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反面快带弧圈球技术的提法: 直拍快攻运动员反面快带弧圈球技术系指将正手快带弧圈球技术移植于反手反面的击球技术。这是在新的技术形势之下提出和诞生的。从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直拍快攻运动员(这里主要系指左推右攻型)在对付弧圈球技术上有了可喜地进步!正手在挡弧圈球的基础上发展了反带、反拉和攻打弧圈球技术,反手在推侧旋、减力挡的基础上发展了加力推和快推大角度线路。这些技术丰富发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直拍横打攻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诚  李强  危小焰 《体育科研》2004,25(5):38-41
研究目的:研究乒乓球直拍横打回击弧圈球技术。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MotionAnalysis系统对两名国家级运动员的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回击弧圈球两种技术动作进行了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位回击弧圈相比,直拍横打技术各阶段的挥拍速率都比横拍的小,远台时比较明显,近台相差不大,直拍横打技术比较适合在近台、中台时回击弧圈球。直拍横打在整个击球动作中前臂外旋幅度较大。推测可能是造成挥拍击球速度小的原因,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直拍两面攻(反手反面攻)打法从击球发挥手臂功能的适应水平、战术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这种打法优于正面攻,是可行的。训练了1名直拍两面攻(反手反面攻)打法的运动员,并取得了好成绩。简述了这种打法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训练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4.
就掌握乒乓球直拍反手弧圈球技术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直拍反手弧圈球技术的动作要领;介绍了直拍反手弧圈球技术的训练方法,及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直拍弧圈球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前三板打不死对方以后自己就陷入被动。问题的关键在于扑正手后回反手这板球处理不好。我从各类动作本身的特点上考虑,设想用反手拉下降期的低球,用反手攻高点期的半高球,用反面打扣上升或高点期的机会球。在具体  相似文献   

6.
直拍反面攻技术突破了反手正面击球的传统形式,它有利于拍形的前倾,能充分发挥前臂伸的力量,增强左半台进攻能力,不仅比反手正面攻球力量大,而且可以打出用正面难以完成的技术。近十年来笔者在少儿运动员就如何尽快掌握直拍反面攻这项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体会和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掌握正确的握拍法是学好直拍反面攻的前提 要打好乒乓球,掌握正确的握拍法十分重要。在握拍教法中,要注 重和加强对直握拍的讲解和指导,以利尽快掌握动作要领,少走弯路,为日后技术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正确握拍的同时,拇指与…  相似文献   

7.
弧圈球具有稳健性好、上旋力强、攻击力大的特点,结合其特点,分别对加转弧圈球、前冲弧圈球、侧旋孤圈球、直拍横打拉弧圈球的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分析,阐述弧圈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国际乒联“禁胶令”的施行将对乒乓球技术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明确使用无机胶水后的乒乓球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运用运动学三维常速摄像解析法对4名山东省乒乓球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无机胶水与有机胶水正手弧圈球技术的研究。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同一名运动员使用两种胶水做弧圈球技术动作,动作统一稳定,已达到动力定型,两种胶水对同一运动员的弧圈球技术动作无明显影响,但在最大击球速度方面,同一名运动员使用无机胶水粘合球拍的最大击球速度明显小于使用有机胶水粘合球拍的最大击球速度。  相似文献   

9.
击球时控制好拍形,一边挥拍一边制造小弧线向后引拍时,肘部置于身体前方、手腕朝身体内侧弯曲当今世界乒坛的直拍横打第一人王皓,接发球时也同样积极地运用直拍反面进攻技术。在不来梅世乒赛上,他向世人展示了其用反面接发球的技巧。让我们从这组连续图中,对他的台内反面拉技术管窥一斑吧。  相似文献   

10.
直拍反面攻技术突破了反手下面击球的传统形式,它有利于拍形的前倾,能充分发挥前臂伸的力量,增强左半台进攻能力,不仅比反手正面攻球力量大,而且还可以打出用正面难以完成的技术。近十年来笔在少儿运动员就如何尽快掌握直拍反面攻这一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体会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所谓“用身体重心打球”,主要指在向前挥拍击球时,应有意识地利用身体重心的移动来提高击球的力量和动作的稳定性。从技术动作的发展历史看,过去,击球主要是强调手臂动作,而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现在不仅要求运动员在击球时应速度快、力量大,而且要求动作的稳定性好,能粘住球。这样,身体重心在击球动作中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欲发挥身体重心在整个击  相似文献   

