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 Perl 语言在 Windows NT 的 IIS上实现在网络管理中常用的 Ping 命令的功能,并用 Perl 语言对 Ping 命令的输出进行分析判断,并将判断结果以HTML表示出来,用来判断网络中某个结点是否在线。  相似文献   

2.
在线考试系统是Web技术应用的典型实例。本系统数据库采用Access 2000设计,利用FrontPage网页制作工具,以及ASP脚本环境、HTML文本标记语言、VBScript、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设计各个功能主页,实现远程教育中异地无纸化考试(即网上在线考试),系统评分,学生管理,成绩管理,题库管理,远程登录与注册,自动化组卷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信息交流的载体,是教学中的第一要素。而体育教学语言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外,还有无时无处不在的“体态语言”,其表达的准确、清晰程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HTML语言、MSHTML对象模型及利用MSHTML组件从网页上提取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先秦关于“言”、“意”看法有四种。有极端的“情欲信,辞欲巧”的信抑型语言观和“得意亡言”解构性言语观;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的中庸性语言观和《易传》中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因而“立象尽意”的重构性语言观。后两对古典诗歌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立象尽意”的表达策略消解了诗歌艺术中的主客观对立的关系,使中国诗歌美学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须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具有文化背景知识能帮助外语学习者提高理解能力、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跨越“文化的鸿沟”,掌握外语,准确地运用外语。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科是有声语言学科,从生理和心理学角度讲,语言知识通过声音作为传媒,传输到人的大脑,并通过反复的训练内化为大脑的一部分知识,从而成为大脑主体本身的东西。“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天之时在于晨”,在无前抑制的情况下,学生通过早读来掌握训练语言是尤为可贵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针对体育概念定义的语言工具问题,“人工语言”派与“自然语言”派形成了体育的“语言之争”。从语言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语言的存在之维与语言意义之维的区分出发,“语言之争”的双方都偏重了语言意义之维,而忽视了语言的存在之维。谱系学的方法则能规避“语言之争”中两方理论视域所带来的盲点,使哲学概念融于历史考据之中,将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三个时代竞技活动视为三个不同时代的体育“语言场域”,审视其中“竞技”与“语言”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谱系学的考察,“竞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受制于“美德”因素在体育“语言场域”中的“在场”与“缺席”,及“美德”因素与“竞技”、“语言”的亲疏关系。由此形成了体育的“语言场域”中语言由存在之维向意义之维让渡的过程,最终呈现为当代体育的“语言之争”。由此发现,语言问题是展开体育学中展开谱系学考察的先导,谱系学为体育哲学与体育史研究的融合形成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瑞士人索绪尔在他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并把这种符号分成相联系的两个部分:概念和音响形象.又分别把它们叫做所指和能指。指出:“所指与能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在以后的表述中,索绪尔把任意性解释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联系”、“没有任何内在联系。”①随后.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汉语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士人索绪尔在他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并把这种符号分成相联系的两个部分:概念和音响形象.又分别把它们叫做所指和能指。指出:“所指与能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在以后的表述中,索绪尔把任意性解释为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任何自然联系”、“没有任何内在联系。”①随后.  相似文献   

11.
从教学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分析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作用,并探讨了如何提高语言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以促进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行为学和符号学、传播学的理论,对体育运动中的动作、姿势进行分析,认为动作、姿势是体育行为的形式基础和表达方式;而动作、姿势作为一种表意的符号系统,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在这种意义上讲,动作、姿势首先是一种广义的语言,一种无声的、非语言的语言,可称之为“体态语言”。同时,尝试性地对“体态语言”的产生、分类及表现形式进行了整理,供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度的学习积极性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程所必须的心理要素,但是由于农村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大多数学生对学好英语这门课的重要意义认识是不足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生在缺少外语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外国语言多少有一些不习惯,不仅小学阶段没有基础,而且受农村“读书实用论”影响,须克服若干困难。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语言具有层次性、系统性。语言的每个层次都是“位”与变体的结合,“位”存在于变体之中。变体是语言张力的源泉音位变体导致了语言的分化和方言的产生;语素变体“催化”了语言的造词,世界变得更加清晰;词位变体激发了符号在语言系统中的活力,使之更精于表达人的思想;序位变体使语言最终能够变换出无穷的语句。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前期认为语言是一种图式,强调语言对事实的依赖关系:后期认为语言是一种现实的活动,是一种博采或游戏,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哲学的任务应是“治疗语言疾病”。文章还分析了维氏上述哲学观的积极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更为隐蔽的语言暴力,不尊重语言之自然规律与和谐原则而生嵌硬镶的语言现象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多有所见.原因一:一些诗人的语言功力不够;原因二:一些诗人在观念上追求语言暴力;原因三:一些诗人们过分相信读者的理解力.诗歌创作也要遵守人类语言的和谐之约,诗人要和语言“商量”,诗人对语言应该“顺从”,然后“笔补造化”.诗人无权对语言行使任何暴力.  相似文献   

17.
“PPP”教学法是指展示语言材料(presentation)、对语言进行实践(Practice)、建构成语言能力(Prooluction)。这种教学法可用于外语教学中,促使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教学艺术内涵博大精深,由于学历、修养、教学的习惯之差异,孜师的教学艺术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千秋。教学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声语言方面。二是无声语言方面。教师运用语言艺术传授知识,构成学生的“趣味中心”;教师的教态,如讲课时的表情、举动、姿态、衣着等都后构成学生的“审美忠心”。这种肢体语言随时可能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  相似文献   

19.
甘肃青年女诗人娜夜是中国当代诗坛优秀的女诗人之一。她的《母亲》一诗材料近取诸身,于平凡的生活之中独具慧眼而点石成金,且构思自然天成而又妙如天工;在语言运用上,娜夜的诗达到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地步,平易质朴,简约含蓄,内敛并富含意味,是对语言巧妙的顺应而不是对语言的粗鲁暴力。笔者从“怎么写”而不是从“写什么”的角度,为文学写作以及诗歌写作提供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轼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影响至为深远的人物,他不但以其丰富的创作实践铸成古典诗文的又一个艺术高峰,还以其精譬的理论观点尤其是“有道有艺”、“忘声忘笔”等诗学的语言观,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随着二十世纪文艺美学研究领域内的语言学转向,对语言形式的强调,对语言结构的研究逐渐成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内容。本文欲从结构主义诗学语言批评的角度,以简·穆卡洛夫斯基“诗的语言的突出”为参照,对苏轼的语言现进行一次有意义的中西诗学阐释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