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战争考验着军人,只有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军人才能有悲悯的情怀和果断的决议。历史上战争中的人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未来战争中,如何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才是军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很多著名军校,人文课程占有重要的比例,除了课程设置,军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更需要将人生观和开阔的历史文化视野渗透在军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军人的各种能力,这在当代信息化战争中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心理是现代战争空间的扩展,它是人的要素。未来战争,不论武器装备多么优良,战争样式怎样变革,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仍是人。因此,为适应打赢要求,军人必须审时度势接受心理矫正,使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残酷激烈的战争中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应急能力、认识能力和防御能力。当前,加强对军人的心理管理和训练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是鞋     
我是一位军人的鞋。当战争的号角吹响时,我随着军人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目睹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战又一战,战争在军人身上留下了伤痕,在我的身上留下了破洞,而我却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过去,我陪伴军人度过了无数个激情燃烧的日夜。  相似文献   

4.
军人的心理素质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实践证明,战争的科技含量愈高,对军人心理素质的要求也就愈高.朱德元帅指出: "练兵必先练心,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  相似文献   

5.
战时军人生活福利待遇是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阶段军人工资(津贴)待遇、福利待遇和保险待遇的综合。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我军是人民的军队,军人职业要求军人必须具有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与牺牲的精神,但这并不是否认军人的物质利益,军人从事的劳动应该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军人的经济权益应该受到尊重与保护。研究战时军人生活福利待遇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急需解决的重要问胚.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的现实要求,是保障战时军人及军人家庭生活需要与解除军人后顾之忧的必要保证.也是加强军队质量建没的客观需要。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军人体能对战斗力影响的正负效应,指出当代军人适应高技术战争的体能要求与体育训练的特征,并就目前军人体能建设的现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战争年代,军队、军人战场价值是壮烈的,易见的,为军人价值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如今,和乎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军人价值又何以显现呢?有人认为军人价值降低了,甚至有人认为军人价值消失了,等等。因此,认真分析军人价值观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战争是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时代战争之后出现的新一代的战争.它对于军事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外语作为一种信息媒体和交际手段,是现代军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中国属于汉藏语系国家.象形方块字的文字特点和闭关自守等历史原因使得我国的外语普及至今还很落后.这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军人的外语能力放在打赢高新技术战争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9.
王尧  席希 《教师》2014,(2):13-13
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变革,信息技术大量应用到军事领域,这对军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阐述了面向信息化战争,提高军人心理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战争恶德。极端民族主义、唯意志论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战争恶德的思想基础。其主要思想包括:和平意味着毁灭,战争是崇高而道德的行为;领袖是首要的,军人要为之牺牲一切;在战争中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战争恶德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持续提供了思想动力,并加剧了战争的野蛮与灾难。  相似文献   

11.
缺失了战争背景的衬托,军人形象的再造成为创作者探讨的热门话题。小说《最青春》把视角聚焦到一群80后、90后军人身上,生活琐事的无聊、官兵之间的智力角逐、网络战的想象构成了当下军人生存和理想的状态。消费文化语境中军人传统价值的断裂与个体欲望的膨胀是作品思考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沙漏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位在收发室工作的军人叫米诺。他肩负着沉重的任务,每天都得马不停蹄地整理战争中死伤者和失踪者的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心理战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其威力不仅危及军人,同时还波及民众。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心理战的对象不仅是军人,也包括民众,不仅其作战过程伴随整个战争的始终,其作战样式也变化多样,且极具欺骗性。它直接影响预备役部队及民众在战争中的行为反应速度及作战能力,甚至对指挥者的战略和战术决策产生干扰作用。因此,实施心理战教育训练,增强预备役部队及民众的心理战意识,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将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战争影视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参战军人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小金属牌——军人身份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士兵牌”。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许多尸体无法辨认被随便掩埋,这时,“士兵牌”对亡者的身份确认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天,很多现代化科学技术融入到“士兵牌”,使这小小的身份牌今非昔比。  相似文献   

15.
3他回忆起自己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彻头彻尾“军事化”的。他出身于德国“军人世家”,祖父、父亲、伯父、哥哥都是德意志正规军的高级军官。自幼耳濡目染多半是战事新闻、战争形势、战略战术、军事训练、军人素养、军人风度。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他青少年时代的行伍生涯,成了他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形成了他笔下丰富多彩的军人生活画卷。沈从文军人小说不同于中国传统军人题材小说,其独特性在于:沈从文多以写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日常生活为己任,不写英雄人物,不是英雄传奇;有意淡化战争,美化苦难,将军人生活诗意化。沈从文军人小说独特性的形成与其人性论视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铁血雄心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在和平年代,他们甘愿放弃繁华,默默地在祖国的一隅,守卫着这片热土的安宁;在战争年代,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用生命和鲜血维护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他们就是--军人!军人,这个名词,在我们的心中,永远与崇高同义!  相似文献   

18.
军人的心理素质是构成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实践证明 ,战争的科技含量愈高 ,对军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就愈高。可以预见 ,在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中 ,良好的心理品质将是制胜的必备条件。因此 ,在军校教育中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值得重视 ,而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培养新一代军人重任的教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不容忽视。关注教员的心理健康 ,从而提高教员心理素质和教育质量应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一、重视教员心理健康的必要性教员的心理健康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 ,教员和学员朝夕相处 ,举手投足、言行习惯都影响和感染着学员…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就当今军事变革时代人文素质在军事职业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人文素质是军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斗力生成模式中的软实力,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根本因素,必须将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军事硬实力的提升并举,同时人文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发展军人的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战争的艰苦性、残酷性、心理对抗性决定了军人保持血性的必要性。然而,舒适的生活环境、顺利的人生经历和片面的生命观念使新时期军人的血性有所弱化,表现为缺少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精神。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人血性的提升既需要在严明的军事生活中磨砺坚强意志、在近似实战的训练中锤炼忘我品质,也需要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激发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