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2014,(17):F0002-F0002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创建于1957年,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 学校办学五十几年来,始终坚持孩子的发展是学校的灵魂。把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和归宿。在“六年影响一生”和“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办学思想引领下,学校从价值文化建设、环境文化设、管理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六大维度全方位深入实施,通过课程整合促进学基础教育的综合变革,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13,(18):F0002-F0002
谢家湾小学创建于1957年,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办学五十几年来,学校始终将孩子的发展作为学校的灵魂,深入践行“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校园文化发展战略,形成了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谢家湾小学始建于1957年,1999年被评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近年来,学校在传承近50年的办学积淀上大胆创新,秉执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价值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四个方面的系统实践,引领学校从传统的监管式办学模式逐渐走上人本主义的学校文化轨道。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反映学校整体风貌和形象气质的一种稳定、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依据"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明确提出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经过为期三年的建设实践,初步界定、解读和实践了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并从学校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环境文化五个角度对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进行了探索,初步建构并形成了学校独特的主题型学校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办学特色与课程建设相辅相成,文化引领课程,课程支撑特色,如何做到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有机融合?成立于2002年,师生基本来自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黔江区民族小学,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将“民族文化”融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构建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13,(18):2
谢家湾小学创建于1957年,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办学五十几年来,学校始终将孩子的发展作为学校的灵魂,深入践行"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主题型校园文化发展战略,形成了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主题型学校文化就是依据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实际状况确定的、能够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积极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价值体系。重庆市谢家湾小学依据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实际,明确提出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经过为期三年的教育实践,初步界定、解读和物化了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同时,学校从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环境文化五个角度对这一主题型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进行了探索,初步建构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主题型学校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刘希娅 《辅导员》2014,(22):28-29
在“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重庆市九尼坡区谢家湾小学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视角构建课程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充实、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杨洪波 《今日教育》2014,(11):58-58
去年5月,由重庆市合川区教科所、合川区第四学区主办的“特色学校建设——生活教育”研讨会有一个别致环节:钱塘小学的“小先生”代表肩负起成人的职责,带领来宾参观学校文化建设,解析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介绍陈列室、乡村学校少年宫、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视角构建课程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充实、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学校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利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机制、策略、途径,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其中,社团课程是谢家湾小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在社团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用心挖掘自己的潜能,收获着自身的更大发展,彰显着"卓越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2021,(5):I0003-I0003
重庆市沙坪坝区滨江小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嘉陵江畔、沙滨路旁。学校始建于1938年,前身为重棉一厂职工子弟小学。近年来,学校挖掘历史,凝练“坚韧”的滨江精神,确立“精纺细织”的办学理念,以“精细”文化为引领,以课程建设为平台,以特色活动为依托,以“让每一名孩子都精彩”为共同愿景,构建了具有滨江特色的“精细”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2.
稷山县稷王小学建成于2002年9月,是一所六轨制县直小学。多年来,学校以“每个孩子都很重要,让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在这里奠基”为办学理念,以“三三三五”工程(即三园建设:把学校建设成弥漫文化气息的文化圣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公园,洋溢着浓浓爱意的温馨家园;三进活动:钢笔字进校园,诵读进课堂,经典进教材;教师三项基本功过关:诵读、两笔字、课堂教学技能;学生五好活动: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操、唱好歌、扫好地)为抓手,逐步形成优美儒雅的园林校园、政令畅通的精细化管理、多姿多元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3.
开发校本课程,凝聚学校特色早已成为基层学校办学的一条思路。在积极培育学校文化的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发挥课程文化的影响力,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和“魂”。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笔者认为需要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来做好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万州区红光小学是三峡库区第一所整体移民迁建学校,是重庆市首批命名的“重庆市示范小学”。学校在实践中形成了“让每一个孩子主动和谐地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及“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  相似文献   

15.
学校内涵发展是一种着眼于长效的可持续发展,要走好内涵发展式道路,搞好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条必由之路。为此,绿园小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完善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这个思想引领下,我们通过对教师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和完善,努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内涵发展式道路。  相似文献   

16.
优质校本课程为学校品牌课程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当前广大学校的校本课程存在科目繁多、混乱,品质不高,未能与学校的品牌建设紧密联系,无法将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等问题。福州实验小学基于“厚植·崇实”的办学理念建构的“植·无界”课程体系,彰显学校课程文化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体现校本课程的改进对学校整体品牌塑造的作用,让校本课程建设传播学校品牌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倪桂荣 《教师》2015,(3):120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和个性的展现。江苏省昆山市周庄小学(以下简称“周庄小学”)创办于1905年,地处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水乡--千年古镇周庄,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文化特质及其衍生而来的旅游文化,内涵深厚,外延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在依托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以“水乡古镇文化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刘一丞 《今日教育》2014,(11):46-47
一、问题缘起 近年来,在“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引领下,以“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为培养目标,借助“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的大课程视野,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探索,在原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基础上,经过解构和建构,将原有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科学、英语、书法等几十门课程,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2012,(5):73-F0003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桥小学结合学校环境、学生、师资、办学理念等特点,提出了打造“八里桥文化”精神的办学目标。学校以“八里桥文化”为主题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研发并实施“八里桥文化”校本课程,着力践行北京精神,育厚德品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阳光热情的、有志向、有气节的中国娃”。  相似文献   

20.
《家长》2012,(2):F0002-F0002
天津市河西区东海里小学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学校文化建设原则,以“开放办学,合力育人”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