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视角,分析了牡丹图案在礼仪服饰上的应用及其在传统礼品、日常生活器皿、现代高科技产物上的应用。牡丹图案作为中国传统图案的代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既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如意、大富大贵等象征寓意,又体现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玥 《华章》2011,(36)
从韩国传统服饰元素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紧密联系.通过韩国服饰中男女服饰式样、色彩与图案的分析.首先阐述了韩国传统服饰款式构成特点,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图案表现的文化意蕴.其次以现代服饰中的细节讲述韩国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对服饰图案的分析,通过与传统图案装饰的对比,总结出现代图案装饰的特点。对图案研究和服饰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服饰设计这一领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中国画讲究"触景生情、寄情于物"的绘画境界,从绘画内容到技法形式,"虚实关系"一直贯穿其中,技法包括重"实"的工笔形式和重"虚"的写意形式。传统中国服饰中图案占据相当的分量,古时由于面料工艺受限,多以工笔的形式出现。现代服饰图案则呈现出百家齐放的发展趋势,可借鉴传统中国画的绘画内容和技法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付诸实现。笔者将贯穿于中国画中的虚实关系作为切入点并展开,有益于归纳和提炼中国画中的虚实要点,进而拓宽服饰图案的运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丁莺 《考试周刊》2011,(34):40-41
中国传统图案历史悠久,图案的思想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的反映。周代传统图案不仅象征奴隶主阶级的权威,在服饰中区分贵贱,而且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直接反映。周代传统图案形式多样,表现出雄伟、稳重、庄严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新时代条件下研究传统民族服饰图案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丰富与改进现代服饰设计及振兴与繁荣民族服装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美学通则,并谈及两者在新时代的融合是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于服饰图案这一图案学科中的重要分支,论述了服饰图案风格的构成因素,探究了服饰图案风格的四类表现方法:即传承演绎古典风格、丰富创新传统风格、借鉴拓展异域风格、捕捉传达现代风格。实现从不同的风格观念到表现形式及手法都出现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和谐交融。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31):195-196
中国的服饰图案在经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漫长发展之后在清朝时终于迎来了发展顶峰。清朝时期统治阶级将服饰的用料、纹样以及图案等都做出了详细又严格的规定,由此也成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尊严与权势的关键性内容。基于此,本文将会对清朝时期服饰图案纹样做出系统性的分类,然后制定出来一个严格的研究框架,以此探讨图案在服饰当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尤阳 《文教资料》2011,(30):102-103
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中,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符号,而成为一种凝聚着人的情感和思维意识的独特艺术体系。因此,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具有不可限量的艺术价值。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苗族服饰图案的传承,以及在现代设计境遇中的应用,作者提出了基于云南苗族服饰图案暨图形元素再创造的迫切性、必要性和方法,同时做出了大量传统图案元素在包装、广告招贴及装饰设计中应用的作品案例,并提出了在具体设计应用时需要注重的方式方法。这一研究.对苗族服饰图案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构建民族化特色的艺术设计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苗族服饰丰富多彩,保持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织、绣、挑、染等技法,且常在一种主要工艺手法的基础上,穿插其他的工艺手法,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具有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的民族艺术特色。这些服饰图案反映出苗族对自然的原始认识。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平岩社区高兰村苗族服饰的调查整理,初步探讨高兰村苗族服饰的工艺图案艺术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绚丽多姿的焰火、色彩斑斓的服饰、充满想象的吉祥数和吉祥色、神秘莫测的太极圆阵和太极表演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元素,为这部“艺术之美的杰作”增添了无限光彩。从民俗学视角解读这些民俗文化元素及其内涵,可以看出,它们深刻表现了中国人乐生祈福的文化心理,中国民众对和谐的崇尚、团圆的向往、未来美好的企盼,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精神和大国文化的气度。  相似文献   

12.
女明星礼服设计集实用性和艺术观赏性为一体,而当今传统民间艺术形成的宝贵文化和独特风格,对现代礼服设计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很多优秀的设计师融合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理念,其作品不但大大提升了明星的知名度,同时也使人们满足了追求艺术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3.
宫廷服用文化是宫廷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视阈及独特载体。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宫廷服饰以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含义与古诗词曲融为一体。文章将从穿衣者阶级色彩、服饰外形以及服饰材质三个方面来探讨此类诗歌的翻译方法及技巧,向译语读者传达宫廷服饰的别样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服饰艺术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应当通过全国性的综合立法,加强对包括蒙古族服饰艺术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并明确其立法原则和保护制度,同时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产权制度来解决蒙古族服饰艺术私法保护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在这一运动的;中击和影响下了,传承数千年的中国民俗也开始出现裂变,中国人的服饰、饮食、婚姻以及社交礼仪生活习俗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若干的现代元素。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俗由传统走向早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剪纸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民间剪纸所运用的丰富的表现手法,所体现的造型观念,传统文化内涵,都生动地反映了传统民族文化最为本质的、基础的内核。从中国民间剪纸符号的形式特征、符号语言的意象性特征和符号哲学体系特征三个方面剖析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民间刺绣中的蝙蝠图案,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继承中国吉祥观念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使蝙蝠图案在造型上结合了云纹纹样,民间艺人利用这一视觉符号来表达特定的吉祥观念,云纹纹样不仅作为主要结构出现在蝙蝠图像的头部和翅膀处,同时也成为重要的辅助图形,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独特、鲜活的民间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早在周代就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服饰制度,奠定了后世服饰礼仪的基本框架和构形。后经过秦、汉、唐等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中国传统国服文化完整、自足的价值体系。传统国服文化将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凝结于服饰的礼仪、制度、形式,确立了一系列具体的表达形式和操作原则,高度地仪式化、秩序化,形成了一致地对于国家、集体的价值认同形式,使人们在履行这种服饰礼仪的过程中体会到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同和自主确信的自我形象,从而达成对自身生活世界的持续观照和表达,这正是当代国服文化建设的首要的精神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各地区各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和风尚习俗,是民族民间舞蹈服饰艺术产生的基础和土壤。舞蹈服饰反映出不同地域色彩、风尚习俗和传统遗存。  相似文献   

20.
兴化府城隍庙角叶使用了独特的象首纹进行装饰。作为传统祥瑞体系的重要部分,象纹在中国纹饰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古代青铜器常以象首作为器身装饰,汉代佛教的传入加深了中国本土对于象的崇拜,民间传统中也有以象为核心的符号体系,海上丝绸之路也促进了象图像的传播。基于区域范围内民间信仰的局限并综合以上因素可以推测,兴化府城隍庙象首纹角叶是佛教等多元宗教、民间传统乃至青铜礼器艺术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