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学完《三味书屋》,我心里就嘀咕着:会不会有学生在桌上刻“早”字,于是预防针先打下去。可“悲剧”还是发生了。教室里一个学生拿着小刀正在课桌上刻什么,走近一看,课桌的角上隐约可见一个“早”字。我轻轻地敲一下他的桌子,示意他把刀子收起来。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一个“早”字刻出了现代校园课桌文化的先祖。凡是学过或是读过这篇介绍鲁迅自勉自励的文章的学生,大都在课桌上雕刻一个或深或浅、或大或小的“早”字。当然,真正能像鲁迅那样因一字能立志的是少数。这不过是学生模仿名人的一种动作而已。课桌文化发展到今天,每个校园中的课桌或已“成灾”或已被“文化”泛滥。不管是木条桌还是微机桌,若是能找到一条未被开垦的“处女桌”,那真是“凤毛麟角”。对此,学校老师亦无可奈何。它尽管是一种对学校财产的破坏,但因其具有随意性、隐蔽性而无法制止。窥一斑可见全豹。透过课桌文化分析学…  相似文献   

3.
非常荣幸,我能继任第十八届"课桌文化"协会的主席,对此,我向有关领导和支持我的协会会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我自己表示热烈的祝贺!一百多年前,"课桌文化"鼻祖鲁迅先生在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早"字。他的这一壮举标志着"课桌文化"协会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小时候曾在课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自己不要迟到。不知从何时起,类似的“课桌文化”在校园里流行了起来。如果你有兴趣,不妨随我到班上走一圈,定能对它有所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校园中一直流行着一种文化———“课桌文化”。“课桌文化”的内容算得上“丰富多彩”:有谈情说爱的,有诉苦的,有发泄不满的……还有的同学把它当成一种嗜好,一有时间就在那里涂抹,简直把桌面当成了BBS留言版。据我所知,中国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课桌文化”出现在清朝末年,鲁迅在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时,由于经常迟到,就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以警醒自己不要迟到。一晃一百多年过去了,“课桌文化”在当今校园里广为流传,而且越来越盛。“课桌文化”的热衷者一般都是些什么人呢?有两类。一类是无聊者。这类学生一般都是学习不太…  相似文献   

6.
去绍兴“三味书屋”参观,你会发现鲁迅当年用过的课桌的角上刻了个“早”字,据说这是鲁迅为了提醒自己早起早到早读书而刻下的.不知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课桌学。笔初涉“课桌学”是在“革”时期,记得刚进初一,就有人在课桌上或刻或写,内容除了毛主席语录,还有“活着为革命,生命值千金;活着为个人,不如一根针”之类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7.
“WC”事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迷上了课桌艺术(即在课桌上绘画、雕刻,为其做"美化工作"),整天忙着为我的个性课桌"改头换面"。渐渐地,我的课桌变得很酷很炫,用五个字形容,那就叫  相似文献   

8.
你可知道全国有多少张课桌?你可知道课桌上有多少“传世留言”? 其实这个问题小清也不能回答你——只有班上那几十张课桌,能提供的“课桌文化”少得可怜。不过好在现在有了网络,一些“经典”的课  相似文献   

9.
自从鲁迅先生小时候在他课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后,这风格便开始影响历代的学生们了,经过几代人的更新改造,就成了现在的课桌"文化"了。"课桌文化"真是丰富,在班上走一圈,你准能看见各式各样的"文化"真迹。课桌甲:"谢霆锋,《只要为你再活一天》。"很明显,课桌的主人是一个喜欢流行歌曲的人,他一定非常喜欢谢霆锋,不管是喜欢  相似文献   

10.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09,(5):32-33
效仿名人 甲生:太不公平了!我向名人学习,结果老是被罚。 乙生:你做了什么? 甲生:鲁迅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以后就再没迟到;我在课桌上刻了句“我是天才”,结果被学校罚款20元。刘备三顾茅庐请到了诸葛亮;妈妈今早三次进屋叫我起床,结果我被打了屁股。  相似文献   

11.
我的同桌W,外号“肉包”,体重超标(据可靠消息,曾压塌过一张课桌)。唯一的爱好是扰乱课堂,最经典的口号是“大块头有大智慧”(其实早被我们改成“矮冬瓜有小聪明”),他在咱班的“官职”是笑料制造者。说起他的优点呀,真是不写不知道,一写吓一跳:1.沉着冷静。W这阵子突然迷上了电线,下课时常常对着我们那已经备受摧残的耳朵高谈阔论电线的“妙用”。那次英语课上,他手又痒了,居然当着“冷血动物”英语老师的面,把……把一根电线从电风扇上拽出来玩(不过那电风扇早就被判了“死刑”)。哈,果然,老师立即点了W的名,用恐怖的眼光瞪着他。这肉包…  相似文献   

