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光 《学习之友》2010,(6):52-52
四年级学校开除 郑渊洁读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随父母一起来到河南五七干校。干校成立了一个子弟学校。一天,语文老师布置了命题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结果,13岁的郑渊洁“篡改”了标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在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出现了许多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我要狂妄地说几句:“学生作文水平整体下降,广大的语文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大多数语文教师忽视作文评讲,或作文评讲不得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郭梅 《天中学刊》2011,26(6):1-4
蒋星煜先生是当代戏曲研究的泰斗,尤以《西厢记》和《桃花扇》研究蜚声学界。同时,蒋先生亦乃贡献卓著的老作家,尤擅历史小说和人文随笔。融学术和创作于一炉。  相似文献   

5.
丁玲忆及早年写作时,常有“从头再写,几次再写”的情形,总是一篇作品一写两三年。后来发现此法于创作不利,因此变易为在写作之前,优先考虑作品人物,而非故事情节:及至人物形象酝酿成熟了,再行动笔的作法,并相秉持,一贯始终。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诸作,即沾益乃成。  相似文献   

6.
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明代著名学者,祖籍日照市大花崖村。  相似文献   

7.
在探究性作文评讲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做什么呢?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他人或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去“究”如何使作文水平升格。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指导→写作→评改→分析”模式被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写作——评析”一条龙。这就对如何上好素质作文的评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一堂成功的作文评讲课,既是对本次作文的评析总结,也是对下次作文写作的指导。同时,还是对学生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胡适、郁达夫、曹禺、徐志摩、石萍梅、靳以等人与天津文化与文学界有过各种联系 ,许多史料散见于旧时报刊和其他资料 ,有些史实鲜为人知 ,经过搜集查考、论析整理 ,披露于此  相似文献   

10.
11.
许多现代作家受过塾师教育,塾师对作家的影响构成了塾师文化.塾师文化对现代作家的模式、作品风格和思想性格的形成乃至现代文学的民族化特色都产生过作用.转这种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与现代作家的关系显得很不够,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现代作家及现代文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本对老舍与中国现代作家进行了比较研究。鲁迅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韧性战斗的精神对老舍的人格构成有着潜在的影响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步深化和强化。从创作倾向上看,老舍对鲁迅精神的吸取主要体现在对“改造国民性”思想主题的继承和弘扬。老舍与研会作家如茅盾、许地山、冰心等有着精神和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14.
《中文自修》2005,(9):F0002-F0002
老舍(1899-1966)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5.
张行简(?——1215),字敬甫,金大臣,著名学者。金莒州日照县(今东港区日照街道)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张行简聪明好学,幼年聆听父亲张日韦讲授经史,每天都到深夜方罢。长大后,博通经史,才能出众。大定十九年(1179),他考中状元,出任翰林文学。后老母病故,曾离职守丧一年。服丧期内,他闭门读书,从不与外人见面,写出不少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教师对学生授课,并不能因为觉得这些知识是对他们有益的,就可以认为讲得枯燥些,他们也应该认真听下去。如果他们觉得授课老师讲得没什么吸引力,恐怕很多学生即使还在那里端坐,但早就神游四海去了,那授课老师的苦心,也就付诸东流。所以,讲课,恐怕也要考虑一下"收视率"或"收听率"。讲课和说书的内容虽然不同,但说书的语言还是值得教师去学习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5—12日,著名学者杜寒风教授、徐仪明教授应学报编辑部邀请前来讲学考察。  相似文献   

18.
从眷恋乡土、家园意识、农民情结等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从招魂童年生活、实现精神还乡、物化宣泄欲望、外化创作激情等内在心理,从现代知识分子和作家为寻故土家园重建而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思维逻辑和价值取向,从鲁迅乡土小说所确立的批判国民劣根性主题思想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代作家乡土学创作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代之初,当我还在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的时候,读到林非先生的《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曾经激动不已。不仅从书里认识了许多现代优秀的散文家.也朦朦胧胧地感到和一些经院式的、充满学究气的著作不同,在这本书里,能够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和生命的激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文字里,有一种贯穿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负债逼出《高老头》 《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情节曲折复杂,故事引人入胜,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被逼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