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光掠影     
《新作文》2002,(14)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又怎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选自《纸上听说书》…  相似文献   

2.
顷读黎锦熙先生撰《钱玄同先生传》称:钱玄同说:“三纲者,三条麻绳也。缠在我们的头上,祖缠父,父缠子,子缠孙,代代相缠,缠了两千年。‘新文化’运动起,大呼‘解放’。解放这头上的三条麻绳!我们以后绝对不得再把这三条麻绳在孩子们的头上!孩子们也永远不得再缠在下一辈孩子们的头上!” 案:三纲之所以为世疾痛、诟病者,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误将“为”字训解作“是”。易言之,即误解为“君是臣之纲,父是子之纲,夫是妻之纲”。俗乃申其义曰:“只许君不君,不许臣不臣;只许父不父,不许子不子,只许夫不夫,不许妻不妻。”于是三条麻绳,紧紧地缠在“臣、子、妻”的头上,永世不得翻身,亦何怪其切齿痛恨,视若毒蛇也。  相似文献   

3.
难锁心灵     
妻子见我写完《“丈夫”三析》小文之后,笑着对我说了如是的话:“一个神经正常的妻子,是不会过问‘丈夫’是否是‘一丈之夫’的。当今世界虽然发展到了电子时代,密码锁、保险柜以及电子遥控装置,能锁住一切东西;但只有一件东西,是任何尖端科学锁不住的,那就是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我在家要是敢那么‘得瑟’,用我老公的话讲,他会‘焚书坑儒’的!”. “你会几岁教你的孩子背《论语》?”这是于丹现在不断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有人想象于丹在家一定是跟老公吟诗作画,女儿坐在床上晃着小脑袋背《论语》。于丹听后大惊,直接用“可怕”来形容这样的场景。她说:“我在家要是敢那么‘得瑟’,用我老公的话讲,他会‘焚书坑儒’的!”  相似文献   

5.
三变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的话,严厉不苟。’”“三变”即三种变化。子夏的话是赞扬君子  相似文献   

6.
“您不是我们的亲生父母,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您却能如此地关心我们,陪伴我们。除了父母,除了老师,谁还会这样待我们呢?所以,当我们再长大三岁,回忆往事的时候,才真正懂得什么叫‘师恩如海’,什么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寒假前,3000多封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为主题的感恩信从襄樊五中校园寄出,这是襄樊五中以“过中国年”为主题的寒假活动的一个内容。  相似文献   

7.
原文愈与李贺书①,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③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  相似文献   

8.
当九岁的邵宇小声地跟妈妈说“我爱‘她’,我要跟‘她’结婚”的时候,着实把李丹吓了一跳。李丹随即纠正邵宇道:“你应该说你喜欢‘她’,愿意和‘她’一起玩”。可邵宇却认认真真地说:我说的爱就是一辈子都要在一起的爱。邵宇的话一下子堵住了李丹的嘴。 又过了几天,当李丹已经忘记了邵宇的话时,邵宇又提醒了她:“妈妈,我们已经夫妻对拜过了。”“什么?”李丹像是没有听清楚。“同学们让我们拜了拜,其它两拜我都没听明白。”邵宇特高兴地对妈妈说。李丹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邵希。邵希不以为然地说:“别这么大惊小怪的。咱们小的…  相似文献   

9.
贺卫 《中国德育》2012,(24):76-77
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入中心小学教六年级数学。刚接班时,同事围着我,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这个班是我们学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以后可有苦头吃了。”“这个班有几个‘钉子户’,像王小宇、李婷婷……”“是呀,还有那几个不服管教的孩子,可是全校闻名啊……哎,别提了!”听了同事们的话,我已经感觉到情况不妙,带着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是一个老话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好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听  相似文献   

11.
赵忠心 《班主任》2010,(9):24-25
1919年,鲁迅先生在《随感录二十五》一文中说:“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听了,很为诧异,便发愤说:‘师何还须受教,如此看来,还该有父范学堂了!’这位老先生,便以为父的资格,只要能生:能生这件事,  相似文献   

12.
李慎之先生生前曾说过:“近三年来我一直慊然于心的是总想为被谥为‘万恶之源’的‘个人主义’正名,认为‘自由主义’不落实到‘个人主义’头上就还没有落地。但是学力才力都不允许我写一篇正式的文章,只能在有些文章中提到自由主义时补上一两句为个人主义恢复名誉的话。”[1](P480)这里所谓“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是周扬对反右运动的总结文章的标题。对此笔者一直想不通,总想从学理上探个究竟。限于从高中到大学所受的教育,根本看不到也听不到有关个人主义的论说,迷团总是萦绕在脑海里。随着西方学术论著的大量译介,先是《简明不列颠百科…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基础教育,也包含着情感教育。例如, 《散步》一文虽然只有短短六百余字,但文中蕴含的亲情、温情使人感动、震撼。上这一课我提问学生: “对‘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的时候听她的话一样’有什么感受?”学生没有反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12月1日的一封通信中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文 ,练习作文 ,以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从叶老的话里不难领会这样的道理 :“读”“写”不能““脱钩” ,不可“苟忽于‘听说’” ,“听”、“说”、“读”的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份内之事。我在教学中 ,坚持“听”、“说”、“读”同“写”并重 ,注意克服单一练写的倾向。首先是“听”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  相似文献   

15.
三个我     
<正>一天,孙子问爷爷:"什么是灵魂?"爷爷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爷爷的爷爷讲给爷爷听的:"据说我们身体里有三个‘我’,这三个‘我’引领并保护着我们度过一生。第一个‘我’是最冷酷的,是周围人看得见的。第二个‘我’是最温暖的,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看到。第一个‘我’和第二个‘我’总是在为对人的控制权而争执,他们的斗争唤醒了人们内心的怀疑和恐惧,而只有第三个‘我’才能协调前两个‘我’,使他们和谐相处,没有人能看见第三个‘我’,有时我们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张招新 《学语文》2008,(3):38-3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凋了作文要重在“有个性的表达”,在内容上有自己的观察、发观,有自己的认识、情感,在语言上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挖掘个性,张扬个性的过程。“‘个性’是文章灵魂。作文训练的‘纲要’我以为应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无我、无个性,不敢说真话、抒真情、写真象,作文就极易走向邪路。”(刘锡庆)  相似文献   

17.
再谈《屈原列传》中的“日”新疆/程志兵《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句话历来较为难解,教参上认为是衍文,说:“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话,则‘以为’为衍文,应...  相似文献   

18.
孙玉祥 《老年教育》2006,(11):46-46
“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不要追赶零星士卒,不要害怕大批人马。’晋军即使出动一千辆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地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相似文献   

19.
一位学生写他离开父母到外村上五年级时,母亲送别的情景:“走了二里路,妈妈要和我分手了。妈妈对我说:‘你要听老师的话。’等我走远了,妈妈还在向我不停地挥手,说:‘再见,再见!”’  相似文献   

20.
苏轼难荆公有一次,东坡指着“坡”字请教王荆公(安石)字义。王安石解释道:“‘坡’乃‘土’之‘皮’。”东坡听了,反问道:“那么‘滑’乃‘水’之‘骨’喽?”安石闻之,半天默然无语。三分诗,七分读诗人郭祥正有一次把自己写的诗送给苏东坡鉴赏。未等东坡看诗,他自己先有声有色地吟诵起来。吟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