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 (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相似文献   

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异化劳动是其最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而这一理论又成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其他所有理论的根基和源泉,以此理论为出发点衍生了国内许多学者关于异化劳动——《手稿》中这一重要理论的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考究异化劳动这一理论的来源、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特点、他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异化劳动概念的运用,以及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异化劳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诸多方面.此外,学术界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也相当关注,在当今社会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这个论断是错误的;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得出了与之相反的正确结论。对《手稿》的文本分析可知: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框架是其错误结论的根本原因。其实,“异化劳动”概念本身就表征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路,而人本主义思路则预示了其错误结论的逻辑必然。相应地,判断《手稿》的性质与地位,也应以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为主线,从两个方面来进行:(1)《手稿》整体结构中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问题的前后逻辑关联,这是内部的文本梳理;(2)借助《形态》中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问题的正确论断来反衬《手稿》,这是外部的文本比较。文本研究表明,《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渡环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试图从国民经济学的经验论证中追寻异化的根源.当他开始用“异化劳动”理论解决异化难题时,他的思路体现了三国理论范式,即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主体平等观念,马克思最终还是用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寻求异化突围之径,异化劳动理论也因此走向了自身的解构  相似文献   

5.
"异化"概念包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即,当说一种东西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反过来压制人、左右人时,就有一个预设在里面,即,这种东西本来应该属于人,为人所控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一个规定性,劳动产品的异化时潜藏着工人的劳动产品本来应该属于工人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二个规定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时潜藏着劳动本来应该是为人所自由掌握和运用的人的本质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三个规定性,人的类特性的异化时包含着自由自觉性本来应该是人的类本质的预设.挖掘出马克思《手稿》中的应然预设,有助于我们对《手稿》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发源地之一,其内容是博大的,其思想是深刻的。本文着重就《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当时社会经济事实的完全经验的分析,批判研究了国民经济学的结论,不断地得到一些精辟的见解,这是为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作必要的量的  相似文献   

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异化劳动思想,并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根源和原始推动力。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虽然直接源于人本主义者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但却是对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扬弃。他用辩证法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从而得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不但颠覆了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对西方近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马克思在自已的著作中,特别是早期著作中,使用过异化概念。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是用来描写和揭露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对抗性社会关系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财富却为资本家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财富的占有以至劳动本身都“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马克思讲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是从四方面表述的:第一,工人跟自己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工人生产越多,工人本身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越失去控制自己产品的力量;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工人贫困的异己力量。第二,之所以会产生劳动者与产品的异化关系,在于生产过程本身包含了这种异化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参加生产是被迫的,这种劳动本身对工人说来,也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第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直接等于维持生存的手段,就把工人降为一般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1840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1932年公开发表以来,研究异化以及异化劳动理论一直成为东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其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否贯穿于《资本论》等著作之中的问题,格外引人注目。我们认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继续沿着《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进一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系统地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实质,以及在资本利润、利息、地租、工资等劳动异化的不同形式掩盖下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以完备的科学形态表述了马克思的两个划时代的伟大发现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系统阐释和完整解读,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正式提出了异化劳动思想,通过劳动对象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劳动主体的异化及劳动关系的异化四重维度,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大力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共同享有、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切实夯实我国劳动工人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劳动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保证社会的劳动正义及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逻辑出发,从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论证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阐述是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最完备的论述.文章对“异化”概念进行解读,指出对主体和主体本质的规定是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类的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内容的四个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1844年马克思旅居巴黎期间,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该著作将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将劳动与异化相结合,通过对物资生活关系(当时称市民生活)的批判,从而革命性地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这一重要思想。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所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不仅使得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功问世,而且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所包舍的优秀思想对解决现今社会存在的一些异化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手稿》中沿用费尔巴哈类本质术语,初次阐发了他所创立的科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观点,即生产实践的观点。这样理解的类本质,事实上是指历史地变化着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本质。这是《手稿》中所达到的最高成果,它构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理论前提。人的类本质同劳动异化之间的矛盾,是贯通《手稿》全书的基本矛盾。依据于对这一矛盾的辩证关系的理解,马克思全面论证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要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思想。对于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意义,海内外研究《手稿》的学者们颇有争议。  相似文献   

1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不同地方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先后关系提出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回答。究竟是异化劳动产生私有财产,还是私有财产产生异化劳动,这成为一个理论难题。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进行深入的考察,可以看出:当马克思以历史和经验的分析的方式去考察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得出私有财产产生异化劳动的结论;当马克思以逻辑和本质主义的分析方式去分析这一问题时又会得出异化劳动产生私有财产这一结论。而马克思在写作这一文本时这两种思维方式都存在,或者说还是分裂的,因而就给人造成了这种矛盾印象,这既是与这一文本的实验性有关,又与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还未成熟、还没有找到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基础上建立一种新的感性哲学的现实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点讨论了劳动异化问题。人在劳动异化之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而成为非人,其中有资本因素、价值理论、商品要素、资本体系等的制约,同时还与“科学―技术―机器”装置体系和其所产生的技术理性息息相关。这一装置体系下的劳动异化问题表现在“科学―技术―机器”装置体系下的劳动问题、技术理性与劳动异化的纠葛、“资本―技术―商品”与劳动异化的是非恩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国内议论异化问题成了热门。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问题,我国理论界和文艺界的一些同志大谈异化。有些文章违反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随意扩大异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为异化就是对立统一,就是一分为二。从这样的理论观点出发,到处套用异化概念。认为异化不仅可以用来批判资本主义,也可以用来批评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异化是全面的,有些文章提到社会主义存在政治、经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比较集中比较系统地阐述关于异化问题的著作.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并阐述了异化劳动的思想.本文仅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基本含义作点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一生都在关注人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论证了人的类存在和类本质,强调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统一,并通过对工人异化劳动的分析,逐步建立起科学人学之思想。深入探讨和研究马克思的科学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