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听课兴趣是学生对听课活动或课堂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新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愉快、轻松接受教育,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求“新”、求“变”,以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物学科是一门处于科学前沿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古老而新兴的学科,许多新技术和手段的出现,更为生物学科戴上了耀眼的光环,这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本文想就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精神对特定对象或某种事物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所理解和认可。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被应试教育思想禁锢的老师。因此,有必要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阐述了兴趣对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反过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但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的的达到.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应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主要方法有: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通过音符、旋律、节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没有一定的感受能力,是无法理解作品主题的,因此,要培养和训练低年级学生听音乐的能力,关键是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他们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怎样培养这些能力呢?我觉得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对音乐发生兴趣的时候,才能注意地听、想、体验,音乐课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我每次接受一个新班或新一年级时总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今年我接受四个一年级新班,上音乐课时,每个班近70名学生,只有川名左右的学生能跟老师听听、唱唱…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爱好、创新能力,是学校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可行之路。创新与兴趣是紧密相联的,创新过程中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而兴趣反过来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发挥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在传授某一新知识前,或在传授新知识的进程中,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举出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或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的东西”.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对象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兴趣是求职的起点,是学习的内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的激情,才能积极进取,刻苦努力学习.有了激情、兴趣才能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有了激情才能学而不厌.  相似文献   

8.
任颖 《青海教育》2002,(11):30-3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根据这一理解,历史课作为学生人生成长的必修课,如何体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就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那么,历史教学应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一、激发兴趣,诱导学生的创新动机学习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历…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初中物理教学有启蒙的性质,一方面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作者通过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总结出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实践活动、契机诱导、教学过程、克服学习困难等六个方面进行课堂情境创设并在教学中善于引领,捕捉契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一、重视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是一个新课、一个新单元或一个新段落的开端。具有酝酿学生听课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导入的类型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其求知欲。如讲到核酸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感性认识,但对于DNA的研究有强烈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获取知识最好的导师和桥梁。人们都知道,有学习兴趣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忘我地学习。因此,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满足求知欲不仅不会使兴趣减弱或消失,反而能使之更加丰富和深化,产生与更高的认知活动水平相适应的新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对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受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正确处理具体与抽象的矛盾,进行愉快教育,并减轻学生的压力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研究性学习正是这样一门真正体现学习本质的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能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对某一门功课发生兴趣,定会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地钻研它,弄懂它。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15.
一些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底子薄、基础差.自尊心和自卑感共存,厌学情绪浓,不知理想目标为何物。这样的学生对学习具有天然的抵触心理,老师照本宣科得教,他要么昏昏欲睡或公然睡觉,要么精力充沛得给你找茬。所以职校老师需要有更高的素养和教育水平,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当然,根本的方法是要在教法上想方设法做文章,只要方法得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们就能牵着学生兴趣的“鼻子”走,做到事半功倍。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情境教学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作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应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小学的语文教学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下面仅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建议。一、激发兴趣,动手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着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能把兴趣培养成为一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觉自愿、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而利用外国原创影视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教育,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学教研素质、教学艺术素质及心理生理素质,这些不可缺少的素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属于非智力因素范围,不完全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靠后天的启发、诱导和培养。它的发展过程分为浅层兴趣、深层兴趣和持久兴趣三个阶段。 大多数学生在未接触英语之前,在社会环境、家庭成员的影响下,已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有初步认识,并充满了好…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三防”1.防止负迁移。负迁移是指已有知识干扰或阻碍新知识的学习,使人们对新知识产生曲解,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产生负迁移的原回是学生对新知识缺乏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防止负迁移的有效办法。只有兴趣盎然,才会学而不厌...  相似文献   

20.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并对其能力培养有很大帮助。激发学生兴趣,对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尤其重要。我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怎样做人。一、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联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