的身份、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风貌。由隋入唐的诗僧王梵志开创了一条与文人诗歌风格截然不同的白话诗派。王梵志之后的寒山,继承了王梵志的诗歌特色,创作了大量诗作。寒山诗和王梵志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寒山诗对王梵志诗还有发展和超越的地方,使得寒山诗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推动了唐代白话诗歌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女性题材诗对李贺具有重要的影响。李贺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另辟鸿蒙、别出机杼。他的策略是对李白诗歌进行"修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针对性地对前驱诗的续完;二是朝着个性化方向的"逆崇高"运动。李贺因此形成了自我独特的"诗鬼"形象,从而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并列于文学史。  相似文献   

11.
常虹 《华章》2008,(17):137-138
<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心理是丰富细腻的,既有对丈夫和情人的自然怡情,相思之苦心理,也有畏惧人言的矛盾踌躇,情理冲突;既有担心青春易逝,渴望婚姻的心理,也有遭受遗弃后的痛苦哀怨心理.那个时代的妇女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倾注于爱情、婚姻和家庭,这表现了她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至爱和至真.  相似文献   

12.
王梵志是否实有其人?国际敦煌学界的许多学者在否定王梵志的同时,也否定了其诗的价值。但据查考《桂苑丛谈》等史料和唐宋际文献及实有人物的记载,认定王梵志确有其人,因此这就需要来重新认识王梵志诗的思想意义。王梵志诗既抒写了个人生活的困苦,也洋溢着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民爱恋的执着的追求,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王梵志是一位优秀诗人。  相似文献   

13.
笼罩在李白诗歌阴影下的中唐诗人元、白,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的焦虑"。为了突围其影响而不得不求新创变,以各种方式对李白诗歌进行"修正",其修正性策略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其诗歌有意进行误读,将"谪仙"形象贬低到人间加以世俗化,消解其权威地位,并以政治意识形态丑化李白的诗人形象;一是采用个性化的"逆崇高"运动,通过对诗歌的内涵或价值趋向、诗歌风格、诗歌体式等进行修正性的偏离、改造或背弃,从而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独创性面貌,获得了中唐诗坛主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女性题材诗占有一定的数量,主人公大体有宫女、妓女、思妇三类,诗中描述了这些女性的生活与心态,表现了诗人对她们的同情,从一个侧面透视了晚唐社会的时代风貌,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征人思妇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从《诗经》就已经开始有了。而以捣衣为内容抒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是这一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捣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棒锤捣平捣软,洗衣,也有此动作,一边洗一边捣。捶农的木棰为杵。砧:捣衣石。捣衣风俗不知起源于何时,魏有曹毗《夜听捣衣诗》: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襟。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织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  相似文献   

16.
王梵志诗歌的传播与影响流布不仅是唐代文学的重要机体,更是国际敦煌文学的重要视阈.王梵志诗歌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者及其影响流布,承载着唐代诗歌的社会和历史价值,是唐代文学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与《镜花缘》均意在"昭传"女子之事迹,题材相同,作者也都具有比较进步的女性观。曹雪芹重在表现女子的才情,揭示她们悲剧的命运;李汝珍则要彰显女子的才学,重在显现她们的学问,于是作品展示出迥然不同的两种写法,引来了后世读者两种截然相反的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万叶歌人中,山上忆良的和歌地位可以说是不可撼动的,甚至在日本的和歌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忆良是一位汉文学素养极高的歌人,在《万叶集》中保留着其创作的汉诗和多篇长歌的汉文序文,内容广泛,涉及中国古典典籍多处,几乎是熟稔于心。其行文中间透露的满是儒佛道思想,浑然一体。近年来随着我国敦煌学的逐渐发展,尤其是王梵志诗的研究的发展,为忆良和歌的研究又开辟了新的出口。忆良和歌创作不管是从行文遣词还是思想表现方面,都与王梵志诗有着很相似的地方,所以研究二者的关系也成为了万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与<镜花缘>均意在"昭传"女子之事迹,题材相同,作者也都具有比较进步的女性观.曹雪芹重在表现女子的才情,揭示她们悲剧的命运;李汝珍则要彰显女子的才学,重在显现她们的学问,于是作品展示出迥然不同的两种写法,引来了后世读者两种截然相反的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20.
汉魏六朝女诗人们在诗歌中多抒写对爱情婚姻及个人命运的关注,诗歌题材具有明显的私人性和封闭性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女诗人们当时的生存环境所决定的。另外,汉魏六朝女性诗歌在题材上与其前世及后世女性诗歌也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