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经历了从集权到分权的改革,虽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存在政府财政投入责任缺位,教育经费结构性矛盾突出,财权、事权分离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进一步优化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应强化政府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的经费筹措体系,重塑高等教育的分权模式,完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存在投入不足、投入失衡及投入效益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财政分权和政府行政集权的矛盾,二是财政分权体制缺乏法律保障,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投入差异大,四是政府拨款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五是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六是经费预算编制欠科学细致,执行中审计监督欠力度,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缓和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矛盾,完善财政分权法律制度,强化教育投入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以及改革财政性教育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财税体制的改革和高校大部分下放,中央属高校和地方属高校财政性经费及生均经费差距日趋明显。差距扩大给地方性院校带来了诸多不利。多级政府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高等教育的投资责任。对目前我国高教经费出现的危机,从财政分权视角进行探析,可以提出三点政策建议,即中央政府加大放权力度的同时加强政府的投资力度;基于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责范围;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帮助高校增强还贷能力,缓解高校负债运行压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形成了竞争型地方政府,而各地方政府“因竞争而增长”的博弈过程又加剧了高等教育地方化趋势,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高速扩张。本文结合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财政分权视角,探讨了“竞争型政府”竞争程度对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没有对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产生直接影响,而“竞争型政府”竞争程度可以显著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水平,并在财政分权对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水平的负面影响中产生调节作用;滞后一期的系数估计值有较大的下降,表明地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很可能是地方政府即时性竞争政策的结果,且在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具有异质性。高质量发展阶段中的高等教育治理要求战略型中央政府调整竞争“尺子”(指挥棒),正确引导地方政府展开竞争,避免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中的竞争观念带进普及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财政转移支付是高等院校获得财政支持的重要途径,是发展高等教育的经费保证,也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在财政分权政策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非常有限,高等教育成果溢出效应比较明显,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区域经济的优势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将严重影响这一地区地方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势必出现穷省办大教育的现象。为此,本文将列举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认真分析其不足和原因,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佳 《高教论坛》2012,(8):134-137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英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实行财政减缩政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相应减少。政府进行大学学费和资助政策变革,提高大学学费,扩大贷款和补助额度,目的是在财政投入减少的情况下保证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以及兼顾公平。改革的有关思想和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财政的研究热点,基于"后4%时代"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政府财政分权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和高等教育规模对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具有的显著影响。运用Shapley值分解结果显示,政府财政分权度对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差异贡献最大,且其解释力在不断增强,中间依次为地区产业结构、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和高等教育规模,地区产业结构对差异的解释力有所减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贡献最小,但对差异的解释力最为平稳。各因素在观测年份的排名顺序大体上保持稳定,均起到扩大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差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SBM模型)测算1999年-2012年中国地方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率发现,我国省域间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效率出现空间集聚格局,地区间办学效率差距有所缩小.同时,采用空间计量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努力程度、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财政分权变量对我国区域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效率具有挤出效应,并且财政分权变量表现出负的空间外溢性特征;相反,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区域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效率并表现为正的空间外溢性特征.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与完善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等途径有效提高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实施分税制后各地政府对其所属高校的财政投入现状与投资能力出发 ,为了逐步缩小因各地财力发展失衡而导致地方高等教育事业日渐增大的差距 ,在建立科学与规范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理论的同时 ,结合我国国情设计了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方案 ,并进行了模拟转移支付与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涉及政府间分担的高等教育公共支出比例及其承担的高等教育分项支出项目。依据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和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分析了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要求。以瑞士、比利时、德国、西班牙四国为例,介绍了分权化国家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政府财力配置、历史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影响,总结出分权化国家政府间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五个基本特点。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支出责任划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董天鹅 《职教论坛》2012,(10):73-76
在目前财政分权的体制下,中职教育免费由省级政府统筹,省级政府的财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免费政策的顺利实施.因此本文以省为单位分析各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保障能力:一是考察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总投入,包括中职财政投入总量及占GDP比例、中职财政投入负担情况;二是考察地方财政对中职教育的生均投入,包括中职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中职生均预算内经费及其相对指数.以此判断各省中职财政投入保障能力的强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中职教育免费对省级财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一般认为,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机制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方面的支出。本文利用博弈论分析地方政府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偏好行为,这种分权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迅速,但没有增加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西方国家通行的两种机制在中国不能发挥作用,地方政府标尺竞争的压力使得财政支出重点放在物质资本投入上,从而减少人力资本的投入。同时,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制降低了地方政府对公办高等教育的激励。  相似文献   

13.
厘清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的演化逻辑,能更好理解高等教育地方化背后的学理逻辑。结合中国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可检验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支出水平的非线性关系,描述以财政分权度为核心变量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的演化逻辑。当财政失衡度低于阈值(47.8%)时,表示地方政府拥有较充足的高等教育资源调配能力,可能倾向于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水平,表现出竞争型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行为,并参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反之,若是受制于“吃饭财政”的生存型地方政府,则倾向于维持现有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两者结果表征为省域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的动态非均衡。展望未来,中央政府迫切需要完善晋升考核体系、加大专项转移支付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并在城市群空间格局演进中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财政危机.各国政府纷纷调整了公共财政支出政策,时高等教育财政配置的关注从宏观增量转向使用效益的研究:笔者以高校内部财政配置结构比例的分析为视角,对近10年来我国高校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再配置提供决策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政府财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而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则受到一定的财政思想影响。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为主线,根据社会转型期的特点,从经济学、财政学、哲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财政思想在公共财政、分权、成本分担与多渠道筹资、公平、全面协调发展、法律保障等方面变迁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少、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省域之间地方高校经费投入差异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以省级政府为财政主体.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地方高校投入;设立地方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提高教育经费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7.
论财政体制改革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多年来,我国财政体制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一是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二是建立健全了预算管理制度。财政体制改革各项措施的实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政投入责任从中央转移到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出现"缺位";财政性高教经费投入不足,历史欠帐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与财政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后形成了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筹资模式,为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财政陷入困境,必须在高等教育结构模式上进行调整并进行相应的财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中部六省2000~2009年度的面板数据,对影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利用时间固定效应的幂函数与指函数模型研究表明,滞后一期的生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城镇化水平正向影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而实际人均收入、政府规模和生师比负向影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同时考察财政分权度、政府竞争度与政府规模两两之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交互作用时,政府规模与政府竞争度对生均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通过比较研究还发现,不含控制变量项的时间固定效应幂函数与指函数模型是最优的,财政分权度和政府竞争度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高校财政大幅削减,入学和就业困难等问题十分严峻.为缓解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基于美国经验和我国现实需求,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提升高校入学和接纳能力,解决好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做好"后金融危机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