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顽皮娃娃》2008,(11):22-25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一个像鸡蛋一样的混浊气团,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就睡在这个巨大的“鸡蛋”里面。 有一天,盘古睡醒了,他发现四周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就拿起一把大斧子向黑暗中砍去。只听“哗啦”一声,大“鸡蛋”破裂了,混浊的气体中轻的部分不断上升,慢慢地变成了天;  相似文献   

2.
《三字经》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这一句我感触颇深,对儿童来说,深奥难懂,为什么要有它呢?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04,(12):8-9
一本根据传统《三字经》表现形式编撰的《少儿德育歌》登场重庆市。这是全国首创的一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启蒙“三字经”。  相似文献   

4.
王君平 《成才之路》2011,(26):88-88
苏教版第七册12课《开天辟地》与13课《普罗米修斯盗火》都是以神化传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文中通过塑造性格鲜明的两位神盘古与普罗米修斯,让学生深刻地去感受其身上所具有的那伟大的精神品质,从而内化、感悟,影响其自身的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5.
生词教学别出心裁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对全文理解都极其重要,比如“加厚”与“巍峨”这两个词,盘古的神力自此而出,也由此而有了依托。教学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上面的横线代表天,下面的代表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就在“天”线上面画了一个向上的箭头;“地每天加厚一丈”,就引导学生在“地”线下面涂了一层阴影。画完之后我问道:“盘古每天跟着长,那么他每天长多少呢?”学生答道:“一丈。”你看,寥寥几笔就让所有学生明白了读书中想不明白甚至不太注意的“加厚”。  相似文献   

6.
陈经山 《学周刊C版》2011,(11):201-20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现在青少年中能够背诵“三字经”等经典著作的人越来越多.《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教育的能动性、环境影响及教育态度与方法的宽严等方面,对《三字经》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探索,肯定该书是古代中国一本有价值的启蒙读物。作为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我们应当吸取其民族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8.
话题缘起:最近几年,很多学校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纷纷进行经典诵读活动,于是“四书五经”悉数上场,《三字经》、《弟子规》也摆上了学生课桌。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孩子们诵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等的琅琅书声,在感受到学校利用传统经典书籍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渗透的良苦用心之余,对于这些传统书籍本身带有的一些封建思想...  相似文献   

9.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代表性著作。它围绕朱熹提出的"培根"思想,从内容、方法和语言三个方面的组织构思,突出"培根"思想的历史价值。内容上强调封建道德人伦、历史文化和识物识数教育;方法上重视案例和隐喻等具体直观的手段;语言上重视语音和语句,使其富有韵律和美感。这些尝试都大大提升蒙童的学习兴趣,为蒙童做好社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字经》的"培根"思想积淀了中国古代蒙童教育思想的菁华,对改善当今急功近利的教育实际,有其很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母婴世界》2013,(10):114-115
广义上来说,“国学”泛指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狭义的“国学”则特指《诗经》、《论语》、《孟子》、《弟子规》、《三字经》等众所周知的中国经典名著,它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了解“国学”的入门著作,在中国古代是蒙学教材,在现代则是孩子初步感知“国学”的启蒙读物。  相似文献   

11.
“才”、“气”、“学”、“习”是刘勰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刘勰认为,“才”、“气”是性情所铸,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但通过“学”和“习”可以增进“才”、陶冶“气”。他欣赏“刚强之气”,而不喜“靡靡之音”,主张作家应该研读经典,深入生活,并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这些观点比其前的曹丕等人的看法更为高明。  相似文献   

12.
编选文章者,自然得“才”“识”“胆”兼具。“才”是“识”的底座,“胆”则是“识”的心脏。有“才”、有“识”的编选者若没了“胆”,就会昧“才”藏“识”,暴殄天物。现而今对《荷塘月色》还以完璧的做法,便是编选者跟风丧“胆”的结果。 《荷塘月色》完璧不完,这是稍具为文之“才”,稍有品文之“识”的能用自己头脑思考的读者的常识。  相似文献   

13.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相似文献   

14.
吴丽珍 《广西教育》2008,(25):29-29
这一天,我正在讲二年级课文《开天辟地》的生字,有一个女同学用“丈”字组了一个词“丈夫”,引得不少同学窃笑,我也笑了:“小迎同学说得没错,你们的爸爸就是你们妈妈的‘丈夫’!”学生听了会意地笑了起来:“老师,你也有丈夫!”这时,那个叫小迎的女同学又站了起来,一脸认真地说:“我们长大了也会有丈夫!”话音刚落,教室里“哄”的一下子笑开了花,女孩子们低头捂嘴,  相似文献   

15.
李德全 《吉林教育》2008,(3):121-12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被重复了千万遍的话,于我却有深深体会……那是我小学五年级时到外地求学的一段历程。当时人在异乡,孤单落寞,加上语言差异,偏于内向的我几乎将自己封闭起来。然而,一位年长的教师却意外地走进了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三借芭蕉扇》一文时,有部分学生认为孙悟空是"借"扇,有部分学生认为孙悟空是"骗、抢"扇。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围绕孙悟空是"借"还是"骗、抢"芭蕉扇进行精彩辩论。正方组认为"借",反方组认为"骗、抢"。  相似文献   

17.
“长期研究数字的人会发现: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①笔者在多年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领袖的鲁迅在其作品中“三”用得特别多。下面以《故乡》为例,说明大师运用“三”之精湛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管子》之静园之道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名实相符、“以形务名”是静园之道的认识论基础;虚心应物反映了静园之道的哲学特征;“内德”强调入内心的定静修持;内聚乃为内德之泉源,而内德与儒家的礼、义和法家的法、权又是内在贯通的。静园之道既是认识论,又反映了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19.
拙作《系统:完善观点的门径》(刊于《新作文》2008年9期)曾就如何完善一篇议论文的几个观点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引得不少同仁的赞许、鼓励。这里,进一步拟就议论文单个观点的表达,阐述一己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钟江华 《云南教育》2005,(29):36-37
中国先哲认为:在宇宙万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具有他物不可比拟和取代的普遍意义和价值。儒家学说认为天道即人道,知天更要知人。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苟子的“人性恶,其善者伪也”,都是以人作为中心提出认识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许多蒙学语文教材中都有体现,它们都是从“人本精神”生发并展开的。例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