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出现一种由汉语不同性质的词、短语、乃至句子(标记为“H”)加上英语中表示现在进行时态的语法标记“-ing”的新型汉外组合形式“H+ing”,“-ing”进入汉语使用范畴后,其与汉语成分组合及形式、句法独立性等都逐渐发生了变化.通过归纳分析,总结“H +ing”的结构特征变化及意义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转喻的拓展机制,不仅可以用来估推汉语中“上”作为单字词的多义性,而且可以在词组、成语和小句层面重新分析“上”作为事件标记以及时体标记的作用,说明“上”充当标记的同时发生了语法化的变化,印证英语中转喻拓展机制对富于标记手段的汉语有一定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琵琶记》中是非问句根据疑问程度可分为询问句、测度问句、反诘问句三类。是非询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疑问语气词“么”、“那”、“乎”,其中近代汉语新兴的“么”用频最高。是非测度问句只使用近代汉语新兴的测度疑问副词“莫是”、“莫不”、“莫不是”、“敢”、“敢是”,句末不使用疑问语气词“么”。是非反诘问句大多数使用疑问标记,即近代汉语新兴的反诘副词“终不然”、“难道”及古已有之的反诘副词“岂”、“可”。《琵琶记》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是非问句,属于句式糅合现象,其是由是非询问句与否定陈述句糅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语被动标记“吃”与“被”、“叫”、“让”、“给”等被动标记语音发展方向迥异,汉语方言和人类语言被动标记的共性也表明了“吃”在清代突然消失存在某种语音动因,这种语音动因体现了语音在语法化过程中的制约和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5.
汉语时体标记“了”“着”的语义演变方向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关于时体标记“了”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完毕”义动词“了”、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体标记“了1”和完成体标记“了2”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关于时体标记“着”的语义演变方向,主要涉及“附着、放置”义动词“着”和表持续的“着”、表进行的“着”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演变关系。汉语史的事实表明,“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1”以后进而发展为完整体标记,“完毕”义动词“了”虚化为完成体标记“了2”,但汉语中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完成体标记“了2”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完整体标记。“附着、放置”义的动词“著”同时虚化为持续体标记“着”和进行体标记“着”,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后两者之间存在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6.
湘语邵阳话中,动词“VXVX”式重叠中的X,既可以是持续体标记,也可以是完成体标记,“VXVX”式重叠既有原生重叠,也有由句法结构和话语反复等演变而来的次生重叠,这在汉语方言中是颇有特色的。通过将湖南方言动词“VXVX”式重叠与别的汉语方言进行比较,可以提出一条具有方言类型学意义的蕴含共性:在某种汉语方言中,如果存在由完成体标记X构成的“VXVX”式动词重叠,则肯定存在由持续体标记X构成的“VXVX”式动词重叠。  相似文献   

7.
根据信息和标记理论,当代汉语中的“非但”是一个兼具反预期信息标示功能和反预期递进信息预示功能的标记词,其作用主要在于既标示先行句的反预期信息,又预示后续句的反预期递进信息。“非但”跟“不但”是有差别,“不但”的作用仅在于预示后续句的语义递进信息;两者在句法分布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呈不对称性。“非但”在汉语史上经历了由无标记项向有标记项的转变,后起的“不但”则是无标记项。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致使句。汉语的致使句大多都有“把”、“使”、“让”等显性标记提示,以突显受事实体。而英语的致使句则没有这些显性标记提示,只是对事件进行客观描述。因此,在汉英互译的过程中,译者就应注意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9.