12.
直拍反面攻技术突破了反手正面击球的传统形式,它有利于拍形的前倾,能充分发挥前臂伸的力量,增强左半台进攻能力,不仅比反手正面攻球力量大,而且可以打出用正面难以完成的技术:近十年来笔者在少儿运动员就如何尽快掌握直拍反面攻这项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体会和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戴临中 《乒乓世界》2013,(5):151-151
乒乓球的技术动作都是由四个基本环节构成,准备、引拍、击球、还原,其中击球是核心环节。拉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击球”环节我认为可以用七个字描述:蹬、送、扭、转、甩、收、拧。  相似文献   

14.
反手弧圈球是进攻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拉弧圈球不仅可以直接进攻.还可以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适当改变击球动作和触球部位,从而达到主动防守或防守转攻的目的。对于初学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弧圈球技术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身体协调性的调整,手臂、手腕的运用等等。任何一个教练员在进行动作讲解时.几乎都是理论教学,即使是“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也还是需要学习者自身去体会真正的击球感觉。 反手弧圈球技术以反手拨.挡为基础,此项技术的核心内容就是“摩擦”,通过摩擦制造弧线、制造旋转。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乒乓球运动中的直拍反打(直拍反面击球技术)是成功的创新。刘国梁1992年在成都运用这一新技术战胜众多欧亚名将,1996年夺得奥运冠军、世界杯冠军,以及马琳、阎森、冯哲、杨影、王飞等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申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新技术,取得的较好成细,便是明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理论论证后认为,直拍反手正面拉弧圈球技术是可行的,并提出了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直板横打趸用反手的反面击球。其特点是:反手位下旋球可以拉弧圈球,并且对于机会球还可以连续进攻,但是直板横打最难掌握的就是拍型的控制。拍型调节要从握拍开始。随着不同的来球,运用不同击球方法来改变拍型。所以,正确的握拍方法很重要。具体的握法是:拇指要往里握得深一点,食指在球拍的边缘,球拍不能整得太紧,可以起到控制拍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怎一个“削”字了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宏达 《乒乓世界》2003,(10):10-11
自43届天津世乒赛丁松灵光偶现之后,“削球”两个字在中国乒乓球界乃至世界乒坛沉寂了八年之久。这八年间,以弧圈球为代表的攻球技术又有了长足进步,对弧圈球的发展与制约,成了中国乒乓球的核心话题。无论是中远台相持能力的强调,还是直拍反面技术的革新,都没有脱离这一范畴。相比之下,削球这一防守型打法沦落为少人问津的偏门,这在代表最先进技术的男子领域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赵晖 《乒乓世界》2006,(12):78-81
A 横板正手平挡弧圈球正手平挡弧圈球是防守弧圈球的基础技术。平挡弧圈球的动作幅度较小,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中,使用正手平挡弧圈球的几率很小,因为这样的防守方式速度慢,缺乏攻击性。而在业余选手中,平挡弧圈球是最容易掌握的一项防弧圈球技术。组图 A 中可以看出,正手平挡弧圈球时,上半身前倾,身体几乎平行于球台端线,身体重心相对较低,手臂的位置相对较高(图1);击球前,右肩略微下沉,手臂随腰部的转动向后引拍,但引拍幅度很小,身体重心放于右腿(图2-3);触球时,要保证在身前击球,手臂和手腕相对稳定,用球拍拍面正对来球(图4),腰部顺势自右向左转动,用身体顶住来球(图5)。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近别快攻时代,为了使击球更灵活,中国式”圆形直拍的拍面都设计得比较小(现在市场上粘好海绵胶皮的成品拍大都是这种球拍)。随着弧圈技术的发展,打法更加凶狠,因此,直拍的击球重心有向远变化的趋势。过去,我国生产的横拍拍面要大于直拍,如今,直拍的拍面明显加大、加长,特别是用于打弧圈球的球拍。为了提高中台的进攻威力,其拍面形状要比传统近台快攻的球拍长一些(大多数专业运动员的球拍都是这种拍面形状)。 还有一种是发展了攻击力的圆形直拍。这种拍面与传统的拍面形状有所不同。它的双肩略窄,拍头略宽,形成的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