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除了具有文字语言、有声语言外.还具有广播、报纸所无法比拟的画面语言。电视正是以其独特的可视性吸引了广大的观众,因而我们呈现给观众的画面应符合电视观众的审美要求。 人们一般认为:追求画面的美是文艺作品的事,而电视新闻画面只求平、稳、准、匀就行,却忽视了画面的选择,诸如麻风病人的残部特写、车祸现场的血肉模糊、掏粪工的搅动粪便等等,这类令人作呕的画面显现在荧屏上,给观众带来的是恶心,给当事者亲属带来的是伤心。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了解社会,…  相似文献   

2.
3.
办好新闻节目,不仅需要有好的稿件,而且必须讲究编排技巧,也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组编排成功的新闻节目,往往可以产生1+1>2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并使其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呢?谈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就不能不提及其目前所存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新闻编排的重点和次序必须按照新闻本身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但是,具体到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台则是以领导的大小来确定。领导官职大小决定稿件排列先后,成为约定俗成的编排“原则”。不少听众、观众对此反应强烈,要求改变这种状况。其次,是“倒金子塔”式…  相似文献   

4.
杨丹 《视听界》2000,(5):45-45
电视新闻专题《牵手》在锡山市广播电视台《新闻杂志》栏目中播出后,产生了不同的反响。一种意见认为,电视新闻专题应该以动态事件、实践经验总结为报道思路,另一种意见认为,电视新闻专题可以呈现多元化的报道模式。这就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这一代电视  相似文献   

5.
随感两则     
“活鱼”在哪里当前有些报道,例如有关改革、党风等方面的报道,何以总是深不下去,没有多少叫得响的东西?讨论中常常是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与采访作风不深入直接有关;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新闻反映客观事实,客观没有的东西不能去强求。对下采访作风不深入、不扎实,似乎已是一种“合乎潮流”的通病。君不见,“会上走,部门转,沿着公路看一看”,不照样能写出稿子见诸报端吗?对于深入调查研究,抓第一手材料这样的新闻写作基本功,一些地方却缺乏“深潜训练”的浓厚空气。在历史的长河中,“活鱼”是源源不断的。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主要表现在新闻稿件(同期声)的真实和画面的真实两个方面。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只有声画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传播的信息才有力量。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应在画面信息的基础上交代、说明、或补充事实、或介绍背景,电视新闻稿件的真实必须要有画  相似文献   

7.
提高电视新闻栏目质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电视台站自办新闻节目内容逐渐丰富。但由于受采编人员素质、设备等条件限制,一些新闻栏目存在稿件质量不高,文图配合不协调,栏目主题、风格不够突出、缺乏典型性等缺陷。笔者结合自己从事电视编辑工作的一些经验,谈点办好自办新闻栏目的看法。 一、把握主题,计划周密。 通常基层电现台开办自办新闻栏目,大都因庆祝各类节日(如:“五一”“六一”“七一”)或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的宣传需要(如:“深化企业改革”“农牧民增收”),或党政各类重大会议(如党代会、人代会)而确立相应的栏目主题,并围绕这…  相似文献   

8.
9.
一在拍摄《珠江大漂流》的路上,我见过一种沙林,那是一种极特殊的地质状态,由于风蚀、水蚀等其它自然原因,一座巨大的山体被改造为无数的沙塔和沙丘,山体中的沙质繁杂,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远看真是色彩斑斓、奇幻多姿,简直就是一个梦幻的世界,然而,你走近了,仔细地看一看,就会发现这里相当贫瘠,那些漂亮的沙子没有什么养分,生长不了植物,它们只是看着耀眼眩目罢了,再过若干年,它们也会慢慢地变成一片沙漠,它们只不过是沙漠之前的一种沙  相似文献   

10.
11.
电视新闻的制作,不仅需要采制人员亲临事件现场拍摄大量的再现客观原貌的声像资料,而且还要深入采访写出补充解释画面的解说词,然后再经过播音员配音,剪辑成片,才能作为可传播的电视新闻与电视观众见面。因此,电视新闻制作中要有剪辑意识。 何为剪辑意识?剪辑意识是电视记者贯穿于采拍、制片过程中围绕和配合剪辑的一种形象思维。电视新闻从构思选题,到采访拍摄,后期剪辑成片,这个生产过程,就是剪辑意识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二小之歌》的立意与结构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读过一位作家关于音乐的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说:‘音乐其实是一根朴素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针,一点点扎入我的皮肤、我的血液。直至我如潮澎湃的内心深处。这是一种给人激情给人沉思的疼痛。这疼痛直入人心,让人深切地感受到,音  相似文献   

13.
14.
15.
李茂华 《报刊之友》2014,(11):131-132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16.
消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带动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本文以《成视新闻》与《零距离》为例说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电视新闻节目感官主义制作倾向表现为:硬新闻软化、软新闻浅表化;视觉效果丰富化;听觉效果戏剧化等方面。电视新闻从业者应正确对待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感官主义倾向,使之正确地为新闻服务。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对电视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使电视科技节目成为了受益者,同时也使电视科技节目的摄制者面临着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8.
赵挺 《视听纵横》2002,(4):49-50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新闻的真实感则是受众在接受新闻传播时对新闻事件是否具有真实性的一种判断,直接影响其对新闻报道主体的接受程度。真实性是真实感的基础,真实感则反映真实性,只有真实的且让受众有强烈真实感的新闻报道,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并被广大受众所接受,但新闻报道具备了一定的真实性却不一定就有真实感。  相似文献   

19.
20.
朱镕基总理1998年10月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曾经寄语《焦点访谈》节目组,希望同志们做“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舆论监督、群众喉舌”。这既是中央领导对中央电视台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肯定,更是中央领导对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寄予的厚望。山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联合播出的电视新闻《山西假酒案》,就是一组主题重大。引导有方、监督有力、反响强烈的电视新闻力作。被评为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一、题材重大、主题深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然而,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