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出版史料》2010,(3):21-21
我国近现代书坛领袖沈尹默大师,曾刻苦临写六朝碑帖,兼临晋唐两宋元明的名家精品。勤学苦练几十年,又开始练行草。平时他还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实际中领会书法的有关学问。  相似文献   

3.
沈尹默先生是我的大姑父,出生在陕南(今陕西汉阴),一口地道的陕南话伴随着他的一生。陕南那质朴的民风、厚重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他的沉稳个性、包容万象的修养。我大姑妈褚保权是我爷爷的大女儿,排行第二,浙江余杭人。她个性开朗、好学、聪明。1932年,沈尹默在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委员会主任兼孔德图书馆馆长,我大姑妈任秘书。那时他俩在一起工作,虽相恋却未成婚。沈尹默的办公室距离我们家很近,步行只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我爷爷奶奶、爸爸  相似文献   

4.
正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生于陕西安康,著名无党派民主人士,书法家、诗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务。沈尹默的书法闻名于世。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值此沈尹默先生逝世45周年之际,笔者根据市委统战部、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一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六年了。沈老的音容笑貌、谈吐雅姿似在眼前,无法忘怀。岁月荏苒,如今自己也年届耄耋,对沈老的怀念更是有增无减,总感到这些年沈老似乎是寂寞了,就让自己回忆一点真实的历史以纪念这位长者,也讲几句心里话给沈老听,解解他在九泉之下的寂寞。让沈老知道,现在活着的许多人仍很想念他。他所披荆斩棘开辟的书法之路  相似文献   

6.
沈尹默是当代书坛颇具争议的大师。民国时期的书法家及社会名流对他的书法评价极高,如北大教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李书华称其书法为中国第一。彼时的于右任、马叙伦、谢稚柳、陆维钊等众多书家也都盛赞其书艺高超,如谢稚柳在《秋明先生杂诗跋》中称:"秋明(沈尹默号)先生书法横绝一代……以论正书,盖数百年中未有出其右者。"但随着当代书坛审美标准与书法观念的  相似文献   

7.
白驹过隙,岁月如流。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天已有整整二十年了。而我从插队落户的地方返回上海,也已有足足二十年了。在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二十年中,我创作了散文、小说、诗歌、评论、杂文、报告文学、电视系列剧等多种样式的作品,由报刊发表,由出版社出书,由电台和电视台播出。反观这二百多万字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竟是其中一篇仅二百多字的短论:《“档案袋”不能决定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金火生 《新闻三昧》2005,(11):50-50
很多多时候,一个句子中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意思差不多,无关紧要,而当增减一个字,便会生出歧义,甚至造成语意大变之时,就要认真对待了,可是,这增的一个字或减的一个字,很多人从不细究,不以为非,因而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笔各举出五例,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医生的字     
前两天,得了个小感冒,老婆非让我去医院看看。药拎了一大包,钱花了四五百,回家的途中,我掏出病历卡随便看看,病历卡上,有一行单独的三个字把我吓了一跳。"查一  相似文献   

10.
字的记忆     
公共的话语,历史的常识,对于某些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乱码在北京七九八艺术区的长征空间,展厅内摆置着方形的水泥墩子,高及腰身,每一块都能看到层层砌过的痕迹,一  相似文献   

11.
缺钙的字     
平心而论,梁实秋、林语堂、陈西滢诸公的文字还真不错,特别是写得那样从容,那样有情趣,也确实是一种境界。不去联系他们写作那些文字的时代背景,就文论文,当是佳品无疑。但是,读多了就又觉得,他们与鲁迅、郭沫若、茅盾不是一途,实在缺少一点什么,就像一位长得清秀温文的公子缺钙一样。由是,我就格外注意到林语堂对公安竟陵派散文的见解。他在《大荒集》的一篇文章中谈道:“此派(按指公安竟陵派)文人的作品,虽然几乎篇篇读得,甚近西文之小品,但是总括起来,不能说有很伟大的成就。……真正豪华自然,天马行空,如金圣叹之水…  相似文献   

