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确切地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它涉及的范围有天文、历法、炮术、物理、水利等应用科学技术 ,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然而 ,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明末清初之际西学能够跨越万里输入中国?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又为什么能够加以吸收而没有像后来一样将之视为“奇技淫巧”加以排斥呢?本文对此略作分析 ,供参考。首先 ,耶稣会传教士在这场西学东渐运动中客观上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欧洲文艺复兴兴盛之时 ,西欧的宗教改革也以波澜壮阔、不可阻挡之势 ,横扫西欧各国 ,形成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2.
读罢《江苏教育》(2005年1B)上秦文老师的《经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一文,文中秦老师针对徐斌老师提出的"不能对学生的低效甚至是错误的结果不置可否,更不能'无果而终'"这一现象(见《江苏教育》2004年9B《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二)》),提出"经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并指出"无果而终"的担心"有些多余了"。比较两文不同的看法,给我们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和困惑"能"不置可否"吗?面对的"挫折和失败"又应如何看待"无果而终"?下面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王天兰 《考试周刊》2014,(72):50-50
<正>"视野决定高度"。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往往决定一节课可以达到的状态。记得一次听课中,两位老师面对《小石潭记》一文,在拓展提升部分不约而同地链接了柳宗元的《江雪》,先摘录其中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断:师: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生1: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还要钓鱼?师:是啊,为什么呢?哪个同学能帮帮他?生2:我知道,他家穷,不钓没得吃。生3:雅兴。生4:老师,现在江面结冰,不可能钓鱼。  相似文献   

4.
《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是一个氏族的名字.商族为什么叫做商?若干年来,大家一致认为,商是一个地名.因为《史记·殷本纪》说:"殷契……封于商."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商人居丘,胡厚萱老师曾详加论证(见《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四册,《卜辞地名与古人居丘说》).甲骨文中京、高等字,就是高阜上房屋的象形.京、《说文》说:"人所为绝高丘也."高,甲骨文为地名,《说文》说:"崇也"凡此?形,都是高阜的象形.  相似文献   

5.
对于"惩罚"的词义,《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通过处罚来警戒。"而对"处罚"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加以惩治。"那么,对犯有错误的学生,老师能不能惩罚,该不该惩罚呢?  相似文献   

6.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本文只就明末清初时期的西学东渐现象简述一二,以加深同学们对此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1927年12月瞿秋白《关于武装暴动问题》一文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经1927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文的发展,到1930年5月毛泽东写成《反对本本文义》一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初步实现,1945年"七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拜读《班主任》2014年第4期王德明老师《警惕"冷暴力"隐性危害》一文后,我思绪万千,感慨颇深,不禁回忆起自己中学时代亲历的两件事。读初中时,有一次,向某位老师请教一道题,这位老师边看题边漫不经心地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能考上高中吗?"我没有吭声,而是暗暗告诚自己:冷静,冷静,只要给我讲题就行。老师很快把题讲解完毕,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呢?比如  相似文献   

9.
董娇 《考试周刊》2014,(36):164-165
一位小学生为了赢得老师的表扬,把"偷"来的十元钱交给了老师,为什么会产生学生"偷钱交公"的现象呢?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真是为了赢得荣誉和学分而"不择手段"地做"好事",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0.
向承凤 《湖北教育》2003,(17):23-2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学习方式,促进其主体发展呢?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荷花》一文的教学,老师布置学生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后,提出:作者为什么说这幅画是“活”的画?为什么说荷花会“冒”出来。而不是“长”出来的呢?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让学生带  相似文献   

11.
一、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在教学《我的老师》这篇记叙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我的老师》一文共写了七件事情来表现蔡老师的美好品格,这七件事在文章中是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你能说说理由吗?以此来引导启发学生理解多件事情顺序安排的方式和结构特点,体悟多件事情写…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执教《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课本中见到的古文第一人称代词大多是"吾",一般不用"我";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但用到"我",还"我""吾"同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顿时让课堂沸腾起来。而同文异构的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此篇时竟然将板书误写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屡次把课文题目读  相似文献   

13.
刘波 《新高考》2010,(2):37-38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确切地讲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它涉及的范围有天文、历法、地理、炮术、物理、水利等应用科学技术,即所谓“经世致用之学”,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明末清初之际西学能够跨越万里输人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拜读了刊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0期)庄平悌老师的《"别里科夫是中国式小人"》一文,受益颇多:庄老师能够在课堂中凸显新课程"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念,新课程呼唤的课堂生成扎扎实实地出现在了庄老师的教学中,笔者不得不为庄老师的教学智慧点赞。然而,庄老师的这堂课、这篇文章也触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甚感有与庄老师商榷之必要,并以此就教于方家。思考一:解析"套子"是在"炒冷饭"吗?  相似文献   

15.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11期发表了李祖布老师的《别把"道德经"念歪了》一文。在文中,李祖布老师对《生活与哲学》中一处引用慧能"仁者心动"的引言提出了异议,认为"用宗教的内容作为说明反面问题的素材,放大了宗教的消极作用",简单地"把慧能回答‘心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而加以否定是肤浅的认识,也把慧能教义中的‘道德经'念歪  相似文献   

16.
<正>为什么一提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去为"我"买橘子的父亲的形象?为什么一提到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我们就会立刻想到"站着喝酒而穿着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排出九文大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孔乙己的形象?那是因为朱自清与鲁迅对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成功运用了细节描写。作家李准说:"一个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亚于一场戏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质疑问难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质疑的切入点,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1.问在学有困难处。如:生字、新词,句子等。2.问在中心质点处。如:《背篼》一文,为什么背篓里盛着的是幸福的童年,而不是柴禾?《葛洲坝工地夜景》一文,课文写葛洲坝工地夜景,为什么我想高喊“人民万岁”?3.在描写矛盾处。文章的看似矛盾处常常是作者着力的地方,需要仔细推敲品嚼。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这个年轻而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里可以抓住“年轻”和“伟大”质疑。又如《鸟的天堂》一课,为什…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3年第1期"名师示范"栏目刊登了管建刚老师的《指向写作:一句话"变"一篇文——我教<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拜读之后,我想起了王崧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作为课程和学科的语文,边界意识是必须的。"那么,管老师的课,边界又在哪里呢?一、从课程标准看《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管老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作文教学远离生活,学生作文兴趣不高,写作过程与现实生活脱节,缺少生活气息,学生写作纯粹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完成老师的任务,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造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曾经问过学生,大多数学生回答是没有什么可写的。真没有什么可写的吗?其实,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写作的素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第1期的《语文学习》上刊登了张正耀老师的一篇文章——《"有趣"能"总领全文"吗?——关于〈金岳霖先生〉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张老师旁征博引,通过引用大量资料,对苏教版教材配套的参考用书给予《金岳霖先生》一文的结论予以否定:"有趣"不能总领全文,也不是文章的"文眼"。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的确需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对于张老师质疑教学参考用书的勇气,笔者颇为钦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