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联桃 《职业圈》2014,(33):112-112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人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系统梳理和总结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动企业发展的经验,对如何发挥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贾保玲 《职业圈》2013,(36):16-16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是石油企业员工在艰苦的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石油人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系统梳理和总结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推动企业发展的经验,对如何发挥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秦俭 《职业圈》2014,(9):90-90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石油的企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产生、发展、继承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许银环 《职业圈》2014,(33):111-111
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的实质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实质与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紧密相连的。大港油田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油气核心业务,积极追求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和谐,建成大油田实现双翻番需要传承发扬大庆精神。  相似文献   

5.
姚必清 《职业圈》2014,(30):86-86
大庆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创新大庆精神是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责任,因此创新大庆精神必须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6.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中体现了新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精神风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石油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这种精神同样激励着东方物探人始终紧跟中国石油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国际业务遍及5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陆地勘探能力稳居全球行业第一,综合实力位居全球前三位,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已经成为全球物探领域知名地球物理服务承包商。一直以来,我们始终牢记“找油找气”的历史使命,始终高举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旗帜,筑牢员工思想基础,不断增强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徐珊 《职业圈》2013,(3):131-131
大庆精神在大庆油田的各个开发建设时期,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内涵,所以要想发扬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独特作用,首先就要了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与时俱进的,能够捕捉时代发展当中的伟大优秀精神和文化载体,结合社会发展方向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着手点,为此必须深入挖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放眼于文化传播视域,实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外多维传播,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闪光点、展现出中华优秀文化与时俱进的脚步、展现出中华上下5 000年革故鼎新的文化风采。该文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全球化文化传播语境下的文化认同,提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外传播的意义和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9.
坚持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我们实际工作中的发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延续,是我们大庆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0.
杨志强  杨珂 《文化学刊》2023,(9):189-192
王杰精神是指王杰同志在优秀思想文化的自觉指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大熔炉的锤炼中,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安全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文章从孔孟之乡起源、红色沃土中成长、军队熔炉中淬炼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王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晶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王杰精神的丰富思想内涵,并从现代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王杰精神的时代价值,包括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军队精神的强化以及斗争精神的发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相应的精神指导。  相似文献   

11.
曾超 《职业圈》2014,(2):113-113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大庆油田实现4000万吨原油持续稳产,继续搞好油田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对大庆油田视察的题词、批示和讲话中,反复强调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在当前油田不断深化改革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新时期,如何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史凤河 《职业圈》2014,(9):114-114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石油战线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也更加需要倡导这些精神,它是我们努力实现奋斗目标的思想基础和无穷动力。中石油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要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更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当前,公司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感动、教育更多的人,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韩志国 《职业圈》2014,(14):116-116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开发大庆油田的过程中,老一辈石油工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鲜血铸就而成的。是铁人王进喜等一大批石油会战时期的英雄人物的追求、信仰、奋斗而形成的总体意识。由这些精神演绎枝蔓出的精要,被总结出文字经验传承至今。这些经验甚至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楷模和典范。多年来,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大庆油田,始终是全国石油战线学习的榜样。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物质生活和泊来文化的极度丰富,大庆铁人精神如何进一步发展并与时俱进,作为新时期的大庆人,这个问题和文章,要仔细研究,细细作答。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正确认识大庆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就以大庆精神打造石油企业文化的途径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其目的是为中国的石油企业建设符合我国国情且具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徐春风 《职业圈》2011,(17):14-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是如此,企业也是这样。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抗日民族战争中,中国人民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产生,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思想、传统文化和革命斗争精神,具有最显著、最鲜明、最基本的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205钻井队是中国石油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是新时期党领导大型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范例,是大庆红旗典型化的代表。习近平视察1205钻井队时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1205钻井队的全体同志们,要把这个标杆、这个红旗。一直打下去。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2013年是1205钻井队建队60周年和铁人王进喜诞辰90周年,2014年还恰逢毛泽东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50周年。  相似文献   

18.
闫丽南 《职业圈》2014,(2):83-83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传统,是大庆油田独有的企业文化和政治优势。大庆油田获得的荣誉、创造的辉煌、具有的影响,都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会战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历史和实践证明,淡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理想信念就会动摇;缺失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发展动力就会削弱;背离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会战优良传统,前进方向就会迷失。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弘扬大庆优良传统,是广大青年珍惜大庆荣誉,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责任使命,发挥好中坚作用,在推进油田发展中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孙国强 《职业圈》2013,(9):38-38
回顾大庆油田的发展史,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模范谱写出了一部催人奋进的壮丽诗篇。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在大庆油田一次创业中形成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是我们大庆人民进行二次创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已渗透到我们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那么。在实践中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弘扬大庆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呢?  相似文献   

20.
魏晓彤 《职业圈》2008,(26):88-8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新时期应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时俱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彰显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