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心明  徐明 《声屏世界》2021,(10):68-70
近年来,医疗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客观上促进了医疗纪录片的发展.《人间世2》作为一部头部医疗纪录片,将具体的医疗事件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切入角度和叙事方式不再局限于单个病患,而是综合了一类患者、患者家庭、医院以及社会等多重视角,分集展现作品主题,用纪实的画面传达真实的情感,以平静的创作态度、平视的创作角度、...  相似文献   

2.
3.
4.
之前人们提及较多的问题是国家形象、城市形象,而介于两者之间的省域形象也是一个独立且无法置换的命题.以内容公信力和传播持久性见长的纪录片文本,作为展现省域形象的重要栽体,对于省域形象的呈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纪录片对湖北省城政治形象的呈现进行的话语分析、效果分析,揭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刘江珊 《视听》2022,(6):136-139
《人间世》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策划拍摄的医疗新闻纪录片,全系列包括第一季、第二季各10集以及以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为视角的6集《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人间世》通过巧妙并用全知视角、限知视角,采用平列式叙事和渐进式叙事两种结构串联的形式,刻画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形象,兼具客观性与故事性,呈现给观众对话式的医患关系,进而在降低健康传播的大众门槛、推动健康促进、倡导健康关怀等方面发挥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在纪录片传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在新媒体视域下的医疗题材纪录片《人间世2》的走红因素主要为传播环境、传播内容、受众口碑、传播渠道,针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以期对我国医疗题材纪录片发展提供点滴参鉴。  相似文献   

7.
周兵的《外滩佚事》、贾樟柯的《海上传奇》和周亚平的《城市之光》是三部有关上海世博会的纪录片,这三部纪录片尽管内容和形式都不相同,但却不约而同地大量使用了娱乐化的表现手段,致使其应有的认知性下降。通过对这三部纪录片的分析,文章试图揭示纪录片娱乐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程程 《东南传播》2011,(9):101-102
《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都是奥运会前期,国外媒体拍摄的反应中国社会现状的纪录片,其中多处内容涉及到了中国农民。本文通过对两部纪录片的内容解析来分析两者构建不同的中国农民形象及其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9.
2015年1月15日至24日,韩国KBS电视台制作的七集系列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映,在该系列纪录片中KBS营造了一个相当正面的现代中国形象,展现了境外媒体审视中国的新视野和新角度。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媒介生态和业态环境下,纪录片中的媒介仪式成为建构国家认同的主要渠道之一.《行进中的中国》是中宣部国际传播局"纪录中国"传播工程的重大外宣项目,该片以媒介时间的组织、媒介空间的搭建和媒介参与者的引导,建构了一场媒介仪式,最终强化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情感.因此,《行进中的中国》的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11.
李心洁 《东南传播》2021,(12):116-118
纪录片仪式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起着凝聚社会集体、传承历史记忆、增进民族团结、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仪式功能.从历史重现、记忆再现、符号表现、情感凝聚四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大国仪仗》中的仪式传播,能够清晰看出,在社交媒体时代下,中国仪仗兵在执行各项仪式任务时所进行的仪式传播,在构建仪式场景,强化观众意义认同感,塑造国...  相似文献   

12.
曹钦 《东南传播》2013,(1):105-108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青年报》上以"留守儿童"为标题的153个文本从发表时间、报道体裁、报道倾向、报道切入点以及再现出题进行分析,得出媒介上留守儿童的形象多以被关爱的弱势群体及问题儿童为主,辅之以励志向上的正面形象,并进而给出了在日后报道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拟态环境,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①《南阳日报》作为中共南阳市委的机关报,是大众认知南阳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也是南阳市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选取两岸市场化媒介代表,南方都市报及苹果日报台湾版作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试图研究两岸市场化媒介关于林书豪的报道呈现出怎样的差异,这种差异塑造了怎样不同的林书豪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是一种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传播载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起到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以央视制作的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媒体对老年人形象的塑造不仅会影响社会大众的老年观,也会影响到老年人对自身形象的认知,从而影响到积极老龄社会的建设.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新民晚报》近十年有关老年人的新闻报道,并基于框架理论从报道数量、报道对象、报道倾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新民晚报》呈现的老年人媒介形象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仪式传播是通过一系列仪式符号来表达意义和传递情感以实现文化共享的传播活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立足于文物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年轻化的语态,营造了一个守护国宝、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媒介仪式,从而激活了观众深藏心底的民族文化记忆。本文从新媒体语境下电视媒介仪式建构的双重路径入手,揭示文博类纪录片的模式创新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女性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女性运动员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而体育人物纪录片作为大众媒介传播的形式之一,对于女性运动员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著名网球女运动员李娜的个人纪录片《娜就是我》为对象,分析其视觉形象呈现及原因,为未来大众媒介对女性运动员的形象建构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举玺  郑琪 《当代传播》2021,(1):57-60,69
2020年是中俄建交71周年.俄罗斯对中国的形象认知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公共外交模式的走向.考察中国形象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与变迁,参考俄罗斯著名社会调查机构及美国皮尤调查研究中心的有关数据,可以观察到近年来俄民众对华认知取向.俄国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是作为"他者"存在,并深受俄民族文化与地缘政治等多元...  相似文献   

20.
十集大型纪录片《雪板的尽头》全景呈现了冰雪运动纪实拍摄生产的技术书写特质,从遗产形成的技术性和传承性看,这部纪录片呈现出我国在冰雪运动的视觉传播方面的技术创新,技术书写表现了冰雪运动的空间美、动感美和人文美,也赋能纪录片形成内涵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冬奥会纪录片的媒介遗产功能的重要表现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