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就必须从新型的师生观入手,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即师生是价值平等的主体,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中的人,是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与教师之间是朋友与伙伴的关系,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2.
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化,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首先要确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教育的理念;其次要确立个性教育的理念,认识个性化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个性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潜能和培养特长;最后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生存能力强的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化,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首先要确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教育的理念;其次要确立个性教育的理念,认识个性化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个性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潜能和培养特长;最后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生存能力强的  相似文献   

4.
有教无类: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5.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6.
经营理念是指学校经营管理的观念,它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涉及学校的文化教育、专业建设、学生管理及职业道德等诸多内涵。它是整个学校运作的基础和原动力,完整的经营理念的建立,有助于学校确立正确的整合推销战略和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7.
特力更 《内蒙古教育》2015,(2):22-23,36
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受到信息化、全球化、市场经济时代的冲击,加之独子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自主意识、个体意识、独立意识增强,教育工作者需要因这一变化,以成就每一个人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平等意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兼顾服务与管理,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同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必然到来,它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数字化高等教育需要全新的理念,在发展数字化高等教育方面,需要确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念,追求人人受教育的平等机会的理念和走多元化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的理念;在具体形态的理念方面,需要确立教育家居化、课堂虚拟化和资源软件化等理念。  相似文献   

9.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教师是农村的知识精英,其教育观念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密切关系。当前,农村教师传统教育理念中尚有很多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的阻滞因素。农村教师必须实现教育理念的创新,切实关注新农村建设,关注农村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他们学会生存与做人。农村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主要指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师教育理念新的、特殊内涵的确立,主要体现为教育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观内涵的更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杨丽 《学子》2014,(11):36-36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以生为本,重视对学生全面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高中教育教学中,我们已经采用学分制,用比较完善的学生素质报告来评价学生。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评价机制还是不够健全。一、对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研究的必要性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将学生视为独立、具有个性的人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老师已经由严厉、严格要求转变为重视对学生平等相待,着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采用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和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它既涉及到经济发展、国家政策等宏观层面,又涉及到学校条件、学生个性等微观层面。我们既要尽我们所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又不能脱离我国的具体国情去抽象地谈论它。“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均等,正确对待差异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培养接班人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政治性期待,作为其理论要素的革命、无产阶级、接班人等概念,缺乏理性的教育学的内涵,与教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培养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普世性标准存在着差异,其通行容易造成教育活动的价值系统混乱.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教育需要超越以革命为主旨的阶级性标准,依据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政原则,以培养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素养的现代公民为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价值博弈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冲突和契合的关系。远古时代的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将自然世界"附魅",具有朴素的"自然价值"思想萌芽,而近现代,人的价值的过度膨胀,"世界"被"去魅","自然价值"淡化为外在的工具价值,由此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分裂乃至对立。必须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范式,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价值的"双赢博弈"。  相似文献   

14.
生态道德是道德规范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范畴。刘先平的《走进帕米尔高原》在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基础上,给与生态道德以现代的阐释: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知足知止,平等互利,为人类留一片诗意的柄居地。生态道德的建设,尤其要关注儿童。《走进帕米尔高原》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对童年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培养大学生法治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以法育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法治观的养成,应以信仰法律、服从法律、人权观、守法观、平等观、契约意识、申诉意识和诉讼意识为其基本目标构成,并将这些目标加以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社会中教育活动的社会基础的变化,电大工科的发展必然需要一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全新的观念看待专业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中,遵守指导思想上的开放性,全程性原则,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性原则,贯彻平等,协作,全面的观点,以CAD技术作为突破口,以创新的理念和手段培养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教育平等问题及政府的教育政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作为教育决策的主体,应该以公平性原则作为教育政策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分配优先权,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资源优先投入的重点之一;以"差别但平等"原则进一步拓宽少数民族在义务教育后的入学机会;以建立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实现民族教育平等的最终目标,并依靠完善的政策机制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目标。  相似文献   

18.
生态道德是为了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道德规范。它从道义上确立了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上所应承担的权利和使命,提倡人和自然的平等性、兼容性和和谐性。目前,我国道德教育面临着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缺乏生态意识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从学校抓起,加强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中国的教育平等问题,需要明确几个关键问题:公平与效率、权利平等与实质平等、机会均等与结果均等。在现阶段,在教育的不平等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必须体现"公平优先,效率兼顾"的原则,在公平的前提下追求效率;不但要重视权利的平等,更要关注实质的不平等,以及教育的不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既要关注微观个体的机会均等,也要关注宏观上结果的不平等,重视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教育补偿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学会关心”不仅是一种教育哲学观,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得到普遍重视。“学会关心”的内容极其广泛,依据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建立的关怀关系划分为三大类型多个领域。让学生学会关心,教师要采用恰当的认知策略和实践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建立彼此专注、尊重与理解的关系;保证关心关系的连续性;创设恰当的情景。实践策略包括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