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文章针对西部大开发决策实施问题提出了自力更生、有规划,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也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战略的建议,以更快更好地成就西部大开发的千秋伟业。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 ,振奋人心 ,但西部大开发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更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冷静地看待。搞好西部的大开发 ,应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 ,具体分析西部大开发与邓小平理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为西部大开发寻求科学的理论指导及合理的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3.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对于西部大开发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遭到的各方面冲击,我们有必要结合现代化的发展,合理地保护、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为广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广东要利用西部大开发提供的机遇和现有的优势,加强与西部的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西部大开发。在帮助西部地区发展的同时,加快自己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成人高等教育相对落后。西部大开发给西部成人高等教育以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分析它落后的原因,挖掘它的发展潜力,加速其发展,使之为西部大开发服务。加快西部成人高等教育,必须转变观念,确立立足西部实际的基本方针,并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有所侧重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自然环境保护与广西的民族融合及经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是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对象之一,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不仅对广西民族融合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亦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史春平 《华章》2007,(12):113-113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几年来,西部大开发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法制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法制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支持和法律基础;法制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法律准则和法制保证;法制建设为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立了法,使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提高了西部人民的环保法律意识;由于法制的建设,有利地维护了民族团结、地区稳定,开创了良好的投资与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来看,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在于以消除知识贫困为中心任务的西部人的现代开发。从价值理性来观照,西部人的现代开发本身就是西部大开发的终极目标和内容。这两方面决定了教育优先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西部地区的独特实际看,坚定地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绿色生态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是西部教育开发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民族问题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统一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西部地区的民族工作,是处理好大开发与民族问题之关系的最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论述异常火爆。值此 ,本文从西部大开发的实际状况出发 ,谈几点“不合时宜”的观点。首先 ,西部大开发忌只顾眼前利益 ,目光短浅 ;其次 ,谈西部大开发 ,要有立足全国、利用东部、推动东部的观点 ;再次 ,西部大开发必须寻求法律的保障 ,走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的,货物贸易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界和法学界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WTO协议中有关发展中国家条款的研究,从而为我国的相关产业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理由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从WTO浩如烟海的法律文件中总结归纳了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条款,论述了《货物贸易多边协议》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多变往往给区域经济带来负面作用 ,影响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甚至给一个区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有 :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不全面或不科学 ;大区域的规划及战略多变引起小区域的“连带”性变化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缺乏应有的法定效力。为避免或减小这种多变性 ,在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应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 ,努力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 ,减小个人意志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尽可能使小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大区域的统一和协调 ,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法定效力。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这柄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利益,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灾难。所以对其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相应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无疑有助于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种世界趋势中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的本性、人的生成和发展这一更为广阔更为根本的历史视野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全新的哲学透视。认为人是一种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 ,只有在不断地发展和创造中才能真正生成为人 ,全面发展是人的本性的必然要求。人是社会的主角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应该确立起以人为核心的综合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回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又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来源。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发展观的逻辑演变——从经济增长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观的演进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个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发展社会,实现现代化,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但是,奋斗目标和愿望的实现必然受一定的发展观念所支配。而发展观的是否科学与全面,直接涉及到发展的层次、性质和成效。只有科学的发展观才可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现代化才可能是层次最高、性质最好、效益最大、代价最小的现代化,而这一切都依赖于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实践观念的建构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格局,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丰富发展内涵;就是要坚持依靠改革促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科学发展构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格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区域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9.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re one of the many groups of children still not enrolled in primary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their educational exclusion and right to education are now receiving more policy attention.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of the key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relation to disabilit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definitions and data, policies, service delivery and finance,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Drawing on a review of education sector planning and provision in 28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other literature, the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reference to policy and practice in a number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y contexts.  相似文献   

20.
上郎德模式: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上郎德旅游开发模式,体现了墨菲的“社区方法”理念,已进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一个相对高级的阶段。上郎德旅游发展模式证明,在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乡村,社区方法是可以运用的方法,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