“现在”作为时间名词,可以指称与说话并行的时间,与“过去”或“将来”相对。但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充当时间关系连接成分,连接分句、句子或语段;同时还具有话语标记功能,包括作为结果标记和程序转换标记。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25日,暨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邵敬敏教授应邀在华文学院作了题为“现代汉语向当代汉语转型的参数和标记”的学术报告。邵敬敏教授洞察到现代汉语在当代生活中迅速的变化,探讨了现代汉语向当代汉语转型的现象,并从多方面发掘其标记。报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网络与信息传播的4个突破:第一,空间突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标记”理论传入我国,因具有广泛的解释力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研究汉语语法问题。在“标记”理论的运用过程中,有两对概念需要分清:“标记”现象不等于“不对称”现象,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标记”现象中一定要有一个在形态、使用频率或句法分布上占优势的成分。“标记”概念也不同于“形式标记”概念,前者是一种现象而后者是一个个具体的词或格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对比焦点标记形式为“是”和准分裂句式。英语为分裂句式和准分裂句式。汉语“是”标记对比焦点属于正常配位 ,具有模糊性、分化性 ,英语分裂句标记对比焦点属于超常配位 ,具有明确性、统一性 ;汉语准分裂句与英语准分裂句在标记对比焦点时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朱德熙先生指出汉语语法的特点主要有两条:“一是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就是通常所说的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是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纽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他还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两大特点的根源在于汉语词类没有形式标记”。目前,汉语语法学界普遍观点是把“汉语词类无形式标记”当作汉语语法本身最基本的特点。造成汉语词类无形式标记的根源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湖南泸溪话只有人称代词具有系统的复数形式.人称代词除了有单数、复数形式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表示双数、少量数的形式,其标记为“们”(复数)、“两或两条”(双数)、“几条”(少量数).泸溪话复数标记系统是汉语方言复数表达中较有特色的类型,具有重要的类型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有关介词“给”的支配成分省略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介词能起到“赋格”作用,本文从格语法的角度讨论介词“给”所表示的格关系,主要有施事、受事、对象、目的四种;分析了①“给”单独出现的句子,②“给”与介词“把、被”共现的句子中,“给”后支配成分省略与不能省略的各种情况,认为在表示各种不同格关系的句子中,“给”后支配成分省略现象与一般介词不同。 1.1 Fillmore认为,各种语言深层的格关系是一致的。Fillmore所说的格关系虽然是深层语义的,但反映到表层上必然会有格的标记。就汉语来说,介词能起到“赋格”(Case-assign-ment)作用。汉语中名词的格变主要与句法有关,但作为语言材料的名词,却经常地、大量地用介词来弥补其词形变化的不足,介词代替了格变。因此,汉语介词表示了一种格标记,这是把格语法运用到汉语研究中的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近代汉语中有情态标记功能,相应的它对后接名词的语义类型也有一定的限制。标记性“我”在表达上具有强调己方性、凸显对比性和主观认同性三种功用。标记性“我”可以分别从表人称的和表领属的“我”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做谓语依赖系词性句法标记,最常见的是标记词“很”与形容词一起连用构成“很+形容词”结构充当谓语.该结构中的形容词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当“很+性质形容词”做谓语时,“很”是语法标记词,不可省略,其功能是使其后的性质形容词具有程度性和描述性;“很+状态形容词”做谓语时,“很”不是语法标记,而只是强调性质形容词的程度,因此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重读“很”也可以表达强调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跨语言的比较研究表明,VO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前置假设标记,OV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后置假设标记。但汉语作为VO型语言却使用了后置假设标记,不符合语言类型倾向性。本文研究发现,这恰恰是汉语满足“联系项居中原则”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其他VO型语言,汉语假设标记的位置受“联系项居中原则”制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探讨现代汉语语气词“罢了”的情态意义和作为话题标记“罢了”的用法。当语气词“罢了”出现在语篇中时,它不表达命题意义,只表达情态意义,其核心意义就是说话人持保守、谨慎的态度将某种客观事实或情况说小。语气词“罢了”还可从转折关系复句中的分句句末发展为话题标记,这与转折复句的话题——述题结构有关,也是汉语句末语气词与话题标记密切相关的又一具体例证。  相似文献   

20.
外来词汉化的文化心理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在汉语中古已有之。汉语词汇中有些外来词很早就吸收过来了,例如“葡萄”、“苜蓿”、“菩萨”、“罗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汉语中的外来词出现了一个新高峰,而且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雪碧”、“麦当劳”、“蓝领”、“白领”、“酷哥”、“辣妹”,还出现了“卡拉OK”、“VCD”、“POP音乐”和“DIY”等一批新形式的外来词。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在汉语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这大量的外来词中,除了近期出现的一些直接引用外文和采用外文标记字母的外来词之外,绝大部分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