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守敬学术成就很丰富。杨守敬在楚学研究领域有丰富的学术实践,楚学研究成果集中在古楚器物学、古楚历史地理学以及楚史、楚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型三个方面。对杨守敬楚学研究的关注,是在楚国学术史视野中,对杨守敬学术成就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书趣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他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3.
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他女儿办了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的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4.
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5.
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6.
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之大儒,不仅重视研习儒家经典,对老子哲学思想也有很多评述。在王夫之的学术体系中,一方面表现为对老子思想的批判,他认为老子思想中的轻礼、柔道、修身、养性等理论都不利于国家和个人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王夫之也肯定了老子"静为躁君"、"功遂身退"等思想的现实意义,对老子思想有一定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28):F0003-F0003
28.王夫之 一、生平介绍 王夫之f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晚年隐居湘西石船山(今衡阳县曲兰镇),故后人称船山先生。他的父亲朝聘,是位博学之士,以教书为生,学生称他武夷先生。他的叔父延聘,长于诗歌,学生称为牧石先生。他有两个兄长,对经学和文史也都很有研究。王夫之受父兄家教,聪明过人,4岁人家塾,7岁读完十三经,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在经学与史学上均有精深造诣。他援经论史,以史证经,把经学与史学的密切关系表现得十分透彻。其中王夫之《春秋》学见解直接成为他史学研究的思想根源,所以,研究王夫之史学离不开他对《春秋》学的理解。而《春秋》学对王夫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春秋》书法上,即《春秋》"尽而不汙"和"惩恶劝善",使王夫之史学研究形成了直笔和致用思想,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山古属楚地,英山方言中保留了一些古楚语词,通过历史文献来探寻英山方言中的古楚语词,对理清英山方言词汇的历史来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名人书趣     
王夫之以书为女儿的“嫁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述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在猜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会给他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袁枚自然是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李时珍“啃书”李时珍从小跟父学医,22岁当医生,博采经方、时方、单方、验方,外治内服,疗效显著。他发现《…  相似文献   

11.
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他的大女儿出嫁时,人们都想看看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女儿办点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说: “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求了王夫之的历史观与文学观之间的联系,认为王夫之的历史观渗透在他的诗论中,文学方面的诗体进化论和“一盛一衰”说与史学方面的“理势合一”历史观和“一治一乱”说,都是建立在“气一元论”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船山史论中辩证发展观,表现在诗论中就形成了他的“学古”与“通变”的诗歌发展观,王夫之诗歌创作论中的“自然”说和“真情”说,与他的这种诗歌发展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由于王夫之历史观中的内在矛盾,导致了他在文学上陷入“不可知论”,在诗论中出现了某些偏颇和自相矛盾之处。这也从反面证明了王氏历史观对他的文学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经受了故国沦亡的灾难和惨痛,从33岁起便隐居山中,后面数十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著书立说;一是对“及门诸子讲学”。因此,王夫之的教育思想同他的哲学思想一样,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同他的宏伟论著一样,都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永放异彩。  相似文献   

14.
王夫之对"四情"的看法是其诗情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四情"论也就是他对兴、观、群、怨的阐述。在王夫之的诗学著作中,很多地方都有对"四情"的阐述,这些阐述大都是从整体而言的。《诗广传》是王夫之早期的诗学著作,其中他对"四情"的看法还没有从整体上来阐述。王夫之延续了前人的一些观点,也有着自己一些独到的看法,这些看法与他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思索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文学领域有着精深思考,其文论思想往往在继承中有创新,于总结中寓突破。如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说,从佛家"现量"角度对艺术直觉作了细致辨析,不论是深刻性还是系统性都超过了钟嵘、严羽的相关论述。王夫之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论述也并非首创,但他以"圆"、"净"为核心所提出的"一意"说、"一笔"说等一系列创见,从广度与深度上完善了前人诸说。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重新阐释,将传统的诗歌功能论提升到了"四情"的本体论高度,并第一次对"兴观群怨"作了接受维度的创造性解读。王夫之还继承了明人对诗乐关系的思考,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乐体诗用"的观点,认为诗歌的美感乃至于存在意义都应体现为一种"乐"质,并通过多层特定的节奏运动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所追求的是对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整体超越与刷新,以冀从根本上为民族及民族文化的自主、自为、自新、自强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根基。在他涉猎的每一学科都有惊人的建树与见解。王夫之的忧患意识,明道致用,批判创新,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哺育了包括曾文正、胡文忠、谭嗣同、黄兴、毛泽东、蔡和森等一代又一代湖南人。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1619——1692)是明清之际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学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都是当时时代的最高水平。在中国教育史上,他是我国古代具有较深刻理论的教育思想家,特别在教学思想上,他对一些传统的概念,加以发挥,赋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文论家。过去,人们对王夫之文论思想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创新性方面,而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则几乎被忽略。王夫之主张入世的诗学观,而八股文是入世最直接最有力的文章体裁。《夕堂永日绪论》是王夫之文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八股文观的集中体现。王夫之将八股文与诗同视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领域,因而他所提倡的八股文亦是立意高卓、格调清新而且诗意盎然的八股文。王夫之认为,写作八股文的过程中,作者可以渐臻技与道相合的崇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与书     
“嫁妆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一生著述224卷,代表作有《读通鉴论》等。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公元1 61 9—1 692年) ,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后人称为王船山。王夫之年轻时考取过举人,以博学多识著称。农民军张献忠大军过湘时,曾邀他参加农民军,为他所拒绝。清军入湘,他曾召集起义军抵抗,失败后曾参加南明桂王的政府。后来见事无可为,决计归隐,遁藏深山,窜身“瑶”洞,始终未剃发,得“完发以终”。王夫之是中国哲学史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在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他的许多精彩言论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生动注脚。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