12.
上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天早读课,我在班上巡视,在王小东的课桌旁我停了下来:他课桌上刻的一个崭新的"早"字使我立刻意识到昨天的课还没上完。我让读书的学生停一停,然后弯下身子,侧耳倾听桌面,问同学们我在听什么,同学们都说不知道,我  相似文献   

13.
在讲授《性格因人而异》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个“溅墨水”的动画课件来导人新课。画面上两个学生坐在课桌上认真做作业,其中一个同学的钢笔写不出字了,他从课桌内拿出墨水瓶,吸好墨水,准备放回墨水瓶,“啪”,墨水瓶掉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伊始,我们班转来了一位男生,还成了我的同桌。由于他身材偏胖,所以大家都叫他“小肥仔”。自从他来了以后,我们就立了一个规矩:不能超过课桌中间的那条“三八线”,谁超过了就打谁一下。打这个规定出台起,我就没少挨过揍。那是因为我一写字就  相似文献   

15.
我的同桌叫蔡一帅,他是我们小组中课桌上东西最乱的一个,所以我叫他“摆地摊”。他的课桌上永远是那么乱,不论上什么课,语文书、数学书、外语书、练习册、习字册……所有物品全都堆在桌上,他说:“这样不用弯着腰到抽屉里找,顺手拈来,很方便的!”你瞧他那股得意洋洋的劲儿,还自以为聪明呢!他的抽屉里更乱,有牛奶罐子、已经坏掉了的破钢笔、断了头的铅笔、少了线的溜溜球,草稿纸这里塞一张,那里揉一团……哎,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对“摆地摊”笑眯眯地说:“我帮你整理吧!”他倒是很愿意:“好呀!”我几下子就帮他整理干净了,“地摊”没了。我…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一听说要写作文,就脑袋发胀,头皮发麻,唉声叹气,叫苦不迭。作为教师,仅仅责怪学生写作基础差、写作兴趣不浓是片面的,如果从教师的角度找原因,很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在一次作文训练中,笔者所带班级学生面对一道我并不感兴趣的作文题,却写出了一大批优秀作文,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促使我反思了平时的作文训练。先请看这道作文题目:如果稍加留意,你会发现学生的课桌上留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笔迹,有的是格言警句,有的是影星大名,有的是即兴创作……有人称之为“课桌文化”。请以“课桌…  相似文献   

17.
一日课间,发现几个学生围在一张课桌前摆弄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凑了过去,发现他们在往课桌上贴几个影视明星的头像。桌面上有了几个明星头像的点缀,的确给那有些破损的桌面增色不少。我把教室的所有桌子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全班四十几张桌子上,有十几张都贴了头像或卡通粘贴。我能够理解孩子们的这一做法,他们是想让自己的课桌变得漂亮一些。但这些东西是否会影响他们上课时的注意力呢?我留心观察,发现桌子上贴了粘贴的学生,经常在上课时有意无意地瞟几眼“漂亮”的桌面,显然“漂亮”的桌面在干扰他们。这时我想起了鲁迅,鲁迅为了提醒自己早到…  相似文献   

18.
谈及课桌文学,鲁迅在桌角刻的一个含苞欲放的“早”字的故事早为人知了。现今,同样青春和充满梦想的学子许多也都在课桌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课桌上的文字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或谩骂,或得意,或悲哀,或忏悔。课桌上的字句,擦了又写,写了又擦,积淀着一代代“恰同学少年”的心语。课桌文学常盛不衰的原因,也许因为它是匿名的,所以具有与网络文学相似的生存空间。课桌文学固然有不健康的内容,也有对世俗偏颇的看法,但不可否认,其中大多是学子们个性的坦率表露,是校园生活的真实反应,是一个时代的年轻记忆……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课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头,用胆怯的眼我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手中的笔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看着我。我看他那样子,知道碰到挡路的字了。于是我便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见我叫他,他红着脸忸怩地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全上来了,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我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我强忍住了火气,把“可以”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听到他问这两个字,发出了嘿嘿的笑声。我向这几个笑的学生扫了一眼说:…  相似文献   

20.
怀特的单子     
李荷卿 《小火炬》2012,(7):78-79
如果不是看到写在纸页上方的那些红色大字——“别忘了”,我是不会捡起那张纸的。因为,那张纸已经被很多人踩过了,上面印满了肮脏的脚印,而且,它躺在走道上,我必须将身子斜伸出课桌才能够到它。不过我很好奇。别忘了什么事?那张纸厚厚的,像明信片一样,也像明信片差不多大。在那三个大红字“别忘了”的下面,还用铅笔写看三行小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