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育如果局限于学校教育,停留在传统课堂,很难走出困境。微课改变着语文的学习方式,拓宽了语文的课程体系,倒逼着语文的课堂改革。一、微课的呈现方式—微教 微课是微型教学课程,主要呈现方式是微教学,是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前提,确定独立的教学目标,预设单一的教学内容,融合丰富的教学资源,采用多样的教学样式,依托多元的摄录环境,教授学生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要点、方法的视频教学形式。微课,不是传统课堂的微缩,也不是课堂的片段剪辑,而是在五到十分钟教学时长中呈现一堂完整的教学形态。微课不是课堂教学的替代品,更不是有了微课就不需要课堂教学了,相反,微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可见,微课有别于在线教育,但又可以依托在线教育,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因为微课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以课堂教学为节点,微课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课堂教学前微课,目的是为课堂教学解决“先学”问题,改变学习方式;二是课堂教学中微课,目的是以先期充足的资料视频解决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课堂教学后微课,目的是补充语文学习资源,方便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延伸,教育教学的方式得到了转变和扩展。微课程逐渐被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之外的领域,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摆脱学生课堂环节内容掌握不牢固的困境。在现行的小学教育领域,如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的多样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为当下小学教育每日研修的教学任务。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是科学技术创新在教学方式上的资源开发,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技术,将文本内容转化为丰富多样的显性内容,这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微课教学的含义出发,分析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现状,然后就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同时就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一些策略,以期指导微课教学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任务重,容易忙乱无序,使学生掌握到的知识只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针对这一现象,可充分发挥微课“围绕一个知识点”而教的优势,将“微课”有机地融进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获得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面对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作为新的课堂教学形态——"微课"已经成为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学科教学发展和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但是,目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比赛、观摩和研讨活动仍然以正常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主,加上广大教师对"微课"的认识、理解、运用和思考处于不全面、不到位的现状,如何将"微课"作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新的途径和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小学语文课程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值得教师去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反思等各种各样辅助性教学资源,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本文以笔者工作室的语文微课制作案例为例,来谈如何制作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在2012-2013年我工作室承担了江西省全员教师远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篮球教学,阐述微课辅助性教学的特 点和优势,分析中学篮球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原则,进一步探究 中学篮球教学中微课辅助性教学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本文 的论述能够将微课教学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促进中学篮球教学 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微课教学呈现出全新的发展速度。微课教学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较大优势。高职历史课程教学中微课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内容的选择、重难点的确立、辅助性资源的准备等环节,还应不断反思,提高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提高高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教育媒介,特别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网络课堂资源的引入,使得高中教学课堂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辅助性教学资源,对于时间有限、内容繁多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来说,科学应用微课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受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影响,微课的应用还存在较大问题,影响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探索微课高效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课的出现,确实为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可以激活语文课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微课,制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使学生真正走进微课的学习,真正实现微课的"翻转作用",促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如何有效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高中语文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微课教学模式,激发高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1.
微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课堂教学形式更丰富,教学内容更生动,可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文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结合大量的教学实践,对微课教学进行了相关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微课教学措施,切实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进行微课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初中语文属于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作用,在深入发展新课改的当下,也提高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初中老师纷纷探究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微课来丰富语文教学,推动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微课因其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授课内容精悍等优势广泛应用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得到极大的丰富。一、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一些不足1.尽管微课的教学内容短小,并具有较强的完  相似文献   

13.
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快速进入语文知识的海洋,领略语文知识的魅力。文章对微课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析,指出语文教师要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将微课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探讨运用微课提升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微课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正确地掌握书写技巧,使小学写字教学更加有效。文章以微课资源为基础,分析当前小学写字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运用微课资源促进写字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谢廷勤 《西部素质教育》2019,(17):157-157,159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点,然后阐述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困境,最后提出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16.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方兴未艾,正悄然引领着教育领域的一场变革。微课因为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生动、教师便于制作等特点,在中职语文教学领域也是大有可为。教师在实践中应密切结合教学目标,努力拓展徽课讲授内容,发挥其优势,促进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微课的应用,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有效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感知语文学科魅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也得到顺利开展。本文主要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以及课外阅读指导这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促进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实现,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微课视频是在线学习的重要学习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明晰微课的制作理念、优化微课的制作方式,从而使微课视频更实在、更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以统编教材四下第三课《天窗》一文的微课制作为例,提出小学语文微课视频制作应遵循的设计视角和思路:任务视角,开启“言语表达”的趣味活源;儿童视角,搭建“能力养成”的梯级台阶;跨界视角,彰显“翻转课堂”的多重灵性。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A1):31-3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地更新,近年来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应用,微课因其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对于展示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习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各科目教学中广泛应用,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和欢迎。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让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被学生熟知并迅速识记,微课被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以及语文修辞教学等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主要涉及微课应用意义和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课前预习环节利用微课促进学生自主识字、写字,演示讲解课文内容的知识性难点;利用微课资源包,让学生对课文主题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利用微课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并预告课堂教学的问题;在课后拓展环节借助微课,帮助学生轻松有效地完成研究性拓展作业、操作性拓展作业、课外阅读类拓展作业、写作类拓展作业及复习整理等。它弥补了小学语文预习和课后复习中的指导缺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