12.
墓碑,可谓是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宝库.历史要研究它、利用它,自不待言;在文学、书法艺术方面,墓碑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雁过留声,人死留名.墓碑的出现满足了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们"流芳千古"的欲念,他们都想死后在墓碑上留下好听的颂辞.因此,树碑立传,自古以来已成了惯例.然而,在一些名胜古迹之地,人们常能看到"无字碑".  相似文献   

13.
知识劳动原本是无法按量计价的,唯独翻译写作不同,多少年来,都是以一千字为单位付给稿酬的。还记得五十年代初,担当人民日报通讯员的时候,寄去了不足千字的二篇短文,叫“棉纱的支数是怎么回事”和“茶渣可作饲马料”,刊登之后,各汇来了一元钱稿费,全家大喜。要知道,那时的一元钱可买25个炸糕。从这时起我才知道投稿的稿费之事,  相似文献   

14.
近日翻阅旧杂志,见到老出版家、前辈编辑工作者孙伏园先生写的一篇《谈谈校对》,读后颇有感触。孙先生学识渊博,但他一生甘于“为人作嫁”,以自己的心血灌溉文化园地。他说:“我当编辑的工夫,一大半用在校对上。”这是实在话。他那年代,出版社里哪有今夫这样人  相似文献   

15.
字趣     
送“琵琶”有个人给县官送枇杷,在信中把“枇杷”二字错写成乐器的“琵琶”。县官感到十分好笑,随口吟了两句打油诗:“‘枇杷’不是这‘琵琶’,只恨当年汉字差。”正好有个客人在座,当下应声吟出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县官大为赞赏:“续得妙!”风雨对有位教书先生爱喝酒,喝多了就撒酒疯。有一天,他出了个一字  相似文献   

16.
吃字     
我和老猫在两年前的一个秋天相遇于某美女编辑的饭桌上,如果两个男人在僧多肉少的时候没有掐起来,那说明他们具备起码的潦让,这种品德对许多自恃清高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可贵。酒足饭饱之后,老猫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陪美女逛街的机会,陪我蹲在秋风凛冽的西单图书大厦门口,同品一盒香烟,共赏一街美女.然后像武侠小说里江湖上的浪子一样,电话没留,抱拳道一声珍重,作鸟兽散了。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吟诵这首《叫我如何不想她》,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佩服汉语言自身含义的丰富与可以同鬼斧神工媲美的组合效果,“她”字无非就是这样丰富的汉语言文化及传统的一个产物与表征,离开了其背后的土壤和文化积淀,“她”字及“她”字的文化史可能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8.
编辑最头疼的是不认识稿子里的字。因为那些写在格子里的,根本就不是字!而是一段一节、七扭八歪的线毫无规则地堆在格子里,极象作者给编辑摆的一个迷魂阵,非要编辑拍破额头去猜。一旦猜个正着,编辑倒也如释重负,感到一阵轻松,成了编余一乐。但更多情形是猜得并不十分肯定,勉强认为,心里又七上八下。稿子发到印厂,编辑开始失眠。直到稿子刊出后很久,没有收到读者来信指出错处,方才放下心来。所以,好多编辑,总是为怕出错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友人在一起,谈到稿子,总是主题、立意、写法、角度什么的,孰轻孰重,争论不休。我却说:把字写好最重要。声音不高,却也令大家一时语噎。但  相似文献   

19.
法国有一位新婚的工程师,告别妻子后去瑞士办事,一周后匆忙赶到电报局给妻子发电报,将归期告诉她。拟好电文,小姐告诉他应付的费额,他才发现带的钱不够。“请把其中‘亲爱的’几个字删掉,这样钱就够了。”他想出了这样的办法。热情的小姐说:“我来为‘亲爱的’几个字付钱。因为做妻子的最需要从丈夫那儿得到这个字眼。”(1月31日新民晚报八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语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字,宛如优美的乐章,令人赏心悦目。人们透过这优美的文字千变万化的排列组合,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要真正学习好、掌握好文字,就必须下一番功夫,否则,就容易出错,闹出笑话。为此,笔者将部分容易出错和经常出错的字、词加以整理,提供给各位文友,以期共同引起重视和警惕。易被用错的字:“独当一面”的“当”最容易被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