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英 《教育艺术》2013,(3):62-63,56
写作教学中,记叙文常常被侧重于议论文写作的高中教师及学生所忽视。教师即使进行记叙文写作指导,也多表现为写作前为点燃学生写作激情而创设教学情境,忽视记叙文本身所需要创设的画面情境。所以,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常常表现为过于注重情节而忽略情感,或缺乏情感依托的画面,"为赋新词强说愁",难以引起共鸣。因此,记叙文写作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培养镜头感,渲染感情引发联想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记叙文写作教学主要以“六要素”作为理论指导框架,部分借鉴小说“三要素”。叶圣陶先生说:“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1]记叙文写作固然需要发挥个人特长与独创性,叙事技巧的指导同样不容忽视。然而常规的记叙文叙事技巧教学主要关注细节描写、情节设置、详略裁剪等,叙述视角却很容易被忽略。记叙文说到底是叙事,叙事即讲故事。  相似文献   

3.
梁萍 《新作文》2022,(3):39-41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的常见文体,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都会学习记叙文的写作.但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是高中生写作的记叙文中也难有打动人心的佳作.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记叙逻辑不清;二是事件情节不典型;三是情感单一,难以打动人心.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对话写作教学模式解决.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充满矛盾的,反映生活的记叙文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上也应丰富多样,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记叙文写作,应处理好矛盾安排的张与弛、人事景物的动与静、表现手法的虚与实、情感倾向的抑与扬的关系,在矛盾的统一中,使作品中的形象更鲜明,情节更感人.情感更真挚.……  相似文献   

5.
高中记叙文写作训练也有序,明确主旨——理清情节——想象细节——环境衬托,循序训练,达到得心应手,再辅之以成熟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记叙文写作亦可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6.
一、明确写作基本要求   本单元写作要求是:“写较为复杂的记叙文,常常要根据预先拟写的主题思想构思一定的故事情节,通过情节的开展,来叙事写人,以实现主题思想的表达.“教学时应先让学生阅读写作要求,并留意要求内提到的重点概念,即“主题“与“情节“.   ……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记叙文的写作教学入手,探讨了记叙文写作怎样实现对情感的真实描写,通过以“真”写情,以“情”动人,从而提高文章质量与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还就记叙文写作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实施了微观层面的探讨,提出了记叙文写作的方法策略,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中语文教育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作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继来 《语文天地》2013,(10):56-57
相对于初中记叙文写作只要求文通句顺、事件记叙清楚,高中记叙文写作对文章反映的内涵、寄托的情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对于高中生而言,再也不能满足于简简单单地将事件平铺直叙表达出来,满足于去写事件表层的情节,而是要通过特定的技巧、手法等,将事件背后寓藏的深意或情感揭示出来,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这样的记叙文才能让人有所感触。本文结合佳作《记忆深处》谈谈高中记叙文写作如何写出深情。  相似文献   

9.
陈继来 《语文天地》2013,(19):56-57
相对于初中记叙文写作只要求文通句顺、事件记叙清楚,高中记叙文写作对文章反映的内涵、寄托的情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对于高中生而言,再也不能满足于简简单单地将事件平铺直叙表达出来,满足于去写事件表层的情节,而是要通过特定的技巧、手法等,将事件背后寓藏的深意或情感揭示出来,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这样的记叙文才能让人有所感触。本文结合佳作《记忆深处》谈谈高中记叙文写作如何写出深情。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的情节不但是文章的主要载体,而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情节是作者思维的外化.它凝聚着作者的奇思妙想.交织着作者感情的脉络,展示着作者个性的风采。针对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情节平铺直叙、清淡寡味的现状,迫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记叙文的情节美,加强学生创作中美化情节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高考作文中,学生以写作议论文为主,如何让学生在考场上写出一篇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记叙文,是当前学生写作的一大难点。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记叙文"要有真挚的情感""要有曲折的情节""要有传神的细节""重视环境描写"等四个方面加以探讨,以期能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伏笔、铺垫和悬念是在记叙文写作中常用到的写作手法.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如何区分开伏笔、铺垫悬念呢?“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铺垫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悬念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充满矛盾的,反映生活的记叙文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上也应丰富多样,充满着艺术的辩证法。记叙文写作,应处理好矛盾安排的张与弛、人事景物的动与静、表现手法的虚与实、情感倾向的抑与扬的关系,在矛盾的统一中,使作品中的形象更鲜明,情节更感人,情感更真挚。  相似文献   

14.
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第二届“语参杯”研讨会把记叙文写作教学作为活动主题,可谓独树一帜。这次活动力图改变作文教学严重的“无政府”现状和困惑教师已久的记叙文写作教学应该“教什么、用什么教和怎么教”的问题,必将影响深远。下面,笔者结合活动中几节写事记叙文写作教学课例,谈谈写事记叙文写作教学该“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除了要有鲜活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外,还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过于平铺直叙的记叙文或给人以"流水账"的平淡乏味之感,或给人以徒有文采的华而不实之感,难以引起读者共鸣。针对记叙文情节的构思,提出了"运用载体""前后勾连""宕开一笔"等三个技巧,以引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巧妙地安排素材,写出引人入胜的情节。  相似文献   

16.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旧中国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学习红军战士对革命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 2.理解记叙文中人物描写、景物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了解情节是文学作品的要素之一,掌握记叙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并练习写作记叙文。 (二)教学重点 1.记叙文人物描写的基本知识。 2.记叙的顺序,记叙文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记叙文写作是中考和高考必考的文体之一,而且许多考生习惯于写记叙文,尤其是中考考生。有鉴于此,掌握好记叙文得高分的技法是非常重要的。笔者通过评判考场作文,结合学生平时记叙文写作的实际,认为写好记叙文须做到“五美”。丰满美很多学生在考场上喜欢写记叙文,但写出来的文章给人以空泛之感,平淡无味,言之无物,像个“瘪三”。究其原因,除了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的功夫不到位之外,还有写作技法上认识不到位的原因,记叙文要写得内容充实、具体,言之有物,具有“丰满美”,可通过三种方法达到。1、增设感人的情节、场面或细节有些学生的记叙…  相似文献   

18.
<正>在沈阳市中考题中,记叙文阅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里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记叙文阅读的考查内容很多,包括情节的概括、描写修辞的作用、标题的理解及作用、加点词的赏析、人物形象及情感的分析和把握、记叙顺序的作用、段落的作用、写作手法的判定及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张燕  李阳 《湖南教育》2022,(3):62-63
<正>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记叙文教学占据着重要位置。一篇好的记叙文离不开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在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回归初心,回归教材,向课文学习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修辞运用,增添神韵。修辞是人们准确表达情感的必要手段,学生根据情境需求及表达需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能达到准确鲜明、生动传神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记叙文写作要关注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往往是纷繁芜杂、充满矛盾的,所以学生写作反映现实生活的记叙文在人物刻画以及情节安排上也应丰富多样。记叙文写作,应巧设矛盾,尺水兴波。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人、事、景、物的动与静,矛盾安排的张与弛,表现手法的虚与实,情感倾向的抑与扬的关系,才能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感人,思想情感更加真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