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校长在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时必须做到:校长的教育价值观必须明确而坚定:采取多种方式让老师理解学校的教育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学校的教育价值:校长不断提高自身学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你是一个爱挑战的人”,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这样评价我。1992年,我就面临着人生的一次挑战,我担任了北京一所薄弱学校的校长。初上任时,我给自己立下几条戒律:“一不当糊涂、没有教育思想的校长;二不当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校长;三不当看摊守业、无奋斗目标的校长;四不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的校长。”以此激励自己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挑战自己的教育人生,结果学校在改革中崛起了、腾飞了。  相似文献   

3.
东山区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放在校长负责制上。1988年9月东山区教育系统首批在18所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坚持“四自”的原则:学校自己申请;班子自己组合;人员自己消化;经费自己包干。并做到“四定”:定员;定编;定工作量;定财政包干。同时建立四个制度:目标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评估考核制度。1989年2月在18所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增加东风东等7所小  相似文献   

4.
1999年,山东教育考察团到美国访问。在一所小学,有人问校长:“您认为,一所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那位校长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的因素不是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也不是课程,更不是教法,而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这句话有些出乎意料。但随着自己实践经验的逐渐累积,我越来越体会到那位校长的话是多么正确!  相似文献   

5.
何兴东 《云南教育》2009,(20):38-38
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在今年元旦的《人民教育》杂志上寄语全国的小学校长时说:“对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对学生,有一个好校长就有许多好老师;对国家,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批好学生。”那么,要使自己的学校、老师和学生更好地发展,校长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校长自然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己好”只会影响到我们自己,而校长的“己好”,因为校长是一校之“主”,所以,就有可能影响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至于校长的“己好”给学校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消极的,这很难说,关键取决于校长的“己好”是否有益,在学校里有没有适宜成长的土壤,如何“生根发芽”。因此,校长有以“己好”治校的想法无可厚非,但要三“思”后方可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7.
要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教育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立足实际”的思想;要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以管理为根本手段,促使教育和谐,达“和谐教育”之目的。这样,农村小学教育将会是一个生机勃勃、姹紫嫣红的春天。一、构建农村小学和谐教育,校长是关键的关键由于这次新课程改革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要求,必然会对传统教育产生冲击和挑战。这就要求每个校长及时改革和调整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把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这就给每…  相似文献   

8.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就该有一群好教师。要追求学校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学校教育,校长就应该为发展教师而投资。关心教师的成长,激励教师的成就感,使教师为发展学生而全身心地发展自己。呵护教师“以德为首,热爱事业;当好教师,热爱课堂;潜心研究,热爱教科;拥有能力,以情制动;把握时间,低耗高效;追求艺术,注重个性;畅想未来,奋发有为”是校长立身和学校立校之本。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以校为家”来表扬勤勤恳恳,一心扑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上的好教师、好领导。然而,我今天却要对校长的“以校为家”唱反调、泼冷水,觉得校长也不能太“以校为家”,否则受害的将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畸变一:既然学校是我家,就可以为所欲为。由于一些校长对于“以校为家”的思想根深蒂固,于是顺理成章地把学校看作自己的“自由王国”和领地。所以,在学校中,“老子天下第一”,可以为所欲为,别人能奈我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对于与自己有矛盾、提出反对意见的教师处处设限,给其“穿小鞋”,给以打击报复,使其永世不得…  相似文献   

10.
一、参加师生日常活动——校长有“份” 作为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校长的教育实践必须深深扎根于学校和课堂,校长的办学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师生的日常活动,全面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助于校长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实施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基于这种认识,我要求自己在处理好繁杂的日常事务之余,坚持“四进四同”,做到学校的每一项活动校长有“份”。  相似文献   

11.
<正>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始建于1960年,隶属于广州市教育局,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享有华南地区财经商贸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黄埔军校”的美誉。先后获批为“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样板校”、“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德育示范实践基地”和“广州市关爱学生健康成长好学校”,目前是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成就财经商贸人的未来”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帮助学生立足于社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根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方圆德育”系统指导,确立了“以美育心,培根铸魂”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助人自助,做更好的自己”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统领的全员、  相似文献   

12.
一、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与时代同呼吸学校教育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校长应把自己当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使者,引领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时至今日,校长如果依然为抓收费、抓升学率而忙碌,就只能成为一个庸俗的实用主义者。二、学校教育的环境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不仅在课堂里…  相似文献   

13.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师生的圆梦人,应做到心里有人,眼里有事,“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笔者提出“心行教育”校长成长主张,努力让教师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人文化管理,引领师生做最好的自己;认真履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思想力是校长为政之本”,这是东北师大附中校长孙鹤娟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她努力成为一名好校长的“座右铭”。 孙鹤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1982年分配到东北师大附中工作至今。1992年任教务处主任;1995年任主管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副校长;1999年任常务副校长;同年接任校长,并逐步转向学校管理工作。20年来,无论工作岗位在哪里,她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诚心诚意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呕心沥血,为广大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出来的教育家型校长,处在教育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处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应该修炼自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名校长;不断改进,将自己所在学校打造成高品质学校样板;组建共同体,带动更多的学校稳步、快速发展。通过培养名校长,打造区域教育高地;通过人才输送,引领区域教育快速发展;通过持久不断地引领,将自己打造成为教育家型校长,从而推动教育强国梦想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假期校长研讨班上,培训学校的教授提出了一个讨论话题:"说说校长职业生涯中,哪种经历对自己成长促进最大。"各位校长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发言。有的认为实践出真知,实践锻炼对自己的成长帮助最大;有的认为学习作用最大,学习经历能使得自己带动学校一步步发展;也有的说课题研究对自己的帮助大,通过做教育和管理的课题研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校一步步成长起来……校长的经历不同,发言的角度不同,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平台能切实帮助校长迅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在学校校长寄语中写道:“教师爱学生就是热爱自己的教育生命”,也曾以自勉的名义提出教师要“把教育当作一种责任来承担”,试图在强调爱与责任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当代校长     
重点推荐“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改的核心之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价值取向下,我们应该作怎样的思考?在办学中,我们如何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呢?本刊特邀参加“2006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的知名校长、专家,请他们从理性思考教育本原的回归、注重发挥校长的核心作用、重点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科学认识学生的群体发展、不断创新学校的管理方式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管理者,先管好你自己”应是校长研讨的重要课题。校长能否自觉地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 校长为什么要进行自我管理?这是由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它不是以校长“要不要”、“想不想”、“能不能”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其原因:  相似文献   

20.
着眼长远,立足现在上海市进才中学校长王从连——迈好新一轮发展关键的第一步2007年是进才中学新一轮十年发展的第一年。迈好关键第一步,对于学校今后十年发展十分重要。学校启动了2007~2010年新三年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新规划的重点将在教师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IB(国际文凭)学校实施项目督导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当前,进才中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要用创新思路和举措去解决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以“四个依托”,努力实现“四个突破”,即以社会实践课程管理为依托,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